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水之行
我们一行八人,是去分水探访宗亲的,我们的芦江胡氏宗亲。在这之前,因我的孤陋寡闻,竟然没听说过分水这个地方。光听名字,就可以令人想象,这是一个有水的地方,应该清秀的。
去分水之前,听同行兄长介绍,说那边的宗亲,最早是从柴桥迁移到舟山六横。应该在清朝吧,六横的维勋公只身一人来到分水。也许当他看到分水的好山好水后,就把妻儿从六横接了过来,开荒种田,安居乐业。从维勋公来到分水,至今已历一百六十余年。解放后,因故与柴桥宗亲失联60多年。 也因此,前几年编修的《芦江胡氏宗谱(八修)》联系不上这一脉宗亲。今天,我们去分水的主要目的,借用我们本家叔叔的一段话表达:“能找到分水一支(宗亲),真是冥冥中先祖荫护,后裔福祉。八修谱修订,重印之日,得分水后裔入谱,也可告慰先人矣。”
出发之前,曾担心五一小长假高速拥堵。不过,还好,刚刚上路之时,出了点小状况,后来便一路畅通。第一站到的是桐庐县分水镇天英村。在雨中,我们和那边接应的利春侄儿还有他的堂哥建荣碰面了。据他们说,这是几个月以来分水的第一场大雨,我们一来,把珍贵的春雨也带来了。他们看到我们,很是开心,好似远方的亲人来了。其实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虽然是第一次见面。利春侄儿和建荣侄儿都比我年长,尤其是建荣侄儿,都做了好几年外公了。于是后来的称呼就有些乱了,我喊他们大哥,他们喊我小姑。
两位大哥带着我们来到天英村的一户宗亲家。一进门,就看到端坐在对面的一位银发老人,看到我们忙不迭地邀请入座。我坐到她身边,顺口问道:“阿婆,今年高寿?”她乐呵呵地笑:“九十啦!”我们满脸惊讶,真看不出呢,清清爽爽,精神抖擞,耳不聋眼不花。她一直招呼着我们:“吃瓜子,吃瓜子,吃嘛,吃嘛!”他们那边的口音我们听起来不费力,似乎还夹杂着我们家乡的味道,亲切。后来得知,这位婆婆的丈夫是胡氏嘉字辈,按辈份,我喊她伯母就够了。没一会,这家主妇端出了两大盆油煎年糕,上面沾满白糖,好甜哦,我一下子吃了三大块。临别前,我们合影留念,九十高龄的伯母拉着我们的手,执意让我们留下来吃个饭宿个夜再走。
从天英村出来,雨停了。到目的地利春大哥家,原本可以径直从分水镇上的公路穿过去的。建荣大哥说,我带你们走山路吧,中午喝了点小酒,小心一点为好。等我们穿梭在蜿蜒曲折却又平坦宽阔的水泥山道时,我想,这是大哥故意带我们来这里走一趟的。在这里,我们被绿色包围了。除了头顶那一块如水洗过的天蓝,前后左右都是绿、绿、绿。这绿没有掺杂其他的颜色。这是雨后春天的绿,绿得纯粹,绿得清新,绿得水亮。雨后的绿色裹挟着清灵的风儿直往我们的车窗扑,我做着深呼吸,幻想着把它们全都吸进来,然后回家慢慢反刍。山间的溪水,哗啦啦地欢奔着,似乎在追赶我们的小车。我看不到溪水追赶的样子,它隐没在这片绿色的海洋中。而我们的车就在海洋里飘浮,优哉游哉……在一个山道拐弯处,在一片绿意脚下,忽然跳落出几座青瓦白墙的屋舍,才让人惊醒,我们是在山中行驶,而不是在绿色海洋上飘浮。
穿过美丽的山道,我们先来到后岩村一幢精致的农家别墅。别墅的女主人是位上了年纪的妇人,我们该叫她婆婆。她丈夫春发公公,几年前已经过世。他们的孩子在城里工作,常年就她一个住在这么宽敞漂亮的别墅里。小院的茉莉正盛放着,香氛满院。像这样的农家别墅,似乎是这边农村的一个特色,沿路都是。
后岩村的邻居就是我们利春大哥他们住的村庄,以前叫富家村,现在叫富源村。在利春大哥家稍作休息后,他说带我们去看看旁边的分水江,步行不到五分钟路程。穿着高跟鞋的我本不想同行,不就是条河嘛。可又觉得大伙儿一起出来,集体主义精神总要有的。
通往江边的路是一条泥石路。路两边用大块鹅卵石砌成的花坛沿路铺展。应该正在建设中吧,路边还堆积着一堆堆黄泥,花坛上还没有种上花草。因地制宜,利用被溪水成年累月冲得没棱没角的大石头制作花坛的材料,太有味道了。
途中,收到同学微信,说让我带条蚕丝被回家,还说这里的蚕丝被质量纯正。她不提,我还不知道蚕丝被制作是这边的一大特色产业呢。怪不得路两边又是铺天盖地的翠绿。这些绿是由一大片一大片桑树林拼成的。走近一看,桑树长得还没到我头顶,可能进行修剪过了,方便人们采摘桑叶吧。那些桑叶,又嫩又大,像一把把绿色的蒲扇。想起小时候为了养几条蚕,和儿子一起煞费苦心寻找桑叶,实在没办法了,在学校门口买了几袋,五角一袋,里面只有比茶杯口还小的几片桑叶。想着往事,望着眼前无边无际的桑树林,心中又是一番感慨。
没一会,就到了分水江边。刚走上堤坝,刚才还叽叽喳喳的一群人,忽然都安静了下来。随之而来的就是惊叹与欢呼——“太美了”。大家似乎只能说这三个字了。真的是美。这是一幅画。一幅水光潋滟的画。
此时,已是傍晚。天边的颜色在雨后愈加绚烂,虽然有几团灰蒙蒙的云依旧不肯离去,但云边瑰丽的晚霞还是跳了出来,旖旎多彩。江面非常辽阔,几乎望不到边。清清的江水倒映着几片轻柔的绿色涟漪,那是分水江中大大小小绿色岛屿的倒影。在雨水洗涮过后,岛上的绿植显得越发清亮鲜活。天边的颜色映在江面,正是“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分水江的美不仅仅是它的景,还有它的静。微风轻拂,掀动我的长裙,我听得见风吹裙摆的声音;鸟儿从头顶飞过,我听得见它们扑扇翅膀的声音;不远处,同行的大哥摆弄着手中的相机,我听得见他不停按下快门的声音……此时,长长的堤岸上只有我们一行人。我们已经散开,寻找各自眼中美丽的镜头。而我则因手机镜头损坏,捕捉不了眼前的美景,正好可以让我安安心心尽情恣意地享受这份静静的美好的时光。你看,江面上荡来一叶扁舟,悠悠然然,让这幅水彩画愈发生动起来。
我忽然想到一个词——奢侈。是啊,如此美景只留给我们几个人欣赏,实在是太奢侈了。想起去年“五一”去某个景点旅游,我们看到的不是传说中的美景,而是黑压压的人群;人挤在队伍中,寸步难行,呼吸不畅;所谓的美景也变了味。想着想着,心中除了窃喜,还有对这两天去挤人群的旅游者表示深深的同情。
天色暗了下来,江面上的颜色渐渐深沉。我们该回去吃晚饭了。途中,遇到大哥认识的村民,他提的网兜里有好多螺蛳,就是我们这边说的“蛳螺”,个头好大,像田螺。说是刚从江里收获来的。同行的一位侄儿说,这个肯定好吃。大哥说,晚上让他们烧一个。
我们的晚餐是在一家小小的农家乐吃的。利春和建荣大哥两家人都来了,整整两桌,好不热闹。利春侄儿的父亲,我可以名正言顺地喊他大哥了。父子俩很像,个子高高的。利春侄儿的职业是老师,戴着副眼镜,充满了书卷气。而70多岁的大哥也是儒雅非凡,就像他在酒酣之时所说:“我们胡家人都有读书人的气质。”我想我们的祖先在九泉之下也是欣慰的。想当年,祖先让子孙们在芦江河边安居乐业之时,他们就是这么说的,“为我后者但读书知理足矣。” “敦淳朴,尚礼义,既耕且读。”“通经学古,不矜膏染华腴之名。”……是啊,读书知理足矣!
晚餐时,来了一位外姓人,他就是富源村的村长。村长的加入让晚餐的气氛越发热烈起来。自酿的白酒,山上的竹笋,放养的家鸡,江中的小鱼,还有像田螺般大的蛳螺……这是我们平时难得吃到的乡间美味。我也来了一小杯白酒,招架不住他们一声一个小姑的热情相劝,喝高了,但还没醉,感觉甚好。
晚餐结束,原本打算回分水镇上住宾馆。可是热情的村长和两位大哥说什么也不同意,一个劲地让我们上他们家住,一个劲地保证让我们住得好睡得好。我们主要也是不想添他们的麻烦,当然心里还是有点狭隘的小顾虑,晚上洗漱方便吗?房间干净吗?盛情难却,八个人分别到三个家庭住宿。我和同行的侄女一起住在村长家的女儿房间里,温馨漂亮干净,洗了个热水澡,舒舒服服休息了。
第二天上午,大哥带我们参观了蚕丝被制作现场,看到了好多大竹匾里养着的蚕宝宝。大哥又带我们去摘桑葚。其实大片大片的桑树林里并没有桑葚,只有人家荒废掉的桑树林里长满了桑葚,那里的桑树长得高了,伸长手臂都够不着枝头上的桑葚。桑葚酸酸甜甜,我们吃得满手满嘴乌黑乌黑的;在风景优美的桐庐合村牛水坞吃过午饭,我们与分水宗亲依依作别。
此次分水之行,感谢热情的分水宗亲,让我们度过这样一个难忘美好的假日;感谢美丽的分水景色,让我们领略了世外桃源般的风光,并久久沉醉之中。回来之后,我的心里总是有一桩事儿牵绊着,放不下,那就是想把这次分水之行写一下。从来不喜欢写也似乎从未写过游记的我,只能用流水账般的文字把它们一一拼凑起来。所幸的是我们同行的大哥已经用他的相机和精湛的技术把那些美景保存下来,它们记录了我无法用语言淋漓尽致描绘出来的美。 (3400字)
作者:胡虹
2015.05.27 收到邮件,代为发表。
[ 此贴被南山在2015-05-27 13:2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