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7251阅读
  • 1回复

林宝与《元和姓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1-07-06
转载自“林氏论坛”:http://lin.5d6d.com/thread-4645-1-1.html

先贤林宝,中唐人。《唐书》无传记,生卒年月已不可考。他的事绩,散见于《新书·艺文志》,《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三“裴遵庆传”等。他的太高祖林登,曾做过清苑,博野二令。官后退居三源,后代人又从三源迁入济南。所以,史书称他“三源林宝”或“济南林宝”。

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宝由万年县丞(有说同州县尉,七品),升任朝仪郎,太常博士(七品上)。十三年(公元818年),升任国子博土(正五品上)。开成二年(公元837年),晋升沔王府长史(从四品)。最后官至何位,查不到记载。

林宝一生著述很多,对史学、志书、谱牒,研究精深。李肇著《国史补》一书卷下六称:“大历以后,专学者历算则董和,天文则徐泽,姓氏则林宝。”史籍中可查到的林宝著作有: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和樊绅、韦处厚共同修撰《德宗实录》;元和七年三月到十月,二十旬撰修成、《元和姓纂》:元和十三年八月(公元818年)和左司郎中崔郾合撰《格后敕》”三十卷:开成二年(837年)和李衢合撰《皇唐玉牒》一百一十卷。其中犹以《元和姓纂》一书,承前启后,影响深远。岑仲勉在“元和姓纂四校记”一文中称:“林宝,李唐大家也。”

唐元和七年成书的《元和姓纂》,历代多数考证家公认为林宝编修。但在有些论著中,也有认为是王涯或李林宝编著。经考证认定,王涯当时因为给《元和姓纂》一书写了一篇序文,因此有人误认为王涯编撰。宋郑樵说《元和姓纂》是李林宝编撰。这是因为在宪宗皇帝诏示下,当时的宰相李吉甫授命林宝撰编《元和姓纂》,因而将李吉甫和林宝两名连写在一起。时间一久,转抄人漏掉“吉甫”二字,误写成了“李林宝”,看似—个人名。

《元和姓纂》共十卷。正文前有两篇序文,一篇“《元和姓纂》序”为林宝撰写,另一篇是当时的中大夫、行兵部员外郎王涯撰述。宝序主要说明《元和姓纂》授命编撰的原因,编撰的态度和方法。王涯在序中说:“……以授博闻强识之士济南林宝。宝该览六艺,通知百家。东观有稠书之能,太常当典礼之职。其为述作也去华摭实,亡粗得精,条贯禀大贤之规,罔罗尽天下之族……”这次再版时,宝序和涯序均加以“原”字,以资和以后历代校补再版时另写的序文之区别。如清代嘉庆年间孙星衍撰“校补元和姓纂辑本序”,洪莹撰“校补元和姓纂辑本后序”,近人岑仲勉撰“元和姓纂四校记自序”和他的“再序”等。林宝和洪莹撰写的两篇序文,主要说明:

一、姓纂是奉皇帝和宰相李吉甫之命而作,不是个人行为:

二、姓纂是为皇帝封赐官员爵位时,供考查官员家族史而作,所以只限于宪宗元和七年前的中国士族姓氏:

三、姓纂是“案据经籍,穷究旧史,诸家图牒,无不参详”的极其认真编撰的:

四、姓纂是在“凡二十旬,纂成十卷”的很短时间内,即从元和七年三月到十月的七个月时间内,编撰如此浩繁巨著,因此,差错和不足之处,再所难免。

《元和姓纂》一书的主要贡献是:
一、记载了唐宪宗元和七年以前中国存在的姓氏的来龙去脉。虽然对个别姓氏存在一些差错和不足之处,但绝大多数姓氏的记述是正确的,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姓氏学财富。

二、书中引述了唐元和七年前存在的姓氏学典籍专著。如《世本》、《风俗通义》、《三补决录》、《英贤传》、《姓源韵谱》、《百家谱》、《姓苑》等。这些典籍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颇多失传。但后人可以从《元和姓纂》的引文中,约略考知上述典籍的概貌。

三、对后代姓氏学者,影响深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郑樵作《氏族略》,全祖其文,盖亦服其该博也。”《校补元和姓纂辑本后序》称:“樵讥宝不知其林氏所自出,然樵作《氏族略》实祖之。”又称:“他如邓名世之《姓氏辨正》,王应麟《姓氏急就章》亦多引其文。”这次新版前言称:“《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通志·氏族略》祖其文而损益之。”由此可见此书对后世姓氏学影响之巨大。直至今日,凡有关姓氏学之研究论述,仍多引证《元和姓纂》之论述。

《元和姓纂》一书虽后世有“文澜阁”本、“文渊阁”本、“嘉庆刊”本和“金陵书局”本刊印,但因印数有限,难于普及,一般人仍难见其书。因此,一九八二年三月,中华书局总编傅璇琮先生,函约南京师大教授郁贤皓先生,建议对《元和姓纂》一书进行整理。同年秋天,《元和姓纂》(附岑仲勉四校记)课题,列入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为严肃其见,郁教授请他的业师孙望先生负责审订把关,又请陶敏教授通力合作。经过限辛的长期努力,终于历时六年,于一九八八年五月完稿,交付中华书局。一九九零年六月,又在北京对原稿进行了局部修订。直到一九九四年五月,新再版《元和姓纂》,又以全新的面貌和读者见面。

在此之前,岑仲勉著《元和姓纂四校记》单独成书,使用不方便。这次整理,将“四校记”分段注于《元和姓纂》原文各段之下,合成一书,共十卷两册一千七百五十六页。为进一步方便读者查阅,又按人名和姓氏,编订出“索引”七百八十七页,独立成为第三册。这就是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全三册版,共印制精装本一千五百套,定价120元。

《元和姓纂》(原)序

元和壬辰岁,诏加边将之封,酬屯戍之绩,朔方之别帅天水阎者,有司建苴茅之邑於太原列郡焉。十者既行其制,阎子上言曰:“特蒙涣汗,恩沾爵士,乃九族之荣也;而封乖本郡,恐非旧典。”翌日,上渭相国赵公:“有司之误,不可再也。宜召通儒硕士辩卿大夫之族姓者,综修姓纂,署之省阁,始使条其原系,考其郡望,子孙职位,并宜总缉,每加爵邑,则令阅视,庶无遗谬者矣。”宝末学浅识,首膺相府之命,因案据经外,穷究旧史,诸家图牒,无不参详,凡二十旬,纂成十卷。自皇族之外,各依四声韵类集,每韵之内,则以大姓为首焉。    朝仪郎,行太常博士    林宝撰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1-07-06
《元和姓纂》----胡
元和姓纂  http://baike.baidu.com/view/39884.htm
  《元和姓纂》中国唐代谱牒姓氏之学的专著。原本10卷,今有10卷本、18卷本两种。唐宪宗时宰相-李吉甫命林宝修撰,元和七年(812)成书。作者林宝,济南人(一作三原人),约经历了唐德宗至唐穆宗四朝,当时即以擅长姓氏之学知名。曾与崔郾等共同审定《格后敕》,并参与修撰《德宗实录》和《皇唐玉牒》。该书详载唐代族姓世系和人物,于古姓氏书颇多征引,因而也保存了一些佚书的片段。原书体例以皇族李氏为首,然后按四声韵部分系姓氏。唐代崇尚门第,家谱往往攀附望族以自重。《姓纂》取材包括私家谱牒,故所述族姓来源未必都翔实淮确。原书久已失传,清乾隆间纂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辑出,再用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等补缺,重新分为18卷,此为《四库》辑本。清孙星衍、洪莹及近人罗振玉都做过校补。此后岑仲勉又重行校勘,写成《元和姓纂四校记》。所谓“四校”,指第四次校勘,以《四库》辑本为一校,孙、洪为二校,罗振玉为三校,岑氏所作为第四校,该书晚出,后来居上,功力最深,收获也最大。有中华书局排印本。

子部/类书类/元和姓纂/卷三   唐林宝撰


 帝舜之后胡公封陈子孙以谥为姓
 安定 汉有胡建始居焉后汉有太尉胡广魏胡质荆州刺史生威清州刺史平春侯又居淮南文 按文 疑晋字之误晋胡奋安定 临泾人官至左僕射 左僕射胡奋石季龙入关与梁皇甫韦杜牛辛皆以华胄不在戍役之限奋裔孙国珍后魏司空女为宣武帝皇后生孝文帝珍兄真曽孙延北齐太宰安平王女为武成帝皇后生后主纬长安陇东王长怀长穆长洪长咸长兴并封王洪子文同武帝皇后生孝文帝珍兄真 按武帝至兄 真十一字衍 唐绵州万安令
 新蔡 胡奋之后今无闻 已上 旧望 
 弋阳定城 唐刑部郎中胡元礼
 义阳中州 唐凤阁侍郎胡元范
 洛阳 秘书少监胡皓称洛阳人
 鄠县 刑部侍郎胡演
 乐陵 兵部员外胡曼倩今大理少卿胡珣
 恒山 代州总管定襄郡王胡大恩赐姓李氏
 河东 开元中胡瑜弟填玘并举进士瑜生谔填生谅大理评事谔右司郎中生溵湘旬潘潘生裳吉
 河南 官氏志献帝与邻以无纥骨氏改为胡氏 按 魏书献帝以兄纥骨氏改 为胡氏无字应作兄字 
114412749@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