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0938阅读
  • 5回复

浙江临海石鼓胡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7-08-05
南山整理 2007.08.07修改 (请读者注意此帖的修改日期)

石鼓胡氏的渊源

石鼓胡氏的主要族居地位于浙江省临海市永丰镇石鼓村。我最早是从网上搜索宁海市宁海中学退休教师胡克均写的一篇族谱序言而知道这个胡氏支派的,正巧他以前的一名学生与我同事,经介绍,我与胡老师建立了通信联系。再由胡老师介绍和石鼓胡氏的修谱负责人认识,并寄来近年新修族谱一套。足不出户就大致了解了一下这支胡氏支派的基本情况。

胡克均老师今年八十一岁,退休前是一位历史教师。他对宋代学者胡三省和浙东天台一带历史研究颇深,有多篇学术论文发表。他在给南山的几封信里介绍了石鼓胡氏的渊源:

“吾族胡氏,世为泰州如皋人。始祖太尉公胡仁,字朝义,生长于唐末,僖宗乾符年间,奉命率军南下平乱,转战江浙各地。在南征北战中,随军南下的兄弟胡继阵亡,最后自己兵败温州,部队星散,独自留寓浙南,自丽水辗转至临海,定居于石鼓。”此族源说法之一。

“始祖自温州贩牛来石鼓,因不慎,火烧了稻田禾苗,被迫赔了钱。第二天突然天降大雨,隔不几天,被烧的禾苗又长出了嫩绿,茁壮成长。由于土壤肥沃,又风调雨顺,当年获得稻谷大丰收。这是因祸得福,吉祥表现,遂定居石鼓。”此族源说法之二。(这个故事在浙东一带流传很广,见:http://book.sina.com.cn/nzt/history/cha/sejie/17.shtml  .....浙江嵊县下北乡的胡村(胡兰成故乡),是一个山水环绕的美丽村庄。胡村的先祖是明朝人据说,有一天胡村的先祖贩牛经过那里,正好遇上大旱,他不小心一把火将田里的稻子都烧了,还赔上了自己的牛;就在这时,下了一场大雨,大旱反倒变成了大丰收,田里被烧的稻子全都活了过来。这位先祖自然成为丰收的大功臣,于是他就在这个地方安了家。)

浙东一带胡氏奉五代时吴越国兵部尚书胡进思(万一公)为始祖居多。从宁波到奉化、新昌、宁海、三门、黄岩(有说万一公殁葬黄岩乌龙山)等地。据说石鼓胡氏与宁海长街胡氏渊源很近,而长街胡氏已经明确是属于胡进思系。所以近年来有人提出:石鼓胡氏是否也是胡进思再迁台州之后裔呢?此族源说法之三。

临海石鼓《胡氏宗谱》序言(修改稿)
[ 来源:胡氏宗亲网 | 编辑:南山 | 时间:2006-11-22 02:47:13 ]
[上一篇] [下一篇]
[转载]临海石鼓《胡氏宗谱》序言(修改稿)

本文未经原作者同意转载,如有异议请联系:QQ114412749  hxy123@gmail.com

日期:2006年3月1日 来源:宁海中学 作者:胡克均 阅读次数:122
http://www.nhzx.com.cn/jkjg/lwxd/20060301/094426.shtml

国以史为鉴,族以谱为聚。历史是安邦治国的镜子,是爱国主义的源泉,中国历朝政府都重视编史;族谱是维系血缘的纽带,是我们民族的基因,历代有识之士都主张修谱。历朝的国史是地方志书的纲领和灵魂;宗谱之类的地方志书是历朝国史的诠释和脉络。国不可无史,编史有助于政权的巩固;族不可无谱,修谱可激励家族的团结。

临海石鼓的《胡氏宗谱》自1935年续修后,至今已有六十余年!续修《宗谱》,不仅是胡氏族人的共同愿望,也是孺子梦寐以求的夙愿。由于受家庭和环境的熏陶,我自少喜欢历史,考入大学,攻读历史。大学毕业后,任职他乡,每年回乡探亲,家父常谈起修谱之事。他不止一次地说:石鼓《胡氏宗谱》多次毁于兵火。一是宋末元初,元相伯颜派董文炳率军南下,追捕南逃温州的南宋两位皇子,路过石鼓,遇到拦击,发生激战,全村被夷为平地,族人四散,仅剩三男。二是清末,太平军进入浙江时,侍王李世贤自金华取道缙云,仙居进攻台州,路过石鼓,遇到胡氏族人顽强阻击,又一次遭屠焚,全村仅剩三座房子未烧。此外,由于石鼓地处三江汇合处,地势低矮,三年两头遭水灾,文物难以保存,所以历代宗谱几乎散失殆尽。现存之谱,是后人据传说或外逃族人的家谱而编修。元朝之前的祖系全是传说,不可相信。家父的这些教导,我一直牢记在心,却又力不从心!

世纪之交,欣逢盛世,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在石鼓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在义万、尔恭、尔兴等耄老的一再催促和嘱咐下,于2000年成立了由增杰、义友、尔顺、家荧、家和、华玉、菊波、茂林、满江、克印、增波等人组成的修谱委员会,主持修谱。根据分工:村干部发动群众,筹措资金;懂历史的知识分子外出调查,汇编材料;来信嘱我寻根,查找胡氏始祖的来历。

中国胡氏,据史书记载,起源于三处:一是舜之裔胡公满,西周初年,封于陈(河南淮阳),其子孙或姓胡,或姓陈;二是另一舜裔姓妫,封于胡(安徽阜阳),其子孙或以国为姓,或以氏为姓;三是魏晋南北朝时,鲜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其中一支改姓胡。这三支胡氏不断衍繁迁徙,遍布全国各地。其中甘肃安定,河南新蔡,两支胡氏,人才辈出,是华夏之望族。

台州胡氏,据孺子查考,渊源主要有四支:一系唐末江苏如皋胡仁之后裔;二系唐末江西豫章胡琛之后裔;三系五代浙江吴兴胡进思之后裔;四系北宋浙江永康胡则之后裔。

临海石鼓胡氏,据明朝洪武戊寅(1398年)年修,由胡仁第十八代裔孙小翁撰的《胡氏宗谱序言》载:“吾族胡氏,世为泰州如皋人,唐僖宗乾符年间,始祖太尉公,统卫军执金吾,黄巢乱,提卫禁兵,与兄弟出浙江,抵宝婺,历东瓯,兄弟皆失于阵,惟祖得之处州,徙台寓临海。后唐明宗天成二年(927年),追赠为武略公,于所寓之地,建祠以祀,兄弟配享,称之曰伯翁,叔翁”。又据三门县小雄胡家峙村,修于清朝光绪二年(1876年)的《胡氏宗谱》载:“翻阅旧本,均是大唐时,以执金吾统卫军,追赠太尉,讳仁,字朝义公裔下。历东瓯,抵宝婺,带兵浙台,居于台之石鼓。为石鼓所出三房:长房仍居石鼓,次即胡家峙,三分徙温郡”。据上述两则记载而知:临海石鼓胡氏,源于江苏泰州如皋。又据有关文献记载,泰州如皋胡氏源于甘肃安定,而甘肃定定胡氏系虞舜苗裔胡公满之后裔。现在散居台州临海、三门、黄岩、温岭各地的胡氏,大都是石鼓胡氏之折派。

宁海古属台州。胡氏是宁海的大族。据宁海中胡《胡氏宗谱》载:始祖胡琛,祖籍豫章,唐乾宁举进士,事后唐庄宗起居舍人。致仕后徙居会稽。其九世孙胡瓘自会稽迁居宁海硖石。宋末元初《资治通鉴音注》作者,著名爱国历史学家胡三省系胡琛第十九代裔孙。据现存各地族谱记载,宁海约有十余个村均是硖石胡氏之折派。

据《资治通鉴》和奉化排溪《胡氏宗谱》载:始祖胡进思,浙江吴兴人,年青时以屠牛买肉为业,唐朝末年投奔钱镠部下,成为一员猛将。晚年任吴越国内牙统军使。由于多次遭钱镠孙子钱弘倧侮辱,怒不可遏,于公元943年发动兵变,废钱弘倧,立钱弘俶为吴越国王。据《通鉴》载:“不久,背痈发而死。”据奉化排溪《谱》载:因钱弘俶对其不信任,他心感不安,于是携家出走,隐居奉化排溪蓬岛。不久,病死,坟在奉化楼岩。又有人说:他在蓬岛住了数年,感到此处也不是久居的安全之地,留长子在蓬岛,自己携幼子又南迁台州。但地址不详,传说其坟在黄岩乌龙山。如今奉化宁海两地的胡氏,大都析派排溪,系胡进思之后裔。所石鼓祖辈传说:宁海长街胡氏是从石鼓迁去。历史上两地胡氏交往频繁,关系非常密切。石鼓“胡氏宗祠”大厅中的《进士》匾,是明末天启年间,宁海长街大胡进士胡献来赠送的。但据现存的长街《胡氏宗谱》载:始祖胡居端,生于南宋乾道三年(1183年),自奉化排溪入赘长亭谢氏,生三子,分居洋湖闸、塘里和大胡三地。居此而知:宁海长街胡氏系吴兴胡进思之后裔。近年,有些石鼓族人,提出反思:石鼓胡氏是否也是胡进思再迁台州之后裔?截止于目前,在正史或野史中都未找到记载,仍属猜想,留待查考。

据临海象坎《胡氏宗谱》载:他们的始祖是永康胡则。其祖先由永康经缙云,仙居,辗转迁徙而来。目前散居在仙居,天台一带的胡氏,与他们属同一脉。

据上记载而知:临海石鼓胡氏始祖太尉公胡仁,字朝义,生长于唐末,僖宗乾符年间,奉命率军南下平乱,转战江浙各地。在南征北战中,随军南下的兄弟胡继阵亡,最后自己兵败温州,部队星散,独自留寓浙南,自丽水辗转至临海,定居于石鼓。又据石鼓历代口头传说:始祖自温州贩牛来石鼓,因不慎,火烧了稻田禾苗,被迫赔了钱。第二天突然天降大雨,隔不几天,被烧的禾苗又长出了嫩绿,茁壮成长。由于土壤肥沃,又风调雨顺,当年获得稻谷大丰收。这是因祸得福,吉祥表现,遂定居石鼓。此传说与《族谱》记载,有些相符合,似属可信。再据时间推算,始祖生于唐末,至今约1200年左右,若以30年一代计算,此次石鼓修谱的关谱者是石鼓胡氏40代裔孙,两者时间相隔也是1200年左右。综上分析而知:胡仁确有其人其事,决非虚构。但孺子认为:其头衔与业绩有些夸大与美化。“黄巢乱”,实乃“王郢乱”。据《资治通鉴》载:“唐僖宗乾符四年,春,正月,王郢诱温州刺史鲁实入舟中执之,将士从实者皆奔溃。朝廷闻之,以龙武大将军宋皓为江南诸道招讨使,先征诸道兵外,更征发忠武宣武,感化三道,宣,泗二州兵,新旧合万五千余人,并授皓节制……诏二浙、福建各出舟师以讨之。”始祖胡仁是此次的应征入伍者,便其头衔决不是“太尉公、统卫军执金吾”。实乃宋皓麾下的将领,或州、道的统领。在转战江浙各地过程中,最后兵败温州,无颜返归,落魄江湖,自浙江丽水,流寓临海石鼓。

石鼓位于临海城西二十里处,背倚苍翠之群山,永安,始丰两溪环抱其东南。传说始祖来此时,到处是高低不平、杂草丛生的乱石滩,仅有几十户人家,散居在山脚或水边的高坡上,尚未形成一个村落。后经胡氏列祖列宗披荆斩棘、劈山填土,变成了一马平川,成为临海西乡,十里方园,五百烟灶的第一大村落。东南自三江汇合处的三江渚及大渚,小渚和荆渚的竹园、湿地。至西北官庄羊罗岙郁郁葱葱的山林俱是石鼓胡氏的产业。据1950年土改时统计,全村共有耕地2340余亩,人口1200余人,平均每人占地一亩八分。自唐末至今,历时将近1200年,这块青山绿水环抱的沃土,哺育了成千上万的胡氏儿女。他们刻苦勤劳、英勇顽强,耕读传家,人才辈出,是临海颇有威望的大族。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石鼓胡氏不断衍繁、人丁兴旺、陆续外迁,遍布台州各县,散居全国及世界各地。据此次修谱调查的不完全统计,临海石鼓胡氏及其析派共有一万三千余人。

物换星移,人世沧桑,抚今忆昔,感激万千。改革的春雷,惊醒了沉寂的石鼓;开放的曙光,照亮了古月的前程。借此次修谱之契机,希望石鼓胡氏后裔,敦亲睦族,继往开来,恪守族规;刻苦勤劳,敬业好学,扬我列祖列宗之传统。牢记祖训:好逸恶劳,吃喝嫖赌,非吾子孙后代之行为。

谨以此,作为家乡父老嘱托之回报,聊以为序!

                        临海石鼓胡氏三十八代裔孙 胡克均撰
                          2001年 3月定稿,2004年3月修改

有人在此文后留言:http://www.hszqw.com.cn/bencandy.php?fid=12&id=559
时间:2007-05-19 18:44:47 评论者:221.238.178.*
临海石鼓胡氏始祖胡进思,可能就是上虞长者山胡氏宗谱中的质公第25世孙胡进思,年代、地域、姓名均相吻合,相关宗亲可以互相查证,也许接续。


馆藏浙江临海石鼓胡氏族谱目录

[临海]临海石鼓胡氏宗谱:一卷/胡家荧编纂.—2002年铅印本.—1册.—书名据封签、序跋题.—版心题胡氏宗谱.—11修本.—精装
始迁祖:仁,字朝义,唐干符年间(874~879)自丽水县迁居临海县石鼓村(今属永丰镇)。本谱始修于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世系修录至第四十世,排行字为昌。本支派排行字:百千乙再仲季演成文昌礼义肃躬顺忠信显端庄存邦世允德甫伯子守良孟宗崇仁义尔家克永昌立身(圣)具(臣)方正名教兴纲常善继先人志长保安定康。卷目内容:谱序、胡姓考、堂号考、史略、世系辩、楼下房简况、祖训、排行字、宗祠再查续记、祖绩褒荣、后起之秀、现丁汇编、赞传、艺苑、颁谱留记、世系、谱丁简介、附篇、后记。本支名人:胡步川、胡鹿萍、胡满仁、胡宣义。 收藏单位:临海市城关镇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胡标仁  临海市永丰镇石鼓村胡家荧  浙图序号:2481

[临海]临海石鼓胡氏宗谱:十卷/胡标仁等编纂.—2001年木活字本.—5册.—存卷一、二、七.—11修本
始迁祖:参见1033。本谱始修于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世系修录至第三十九世,排行字为永。本支派排行字:参见1033。卷一:小房修谱说明、谱序、凡例、族规、祖训、世系辩、源流考、姓原、排行字、颁谱字号、八景诗、寿序、艺文集;卷二、七:世系图。本支名人:参见1033。本谱为临海市永丰镇石鼓村胡氏小房支谱,并含有长房迁居黄岩县白峰左川胡村(今沙埠乡南胡村)世系。 收藏单位:临海市档  临海市永丰镇石鼓村胡小平  浙图序号:2482


浙东胡氏族源族居调查纪行----南山

第一站:浙江临海市永丰镇石鼓村

        2007年4月3日借深圳出差之机,回程上海途中在金华西下车,三个小时车程就到临海市客运站。胡氏宗亲网会员,浙江台州学院教授胡正武宗亲开车接我去石鼓村。我们在网上认识,我帮他将他写的《黄奢胡氏族谱序》发表在胡氏宗亲网。这次知道我要来临海采访,他已将临海市白水洋黄奢胡氏族谱的主修,安禅寺长老胡尧府宗亲约来石鼓村座谈。对正武宗亲的安排我非常满意,这样我就可以节省不少时间。正武宗亲有儒雅学者风度,谈吐得体,言简意赅,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石鼓村接待我们的是原石鼓胡氏族谱主修,78岁老人胡家荧宗亲,他告诉我现任村内修谱机构负责人胡家和因爱人病重在医院守候,改由他来接受我的访问,但后来家和宗亲还是从医院赶来和我见了面,我对他表示歉意并祝愿他爱人早日恢复健康。

        石鼓胡氏因宁海县退休教师胡克均的一篇网上族谱序言而出名。见:http://www.hszqw.com.cn/bencandy.php?fid=12&id=559。整个村子胡姓占到90%,有一千多人。石鼓胡氏最近一次修谱是在2002年。族源情况是这样的:“吾族胡氏,世为泰州如皋人”。始祖太尉公胡仁,字朝义,生长于唐末,僖宗乾符年间,奉命率军南下平乱,转战江浙各地。在南征北战中,随军南下的兄弟胡继阵亡,最后自己兵败温州,部队星散,独自留寓浙南,自丽水辗转至临海,定居于石鼓。又据石鼓历代口头传说:始祖自温州贩牛来石鼓,因不慎,火烧了稻田禾苗,被迫赔了钱。第二天突然天降大雨,隔不几天,被烧的禾苗又长出了嫩绿,茁壮成长。由于土壤肥沃,又风调雨顺,当年获得稻谷大丰收。这是因祸得福,吉祥表现,遂定居石鼓。临海石鼓胡氏与宁海长街胡氏渊源很近,据说长街胡氏是从石鼓转迁过去的,这和我在宁海调查是所听到的情况不一样。那里的宗亲认为长街大胡是吴兴胡进思的后代。于是引出胡克均老师的一番思考:石鼓胡氏是否也是胡进思再迁台州之后裔呢?此说有待考证。石鼓胡氏主要分迁地有三门,黄岩、温岭,2001年修谱时统计石鼓胡氏及其析派共有一万三千余人。2002年这次修谱主要负责人家荧、家和等宗亲。
......
[ 此贴被南山在2007-08-07 21:04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8-07
  胡步川(1893—1981),字竹铭,临海县(今临海市)城西石鼓村人。1916年毕业于省立第六中学。次年考入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五四运动时被推举为南京学生会文书科长,从事爱国活动。1921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22年,随师李仪祉去陕西省办水利,任渭北水利工程局测量队长,查勘泾河水文及地理形势,筹建泾惠渠工程。1924年,受命至汉中测量,设计实施汉惠渠工程。工程设计初备,时局大乱,被迫停工,愤而离陕。1925年,应李仪祉邀任西北大学工科教授,掌教测量学、钢筋混凝土学及木结构学。1927年任陕西省建设厅第二科科长。1928年任华北水利委员会工程师。次年,浙江招建金清及西江两闸,步川以两闸均在台州,愿效力桑梓,决意放弃华北水利委员会高薪,低薪就任新金清闸工程处主任工程师。此项工程历时四载竣工,黄岩、温岭两县得益农田130万亩。1935年,复入陕西,参加渭惠渠、洛惠渠工程建设。1938年任渭惠渠管理局局长。后兼陕西省水利局代局长。1939年,因不愿加入国民党,被借词罗织,降职三级,减俸三分之一。

  陕西省解放后,历任浐、灞河堵口复堤工程处主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水利部主任、工程师、水政处长,西北水利工程试验所所长。1957年后,调国家水电部水利科学研究院,任水利史研究所所长、主任。1973年,退休回乡,关心教育、水利,赠款3000元修建石鼓小学,协助石鼓附近各村在始丰溪、永安溪上建筑堤坝11座及多处设置护堤挂柳,乡民感佩。

http://zjtz.zjol.com.cn/05zjtz/system/2005/12/27/006419409.shtml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8-06-04
南山版主你好.我是台州.温岭.泽国牧屿上洋胡的.我家有民国时的家谱五卷.现在我族正在续修家谱,谱上记载我们是铨.榘之后,祖宗是福建的,但有从武义泉溪百千山迁过来的.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8-06-04
宗亲好!请速联系浙江镇海柴桥(芦江)胡氏。你们可能是同一支,另外也有一位福建的宗亲曾在我们论坛发帖,讨论胡铨后代的世系,先联系前一个再说。你加这个群52432032,找群主聊聊。
南山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8-07-26
我是石鼓村人,从没看过族谱。但文中有一处错误是非常明显的。石鼓胡氏排辈中在“义”与“家”之间有一个“士”(或“仕”),文中的错误的原因是不明避讳,祖上讳字“朝义”,后面是不能用“义”字的,所以凡这一辈份,都用“尔”来代替,因为在我村,这两字发音是一模一样的。所以石鼓胡氏的真正排辈如下:
百千乙再仲,季演成文昌
礼义肃躬顺,忠信显端庄
存邦世允德,甫伯子守良
孟宗崇仁义(尔),士家克永昌
立身(圣)具(臣)方正,名教兴纲常
善继先人志,长保安定康。

而不是:
百千乙再仲,季演成文昌
礼义肃躬顺,忠信显端庄
存邦世允德,甫伯子守良
孟宗崇仁义,尔家克永昌
立身(圣)具(臣)方正,名教兴纲常
善继先人志,长保安定康。

作为族谱也好,作为馆藏资料也好,这么明显的错误是应该更正的。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8-07-26
另外,石鼓胡氏既不可能是胡进思后脉也不可能是胡安国的脉,也不是华林一脉,因为这三脉的第一祖的年代都明显地落后于胡仁的年代。族谱里既然明确记载有祖先之名讳、官职、遭遇,且又不是什么特有名的人,这样的族谱是可信的。考证石鼓胡氏的来龙去脉还是应该从唐时的如皋一脉入手。这一脉与胡瑗同脉不同支的可能性大,也存在是胡安国系之祖的可能。这儿要注意到石鼓胡氏,与缙云胡氏的字辈的开头居然都是“百千”两字,且从时间上推两脉现在所到的世数基本相同,这基本可以粗推为这两支是出自同一脉。而缙云胡氏已基本明确为胡安国后支,那么石鼓胡氏要么也是胡安国后支,要么是胡安国同脉不同支,要么胡安国系是石鼓胡氏的后支。根据胡安国六祖主簿公应该早于胡朝义而胡安国迟于胡朝义的情况,这两支胡氏属同脉不同支的可能性最大,其他两种可能极小。而胡瑗与石鼓胡氏同起源于更早的如皋胡氏的在年代上还是比较吻合,这种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有空有兴趣时,俺也写一篇石鼓胡氏考,呵呵。

补充一点,胡朝义是武将应该是一个肯定的事实,可以用特殊的方法得知其葬所在石鼓村马弹头一家的房屋下8米处,这是我十年前就知道的。可能是因为过去那儿都是乱石冈而后来才成为村落的缘故。
[ 此贴被胡紫瑞在2008-07-26 06:36重新编辑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