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寻根系统 | 纪念馆
 
 
客家摇篮县----江西石城
[ 来源:胡氏宗亲网 | 编辑:南山 | 时间:2007-11-19 23:28:08 ]
客家摇篮县——石城
来源: 温氏宗亲网 点击次数:187
网友评论0温明荣

http://www.zongen.com/Ordinary/article.aspx?newsId=2994

江西省石城县,是客家民系形成的中转站和摇篮县早已被海内外客家人认可。石城位于江西省东南,赣州东北部,东邻福建宁化,南抵福建长汀及江西瑞金,西毗宁都,北靠广昌;南北同经长71.8公里,东西宽53.7公里,真象一颗翡翠哑铃,镶嵌在闽赣边巍峨苍翠的武夷山脉西侧。全县面积为1581.53平方公里,县内群山环绕,中部岗峦起伏,山地、丘陵占总面积89%。农田占10%,江河塘库水面积占全县面积3%强。城镇、村落、厂矿、道路约占10%左右,人谓“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是个典型的东南丘陵低山地区。自古以来,石城是进入闽西北直至粤东的主道,堪称咽喉之地。明万历年间石邑郭北镇武楼门额勒石“闽粤通衢”四个大字,至今仍清晰可见。

江西石城历史悠久

石城境内,人类活动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先秦时是古越人生息繁衍之地。两汉之后人口渐多,这里先后隶属于都、揭阳、陂阳、虔化等县。隋开皇间,在今琴江镇地建置场,因其地山多石,耸峙如城,故名石城。

石城,春秋为百越之地,战国时先属吴,次隶越,后属楚。彼时,整个南国地旷人稀,荒凉闭塞,俗称“峦荒之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九江郡,石城属之。汉置豫章郡,建于都县,石城属之。三国时置揭阳县,石城为其境地。晋时揭阳易名陂阳,石城仍属之。隋开皇十三年(593年)设石城场,仍属陂阳县,同年并入宁都县,直至南唐保大十年(952年)。次年石城场升为县建置,建县后,初隶江南西道昭信军,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起隶属虔州,元(朝)元贞二年(1296年)属赣州路宁都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属赣州府,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起属宁都直隶州,宣统三年(1911年)改属江西省。民国三年(1914年)隶江西省赣州道,民国十五年复隶于省。1930年6月起隶属江西省苏维埃政府,1932年9月改隶福建省苏维埃政府,翌年2月复隶江西省苏维埃政府。石城解放后初隶宁都分区,赣州分区,赣南行政区,赣州专区至今未变。

石城境内群山环绕,峰峦重迭,中部及西部丘陵起伏,谷地穿插,为武夷山脉内部的山间盆地。这里的山地海拔一般为500至1000米。中心地带为错综分布的砂砾岩丘陵,小盆地及沿河冲积小平原。贡水二级支流琴江,发源于县境东北部,西北口出境入宁都与梅江汇合。这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区气候。

石城远自秦汉就有少量的中原汉人迁入,唐宋时期,南迁的中原汉人大量徙居石城,与当地土著一道共同开发了闭塞而荒寞的石城,创造了早期的石城客家文化,在石城这块土地上促使了早期客家民系的形成,使石城成了客家人的摇篮地。

石城最早土著居民

秦统一中国以前,南国并无汉人居住,而生活在闽、粤、赣、湘等南部中国广大土地的是些什么人呢?明邝露著《赤雅》云:“徭名輋客,古八蛮之种。五溪之南,穷极岭海,逶遇巴蜀,蓝胡槃候四姓槃居多。”《天下郡国利病书》云:“輋当作畲,实录谓之畲蛮。”李调元《

斋琐录》云:“輋音斜,耕山岳之地曰輋”。民国卅八年吴宗慈主编的《江西通志考》“江西輋族考”中云:“夫輋即苗即徭也。”又云:“畲徭当以广东东部为最多,其先世民族实为山越。”近人徐松石著《粤江流域人民史》广东畲人节载云:“畲徭即古代所谓山越,在广东东部散处最广,……现仍有许多輋字地名。……所以在广东区域内所谓旧越人或先来之土著当系輋徭部族。”闽顺昌县志云:“徭人以槃篮雷为姓,楚粤为盛,闽中山溪高深处有之,俗曰畲客,此足证明广东之畲民向东移徙而入闽。”广东畲民入闽且同时入赣。《王文成公全书》请立崇义县治疏云:“其初畲贼原系广东流来,先年奉巡抚都御史金泽行令安插于址。”此足证明粤境畲民由东北迁徙而入赣。輋民来赣之原由,《江西通志稿》中又云:“明以前难为确定之论断,在明代则为自广东移徙而来。輋徭即古代山越,在广东东部散处最广。”通志稿又云:“輋人之主要目的在求得耕地以遂其生耳,不得平原之地则但求山地,以施其刀耕火种之勤,其情殊可悯焉。”守仁和邢绚韵诗云:“处处山田尽入輋,可怜黎庶半无家”。輋民与当地居民争地矛盾日趋尖锐,不时发生角斗,多有死伤。至明正德十二年丁丑(1517年)巡抚南赣都御史王守仁派重兵“痛剿”后“其势大衰”,此“畲徭之患”始得解除。幸存畲民只能紧缩深山,并往闽粤山区迁徙,赣境内畲民几乎绝迹。

石城地处武夷山区,与福建省仅一山这隔,山那面的长汀、宁化自古以来均有畲民居住,睦邻地区相互迁徙也是常事。在石城大山中亦曾居住过季节性的“广东畲客”。所以石城虽不是古代畲民的主要活动区域,但也有过闽、粤畲民迁入相土而居。石城许多古地名中都有带畲字的,如温家畲、杨畲、下畲、大畲等等,这些带“畲”字的地点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一律毗连着高山大邻,畲民真乃山民也。

有资料证明,现石城境内亦有蓝、雷两姓畲族居民,但这两姓畲民并非原石邑土著畲民,均为南迁之畲民。据横江桃溪《汝南蓝氏五修族谱》载:“畲族起自太昊,居巴州蓝田,遂以国为氏。”裔孙宦籍江南,分徙临川、安福、吉州、虔州、泉州、邵武、建宁、上杭、宁化、清流等地,宋代迁石城张坊。明末,六五裔孙从清流次第迁居石城乌石头,陶溪、丹阳、大埠等处。现有蓝姓畲民近百户600余人。又据小姑秋树《冯翊雷氏家谱》载:雷氏得姓予以古诸侯之国为氏,始祖宪公为陕西同州刺史而世居陕西冯翊郡。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浮州刺史阎公因避朱泚乱徙迁豫章。孙甫公任洪州刺史,移居抚州白水障,再迁宁化。裔孙显吾讳承朝于清康熙丙子岁(1696年)迁石邑礼上里之溪子口。今雷姓畲民80多户500余人。石城蓝、雷两姓都是1985年才批准为畲族族属的。他们均不是邑境的土著先民,而是古代南迁的中原人。其语言、衣饰与风俗均与当地人无异。

早在秦汉前,石城这块远离官府治所的寂寞封闭式山区可谓待开发的处女地、人迹罕至,林木葱郁,溪河交错,真乃山清水秀之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天下置三十六郡,江西境内属九江郡。据北宋《太平环宇记》称:秦始皇为了修阿房宫,把原六国一些降卒派往南方伐木,最近定居于兴国的上洛山区,这就是世称的“木客”。还有秦始皇派尉屠睢率领的镇守岭南的五十万大军(谪徒),任嚣、赵佗率领的增援秦军的四五万楼船水师都是最早进入南国的中原汉人。后来赵佗被派作龙川令(今江西遂川)。还有为了使戌卒安心南国,“使人上书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这些新组合的秦官兵小家庭大部分留籍赣南。汉时,朝廷曾两次派官兵出守梅岭,筑寨修城,秦汉两代的官兵成了开发和留籍赣南的最早中原汉人。而最早进入石城的中原汉人是些什么人呢?惜尚未发现文字记载,仅有清乾隆乙丑《石城县志》一小段文字云:“秦末刘瑶英,随父华家其上(指城东五里琉璃山,今名仙姑岭)”。此刘氏父女是有名有姓的最早见于文传的石邑居民。当然此刘氏父女究竟是属中原避乱而来的百姓、抑是属上述官员眷属,时越二千余年,确乎无以稽考。

石城历代移民概况

西晋末年,政治腐败,且民族矛盾上升,招致“五湖乱华”,史称“永嘉之乱”。晋室南迁。举国上下一片慌乱。导致大批士族和百姓随文南迁。这次中原汉人南迁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前后历时几个世纪。进入江、浙后,继续南移。其中很大一部分进入江西,而后溯赣江而上,有的沿途滞留,部分进入赣南,小部分又往闽粤继续迁徙。如《包氏续修宗谱》载:“宗远公事西晋为郎中,怀帝永嘉末,中原浊乱,五湖杂霸,闻元帝即位于金陵,遂挈妻帑家于江右丹阳。”《温氏族谱》载:“五湖乱华之际,温氏族人随中原士族南迁。”龙岗《巫氏房谱》载:“东晋末始,暹公由平阳避乱兖州,转徙入闽。”《石城井溪村郑氏六修谱》载:“晋怀帝五年(311年),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迁奔县,避居豫章西山龙园梅井坪”,“晋义熙八年壬子(412年),兄弟迁徙南康郡揭阳县石鼓逯速。今本邑长上里磜脑。与吴恭葆同居,后移居南桥岭(磜脑与南桥岭均在现石城小松镇辖区内,笔者注)。”此郑、吴两家均应属晋代第一批人口大迁移之中原汉人。

自晋历南北朝随唐五代前后五个多世纪,中原大江南北,或举族、或分散、或长驱、或近徙、移民们断断续续,自北而南,四处播迁。特别是唐僖宗朝北方发生了王仙芝、黄巢农民起义,起义军众至百万,席卷大江南北,导致发生了历史上第二次人口大迁移。这次延续一百多年的大迁徙直至五代末北宋初。在现存的谱牒碑记中均留有文字记载:“唐僖宗时,温钢宝避黄巢之乱自石城移居福建省宁化县石壁乡”(《温氏族谱》)“唐博士十五郎,公因黄巢之乱,唐乾符乙未由洪洲避居石城乌都陀。”(蜀口《许氏十修族谱》)。“因避黄巢乱率男而来(唐十五郎杜氏墓志)”,“乾符甲午(874年)避黄巢之乱移宁化石壁葛藤村)《罗氏闽赣联修族谱》)。”“值南唐之乱,瑗自宁都万田背村徙居石邑下之温坊(《耸冈石田温氏八修谱》)。”这些避乱南迁的中原汉人进入江西境内者多数逆赣江而上,沿途滞留,部分进入赣南,少数进入闽、粤。据石城郑、胡、温、徐、赖、许、廖、罗、高、熊、毕、巫等姓氏族谱所载,唐五代时期,先后进入石城境内居住过的姓氏计有温、郑、吴、黄、陈、刘、赖、李、王、张、廖、许、邓、何、罗、谢、曾、周、杨、朱、连、白、钱、袁、方、赵、蔡、黎、官、巫、康、卢、冯、彭、邹、宋、江、余、程、范、崔、傅、徐、胡、高、熊、毕、钟等四十八姓。

八十年代初全县地名普查中还发现了杜、花、鄢、洪、汤、金、联、雷、蓝等姓居民开建的村落。诚然还有不少其他外迁的姓氏已难以考证清楚了。在上述五十多种姓氏中留下后裔在石城的只有郑、赖、胡、温、许、廖、徐、罗、高、熊、毕、巫十二种姓氏,其余几十种姓氏的居民均已外迁他乡。

这些进入石城境内的移民们依山傍水、择地建房,据县地名谱查资料,现有居民点中,属晋代建者仍保留5处,随代建者1处,唐代建者40处,五代建者8处,计54处。一千三百多年来,社会已历沦桑之变,人口迁徙又何其频繁,作为居民点不断新建、扩建、迁建,或者废弃荒败而至堙没是常理之中的事,不难推断,当时实际的居民点远远要超过这个统计数字。

宋代是一个多事不安的朝代,民族矛盾显得尤其尖锐,金人南侵,“靖康耻,犹未雪”,而宋室南迁后,人心浮动,社会更加动荡不安,造成了历史上第三次人口大迁移,前后历经二个多世纪,直至元末明初之际。“因高宗南渡而客籍金陵(《龙岗邓氏七修族谱》)。”“宋末乱世,由江西石城入宁化(《魏氏族谱》)。”“予家以宋南渡自山东嘉祥而迁闽之晋(《新坊廖氏七修谱》)”。“元公因建炎乱后族属星分。”“宋微元兴,兵寇扰乱,焚毁室庐,列祖播迁(《石城县丰山许氏九修族谱》)”。“德钦公避元末蔡五九之乱,由北屏山来癖草开荒,卜居于此(《石城丹溪李氏十修族谱》)。”据族谱载,宋代迁入石城境内居住的姓氏计有温、黄、陈、刘、赖、李、王、张、廖、许、邓、何、罗、吴、谢、曾、周、杨、朱、康、邱、胡、宋、郑、熊、徐、伊、巫、池、毛、了、孟、江、应、段、聂、郡、吕、向奚、汉、曹、余、叶、官、孙、邹、金、钟、肖、崔、魏、管、沈、赵、雷、姜、章、潘、卢、钱、田、秦、孔、白、戚、容、郭、童、蔡、龚,过等70余姓,其中多数姓氏的居民陆续外迁,留下裔孙至今天只有其中的30个姓氏,即:温、黄、陈、刘、赖、宋、郭、杨、朱、邓、熊、邱、吴、童、龚、魏、何、张、郑、胡、许、廖、徐、罗、高、毕、巫、潘、蔡等姓。

元代迁入邑境的新增姓氏有:周、范、曾等姓。

现存的居民点中属宋代建的有95处,元代建的65处。

明代,特别是明季江南很不太平。明末清初战事频繁,人口迁徙幅度很大,导致了历史上的第四次人口大迁移。明代新迁入的姓氏有:蓝、严、吉、尹、雷、董、饶、谢、阮、伊、傅、孔、巫、姜、程、施、危、白、肖、容、汪、宁、连、池、蒋、任、上官、顾、沈、伍、包、聂、柯、过、赵、夏等30余种姓氏。这些移民中有半数以上是由福建宁化、清流和江西宁都等地迁入的,现存的居民点中属明代的有505处。

清政权巩固以后,采取了一些奖励农业生产和人口发展的政策,也促使了人口的大量流迁。清道光《石城县志》载:“康熙五十二年丁册定为常额,续生人丁永不加赋”“自康熙五十五年起至乾隆三十六年载滋生人丁2279丁,女姓554人,遵恩诏永不加赋(其妇女于乾隆十一年,人丁于乾隆三十七年先后奉文停止编审)。”又载:“自乾隆三十六年编审后见在人丁不啻数十倍。”这些奖励政策的实行,促使了人们往宜于农业开发之地迁移,石城地处山区,宜垦地多,故一时人口骤增。顺治十三年(1656年)石城县总人口为3420人,至道光元年(1820年),总人口上升为184959人,净增了50多倍。咸丰元年辛亥(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在广西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南京)后不久,又举兵西征北伐。短短几年时间,几乎大半个中国闹得沸沸扬扬,大江南北战争纷起。为避兵乱,寻求安全之处,江南地区开始人口大迁徙。石城为闽赣交界处的边远山区,对省、府、州治所来说均属边远山区,相对来说有如一座避风港湾,属可藏可进之地,故四方移民再次云集此地,人口迅速膨胀。咸丰同治年间,石城县在籍人口达22万余人,比一百多年以后的1985年的人口数还多出一千多人。清代新增姓氏有翁、游、武、夏等姓。清代新建的居民点达1091处,占现今居民点总数的一半以上。

清末至新中国成立的近四十年间,战火连年,民不聊生,社会很不安宁,县际间人口迁移频繁不已,期间新增姓氏有:洪、丰、龙、宗、皮、俞、喻、梅、文、韩、官、鄢、曹、毛、章、方、匡、阎、管、左、慕、向、况、阴等20余姓,新建居民点100余处。

从晋至清末的十五个世纪一千五百余年间,中国历史上发生过五次规模较大的延续时间长的人口大迁移。纵观中国历史,古代战场主要在北方,在中原地区,在河洛地区。相对来说,南方较为安定,人口密度较小,可开垦地之多,对移民的可容量大,故历次移民总是自北向南,而其中部分移民是从中原地区入江西、再往福建、南下广东、再往湖南、广西、四川、云南、贵州,有的径往海外。流迁方式多以举家群体为主,逐段南移,有的沿途滞留,真正抵南疆者总在少数。这些长途跋涉的迁徙者们在长达数百数千公里的道路上留下了断断续续的足迹。他们带来了中原地区和沿途学到的先进工具和技术,带来了有数千年悠久的历史和中原河洛文化,和当地的“土著”一道,用辛勤的汗水和共同的智慧,用披荆斩棘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创造了客家区域和整个南国的光辉灿烂的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的一枝最优秀的民系——客家民系。

石城客家民系的摇篮

唐末至宋末的两次大规模的北民南迁,使闽赣交界处的宁都,石城、宁化等地成为移民们的集结地中转站,大量移民的迁入加速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开发。就石城来说,宋代是一个比较安定的朝代,社会中兴,人才辈出。石城的主要姓氏均已迁入定居,居民点的主要格局已经形成。在几个世纪的共同经济生活,特殊的山区地理环境,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与过去的中原汉人比较自然地产生了“变异”,一个新的民系开始产生。当然在当时土客斗争十分尖锐的历史条件下,还没有明显的“客家”意识,其实,在唐末至宋末期间,闽赣交界山区以宁都、石城、宁化为中心的周围数十个县份的广阔地区是早期客家民系的形成地和发祥地。当然,客家民系的最后完成应是明清时期,是在粤东以梅州为中心的大片土地上。客家民系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形成的。

从历史的角度讲,北民南迁的确是造成客家民系形成的先决条件,客家民系仅属其中之一。就闽、粤、赣之省交界的山区中形成的客家人来说也是有时限和地域的差别。从移民的先后次序来说,自晋末至唐宋,移民们是在赣州北部结集,尤其以宁都石城为中心,而后翻过武夷山在福建省长汀、建宁、宁化一带结集,尤其以宁化石壁为中心。几个世纪之后,宋末至元明时期又大量往粤东迁徙,形成以梅州为中心的客家区域。从明代起,客家人又往广西、云南、四川等省迁移,并向赣东南部倒流,以致形成今天大陆的客家人的分布格局。从清代起,闽粤客家人出海谋生,开始向海外诸国发展。

唐末,大量南下北民进入石城境内居住,形成众多的村落。由于石城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当地居民的保守性,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具有一种自卫的排外性,故新来的流寓们只得所辟基址,建房造田,形成新的居民点。历史的沉积使石城的居民点大都以同姓宗族为核心聚族而居,数姓混居的少,有的数百上千人的大村庄几无杂姓,久为一姓之地。圩镇另外,号称“百家姓”。从已查谱牒资料可知石城在唐代当有48种姓氏以上,而民间自古流传至今的汤、花、鄢、洪等古姓,空剩开基肇建的地名,而肇基者的后裔已不知何处去了。可以推断唐代石邑居民最少有50余种。唐代的石城仅是“汤”的建置,为虔化县辖境,史无人口记载。宋代,大量的移民继续往石邑境内迁入,据《赣石城县志》载:南宋宝庆年间石城总户数为16214户,男丁36746丁,总人口数当在8万以上,已当于石城县1948年的人口水平。当时,全县有主户13879户,客户2335户,至客户之比约为6:1。从至客户比例看,主户已占绝大多数,说明先来的移民已成土著,绝大多数已有田产,这样石邑居民就有了相当程度的稳定性,长住户已占绝对优势、宋末以前所建村落至今还存在150多处,可以说条件较好的地方都已经得到开发,建立了居民点。

移民的迁入加速了石城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据考证,唐末在石城已有圩场之设。手工业也开始发展,闻名中外的横江造纸起源于南宋,在洋地七岭等地已建有不少纸槽。80年代初,在丰山发现晚唐五代古窑址,发掘多件古陶器。县内还出土多件唐五代陶盂、陶壶、陶罐等文物,这些都是中原文化早期传入的史证。

石城客家南迁中转站

石城地处闽赣交界处,翻过武夷山就是福建的长汀和宁化,在邑境长达百里的边界线上有数十条大大小小的道路相通。从九江南下至抚州经南丰、广昌要进入福建必经石城,从吉安往东经兴国宁都要去福建也必经石城,故石城自古有“闽粤通衢”之称。历代避乱南迁的中原汉人千里跋涉都是为了求更理想的栖生之处,遇到合适之地就住下了,不中意就继续往前走。到了石城再往前走就是福建了,必须停靠一下再作出最后的抉择。因此,石城很自然成了移民们的中转站。

地处边陲而又具有多种优势的石城,对“避乱”而来的“南迁客”来说,当然是一块天然的乐土,是较理想的暂居之地,滞留之处,中转之地。

石城地处偏僻,且近乎闭塞,距宁都州治一百四十里,距赣州府治四百五十里,山路崎岖,逶迤难行,历代统治者对石城有“望洋兴叹”之感,就是要了解一点县情信息又何其难也。这闭塞边远之地使历代统治者鞭长莫及,平原之地大乱了一阵子,山里人还闻所未闻。故历代乱世石城都乱得迟,且时间短,这样石城很自然成了避乱都的天然栖身之地,停靠之所。

石城为赣江之源,琴江贯穿南北,支流遍布,经水路、乘舟楫,可达赣州,南昌、九江等地;陆路有数十条古道与闽省长汀、宁化相通,可谓水陆交通都有便利之处。

这里土地肥沃,水利条件较好,宜于农耕。山高林密,山上资源丰富,适于发展林牧业。荒山缓坡地多,适合新来户垦殖。

古代石城人口稀少,南宋宝庆年间达8万人。明代人口最高值为16754人,最低数为5339人,清代人口最高数达22.8万人,最低数为3420人。最高数和最低数之比为66:1。故多数情况下对移民的可容量较大。石城历代耕地面积在20万亩左右,自明初至清乾隆三十六年约四百年间,石城县的人口年平均数不足万人。就可耕地的占有量说来是属人少田多之地,移民们在此垦荒或租耕均不是很难之事,可说易于谋生。

石城地避人稀,是个穷小县,统治力量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而且据县志载,自宋及清,还出现过一些关心民间疾苦的“清正廉明”的县官。与通都大邑比较,石城县较为平静安定,故历代移民在石城中转的多。

石城既为纯客住县,素有移民定居之传统,争平排外性较弱,易于客寓。

石城既为停靠中转之地,每临乱世移民高峰期则蜂拥而进,乱平世治则外迁新址。据不完全统计,唐末前进入石城居住过的移民姓氏达50多姓以上,但真正留下定居至今的只有13姓,宋代迁入的有70多姓,真正留下居住的只有30多姓,进者多、留者少,来石城大多是中转而已。

从石城迁出,主要迁往何处呢?从地理位置上说,翻过武夷山,半天就可到宁化石壁。从石城迁出后,多数经往宁化石壁,复迁广东。如《李氏史记》载:“淳熙八年辛丑(1118年),因金兵入侵,宋官府逼民先预交三年田租。而金兵侵占后金官府又设置其他征租,民闻者皆惧之。孟佑公带珍,珠二子到宁化石壁开基,并改名奇兴。”又《温氏族谱》载:“五胡乱华之际,温氏族人随中原士族南迁,部分后裔迁居江西石城。唐僖宗时,温钢宝避黄巢乱,自石城移居福建宁化石壁乡。”还有广东数姓族谱均有迁徙路线记载:“宋末乱世,由江西石城入宁化,后经长汀、上杭至广东平远,兴宁、五华、龙川。”(广东五华《魏氏族谱》)。“宋末政和二年(1112年),由江西南丰,初迁宁化石壁,后徙广东五华,经广昌、石城,至宁化、长汀、上杭、广东平远、兴宁而达五华。”(兴宁黄陂《曾氏族谱》)。“宋末,由江西宁都,经石城入宁化、长汀、上杭至永定,入广东大埔、梅县、兴宁、五华。”(兴宁《廖氏族谱》)。“宋末,由安徽阜阳出发,上颖川渡长江至江西湖口,溯赣江、折东于宁都、石城、入福建宁化,经长汀、上杭至广东梅县、大埔、兴宁、五华、龙川”。(陈氏《崇正同人系谱》)。“元初,由江西吉水随宋帝经石城至宁化、长汀、上杭达连城,至平远、五华、由福建入广东”。(和平《徐氏族谱》)“宋末经石城至宁化、长汀、上杭、达连城、至平远、五华”(《崇正同人系谱》)(以上谱录文字摘自罗香林《客家源流考》)。

石城,毕竟是边远山区,战乱年代可作“避风港湾”而安全栖身,战乱过后的和平时期,迁移者们就嫌石城闭塞和狭小了,甚至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又得举家继续迁徙。客家人的迁移真是漫长而无止境。

注:①《石城县志》

②《石城文史资料》

③《江西通志考》

④《江西通志稿》

⑤《温氏、邓氏、许氏、徐氏、廖氏、魏氏、曾氏等族谱》(以上谱录文字系罗香林《客家源流考》)

(三明市客家联谊会主办)
】【打印】【 繁体】【投稿】【续投】【/】【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首 页 - 网站介绍 - 站点动态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6-2007 http://www.hszq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1080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028号 TIME 0.10600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