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特写:胡家塘与胡大爷
来源: 时间:12-02-23 进入论坛 查看数字报
稿件上传:zhufengjin
http://xnnews.com.cn/news/xnxw/201202/t20120223_298686.htm 陶满玲
连日来,在南嘉大地上传颂着一个70多岁的大爷,为了支持本村的挖塘,他亲手砍掉了自家的40多棵正在挂果的桔子树,70多棵意杨树,翻填了2.5亩的油菜地等等义举,在这个“拜金主义”盛行的时代,为什么还有如此崇高的人呢?带着疑问我们记者走基层2月22日冒雨深入到嘉鱼县官桥镇两湖村胡家湾,实地采访了这位现代好人-----胡楚珍大爷。
走近胡家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口新开挖的塘堰,陪同采访的村支书记李隆德告诉我们:这口塘当初占地面积不足5亩现在已挖成了12亩,塘深2米多,可以蓄水11000立方米,灌溉面积达110亩,让300多个村民受益。这就是胡楚珍大爷牺牲自家的利益,保全大家的利益兴建的塘堰。面对着被砍掉的果树及倒在塘堰边上的碗口粗的树木,心里涌起阵阵的痛,想象着胡大爷是下了多么大的决心才毁掉自己的“饭碗”?说着说着就到了塘堰对面胡大爷的家中。见到这位70岁的大爷,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亲切感,胡大爷笑容满面地招呼我们坐下,连忙为来客发烟倒茶,犹如招待自己的亲人一样自如实在。当听说我们的来意,大爷显得拘谨起来,连声说:“我没有做什么,这么多年,国家给我们农民的政策越来越好,种地不要交提留还补钱,现在又为我们修塘堰,这真是为我们农民办的大实事,我怎么会不支持?”我们不解地问,“话是这么说,可受伤的是您们家呀,听说您还不要任何补偿”。质朴的大爷感动地说:“2008年的大雪,把我们家的房子被大雪压跨,是政府出钱帮我建成现在的房子,我有一个儿子是残疾,村里照顾给他吃上了低保,现在我们老俩口能动,靠着全家7亩多的地,吃饭是没有问题的,我不能为了自己的一点私利,耽误了大家的好事,更何况这是政府在为我们农民办好事。”村支书记李隆德说:“我们这里的村民非常地朴实,这里地处丘陵山区,去年春旱连夏旱,大家饱受干旱之苦,这次听说县、镇、村要出钱帮农民修塘堰,大家争着抢指标,本来我们村只有8口塘堰任务,到现在村民们已自发地开挖了37口塘堰。这种热情是前所未有的。当时县里分管农业局的魏朝东书记来这样里检查挖塘工作时,正遇上胡楚珍大爷在帮忙,看到他这么大年龄还在修塘堰,就主动与大爷攀谈起来,后来才知道大爷为修塘堰把自己家的果园、树木、田地都作出牺牲,并且不要任何补偿,很是感动。”
据说胡家塘始建于1958年,当时塘堰面积很小,蓄水量也不大,是整个胡家村的当家塘堰,然而多年来从未整修过,导致塘堰漏水严重,特别是遇到象去年的大旱,全湾子人畜用水就是大问题。去年年底听说开展修万塘活动,这个湾子的村民一致要求扩大塘堰规模,村干部实地考察后,感觉对胡楚珍大爷家里的损失很大,又担心大爷想不通,还有人提出由村里拿钱给大爷补偿。正当村干部愁眉不展时,突然传来胡家的俩老已经开始砍掉自家的果园和经济林,同时表示塘堰需要挖到那里,该怎么施工就大胆地干,大爷决不是阻力。大爷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了的。更难能可贵的是大爷为了保证塘堰的施工进度,将挖机师傅的吃饭安排在自家,餐餐拿出自家最好的饭菜和烟酒招待师傅,从未收取任何报酬,有时遇到督办的镇、村干部没有吃饭同样是热情招待。
听到这些故事,我们感到非常不解,在这个距离县城仅仅10公里的村庄,几乎家家都有手机、摩托车,交通并不闭塞,为什么没有染上拜金主义?为什么这里的人还这么纯朴可爱?村支书记李隆德的一席话,解开了我们心中的迷雾。他说:去年省里开展的“三万活动”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访民情、察民意、解民忧的好事、实事。去年三月通过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100%的全覆盖的调查研究,不仅使我们这些村干部全面掌握了全村的村民情况,而且使我这个多年的支书深受教育,我将我以前从未到过的地方真正走到了,村民哪家有什么困难都真正做到心中有数,谁家的危房该改造,谁家该吃低保,我们都靠脚印一一记录在案,为我们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特别是省里针对农民反映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严重制约农村发展的实际困难。去年年底要求省、市、县各级联点单位,务必出钱、出人、出力为农民修建当家塘,这件实事办到了农民的心坎上,在农民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许多村民都是自发地参加到义务投工投劳中。他们抓住像胡楚珍大爷这样的好典型在全村大力宣传引导,后来又出现1组村民五家联合承包的5亩湘莲被改造成塘堰;4组村民为3组村民修建塘堰毁掉良田等等感人故事……就正是靠着得民心,办实事,在去年修塘的20多天里,他们村挖出了37口塘堰,远远超出镇里下达的8口塘堰任务。
其实感觉挖塘工作进展顺利的不仅是两湖村,官桥镇的从上至下,大大小小的镇干部都有同样的感受,官桥镇党委书记杨富佳说:“官桥地处丘陵山区,这里的农民祖祖辈辈都是靠着当家塘堰维持生计,现在虽然有些地方用上了自来水,但大多数地方还是靠当家塘,这次修建塘堰,我所到之处,不是嫌任务多,相反都是来争指标,全镇县里下达100口塘堰任务,我们已经完成182口。它不仅使我感受到山里农民的纯朴,而且也更觉肩上的担子之重——只要全体党员干部真正沉下心来,深入村组农户,了解百姓疾苦、了解民情民愿,真正为老百姓做实事、解决实际困难,老百姓是绝对拥护我们党和政府的领导的,他们的要求其实并不高”。
踏着返程的路,看到一处处刚刚修建的塘堰,我仿佛看到胡楚珍大爷幸福的笑容,听到胡大爷爽朗的笑声,我想这也许就是今后农民致富的新希望!
陶满玲: 嘉鱼县广播电影电视局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