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洽著 《中华姓氏谱胡姓卷》 章节选
http://whgx.library.sh.cn/datalib/2004/HundredName/DL/DL-20031210172208/ 谈及胡姓的肇端,根据《通志·氏族略》所总结的数十种姓氏形成的规则,胡姓的来源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情况:以谥为姓、以国为姓、改姓为胡。有以谥为姓的胡公满,又称妫满,因为他是舜的后代。有以国为姓的古胡子国王室的后裔,为了纪念将被忘却的记忆,他们以国家的名号作为自己的姓。有少数民族归姓为胡的,这一部分人数量极多,但具体情况最为混沌不清。有其他姓氏的汉族人物归姓于胡氏的,见于记载的有东汉的胡广,唐末的李昌翼。
以谥为姓
谥号是中国文化特有的现象,大体上形成于商周之际。谥号系用一个词语概括某人一生的德行。谥号之获得,有死后之谥,有生前之谥(熊通自称为楚武王),而前者是用得最普遍的谥法。
胡公满本姓妫,名满,胡公乃是他在西周所得的谥号。公当为爵位,而妫是舜所得之姓。据说殷革夏命,分封舜的后裔于陈,西周仍旧承认这一事实。陈国王室为妫姓,胡公满之后裔有不为国君而不能姓妫者,则以谥号为姓,即为胡姓。陈国在春秋前期发生内乱,陈公子完出奔齐国,任工正,以陈姓行世,后来改为田姓,因为陈与田是同义词。不愿改姓者,仍可姓陈,春秋战国时代齐国的陶器上有制器者的印章,仍有陈姓者。陈国为楚国所灭,陈国王室的成员则可以姓陈,此所谓以国为氏者。也可以姓妫,以示不忘祖先舜。
“六亿神州尽尧舜”,作为远古时期三皇五帝之一的舜,他的后代今天遍布在神州大地。而当代中国第13大姓胡姓就是公认的舜帝的子孙。胡氏是舜裔胡公满的后代,而舜帝与胡公满之间相距几千年,其间漫长的变迁说来话长。
舜是中国古代圣明君主,但是舜的诞生之地,至今依旧是一个争论不休、众说纷纭的问题。根据《孟子·离娄章句下》的记载:“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学者一般认为诸冯即离山东菏泽市50里的姚墟,后世称之为姚城,亦叫洮城。舜字重华,也叫仲华、重明,都是因他两个眼睛有三个瞳子而得名。舜的母亲叫握登,看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握登疑为古登人,即邓人之女。上古社会在群婚制尚未根除的情况下,还残存着先怀孕后结婚的现象。意感一说可能是假托。也许就是舜出身来历不明的原因,舜的父亲瞽叟、继母和弟弟象曾想方设法害死他,但舜的性情生来就十分宽厚和谐,每遭毒打虐待,则逆来顺受,以德报怨,孝顺父母。慈爱弟妹。
舜的忍让与谦和并没有感动他的父母和弟弟。舜的成功和努力没有消除后母和象的嫉恨。有一次,他们命令舜到粮食仓库里去修补墙壁,然后放火烧仓库,想烧死舜。还有一次,他们命令舜去挖井,然后朝井里填土想活埋舜。这种骨肉相残的现象看似残酷,实则反映出氏族内部继承纠纷的痕迹。幸亏舜有个好妹妹名唤巢(又作昼巢),妹妹十分同情哥哥的遭遇,她屡次为舜通风报信,巧妙营救,使得舜多次化险为夷。“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矣,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句话似乎就是为舜度身定做的,是舜前半生的真实写照。舜生于忧患,在磨难和坎坷之中成为名垂青史的伟人。
舜曾经在历山耕耘田地,而历山的农夫常常为争夺田地反目为仇。舜来到历山之后起早贪黑,辛勤耕种,在他的感染之下,农夫们互相谦让,历山一带纠纷逐渐平息,获得前所未有的大丰收。舜曾经捕鱼于雷泽之畔,而雷泽的渔民互争渔场,舜便亲自去捕鱼一年,让年长者占有好场地。东夷人制陶质量不过关,舜便带头制陶,使制陶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一年光景,陶器都变得光滑细腻,经久耐用。舜身体力行,善工施教,发展了东夷文化。
舜耕的历山究竟在哪里?如今的山东、河南、山西境内就有历山十余处,大都称舜耕山,设舜祠。为人所首肯的舜所耕的历山,应当在濮州市东南70里处,接菏泽县界,今有舜井。由于诸冯、负夏、雷泽、姚墟、洮城、历山、成阳、陶邱都集中在菏泽、濮州一带,故历代学者都认为这一带是舜出生与生活过的地方。明万历年间,还曾在濮州历山建舜帝庙,于春秋上戊日致祭。尽管如此,仍不能否定舜在各处活动所留下的遗迹或传说,因为舜的时代,人们仍旧在迁徙;舜作为天下的共主,也需要到各地巡视,否则舜怎么会葬在南方的苍梧山呢?更重要的是,舜在各地的遗迹,象征着他的后裔产生了许多姓氏。
舜治理本部落卓有成效,他曾籴于平阳市,牧牛于潢阳。他领导百姓发展生产,遇到干旱便替百姓凿井,遇到有虎豹出没的山村,便不顾个人安危,竖立标志警告人们免遭伤害。他不仅获得老百姓的爱戴,还结交了大批当时的俊杰贤能。他的好友雄陶、方回、续牙、伯阳、东不识、秦不空等,都是国中贤人。舜耕于历山时,与伯益交友,制陶器于河滨。又与夏禹交友。其中,雄陶疑为有洛氏酋长,方回疑为方人酋长,秦不空疑为秦国始祖,伯益则为少皋氏酋长,禹为夏酋长。说明舜逐渐获得各氏族首领的支持,很快,他被许多部落联盟推选为都君,即大酋长了。舜在职期间任用贤能,唯才是举。高阳氏部落才子重、益、禹、皋陶等8
人,被称之为“八恺”,高辛氏部落贤能稷、契、朱虎、熊罴等8人,称“八元”,都听命于舜,成为他的左膀右臂。
不久,关于舜的美德和才能的故事不胫而走,传遍天下。尧闻听此讯,以二女娥皇、女英嫁与舜为妃,还派9个儿子帮助舜治理国事。也许身为东夷人的舜与尧处于两个不同的部族,也许尧还没有亲眼目睹舜杰出的才干,他对舜进行了各种考验,然而舜每次都能不负众望,克服重重困难,凯旋而归。舜曾深入到狼虎出没的大森林里去,在茫茫大森林里,恶虎毒蛇对他畏而远之,不能伤及他的肌肤。在狂风暴雨中,他如有神助,从不迷失方向。尧对此非常地惊奇。当尧年老体弱之时,舜代行天子之政。
尧去世之后,舜为尧守孝3年。此后,舜避位让尧的儿子丹朱当政,但天下诸侯都不向丹朱朝拜,而向舜朝拜。鸣冤叫屈者不向丹朱申诉,而请舜审理案件。丹朱遭到天下人的唾弃,而舜的功德为天下人所交口盛赞。舜通过他的实干,在百姓与诸侯中建立了很高的威望,人们理所当然地愿意拥戴德才兼备、政绩斐然的舜,而不太愿意拥戴依靠父辈声望的丹朱。除了丹朱之外,还有当时横行天下,为害百姓的四凶:罐(马旁)兜、共工、鲧、三苗。舜首先将罐(马旁)兜、共工、鲧、三苗这4个部落的首领除去,然后将这4个部落流放于四方边远地区。舜登上帝位3年后,封丹朱于房陵,使丹朱所率部落成为虞国的宾属国。
舜的智慧,还体现在他的组织才能。他任用的内阁成员有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益、蚤、彭祖等.其中皋陶、契、夔龙、益属东夷族,其余全属黄帝族。这充分展现了舜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淡化了东夷与炎黄部落族系之争,融洽了各个部落间的关系。舜对22位大臣进行了具体分工,让他们各司其职,有的掌管农业,有的掌管司法,有的掌管天文,有的掌管文化艺术等等,舜的手下人才济济,最有建树的大臣是以治水而名标天下的禹。舜治理天下的时代,是一个从政治到生产、到工艺都十分辉煌的时代。舜的治国之道,主要通过他的言传身教和身体力行。他贵为天子,仍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
在舜的统治之下,天下大治,人民康乐,艺术也因之发展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舜不仅有高度的行政管理才能还有极高的艺术天赋。相传他亲作五弦之琴,还作箫。又传他创有六律五声八音。命质修制成《九招》(即《九韶》、《六列》、《云英》等乐章,以歌颂他的功德。舜曾与夔合作,创作乐典大韶和萧韶。这种韶乐,被用来召集群众集会。首先以箫吹秦,箫声清雅幽扬,可招使“凤凰来仪”。以至于孔夫子称赞韶乐尽善尽美,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乐曲水平之高,可想而知。舜不仅长于音乐,相传他作过《南风》诗:“南风之薰兮,可解吾民之恤,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诗中充满国富民强的自豪。
舜帝与娥皇、女英二妃南巡的故事在中国老百姓中可谓家喻户晓。他“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湖南零陵宁远县南60里九嶷山上,今有舜陵。舜葬于山阳,其子商均葬于山阴。山南有舜庙,前有石碑。附近有舜峰,女英峰,箫韶峰。上有娥皇峰,下有舜池。因九嶷是舜墓所在,被道教列为第23洞天。汉武帝曾祭祀虞舜于九嶷山。九嶷山自古禁樵采,置守陵户。清代遇大典,都遣官至此祭祀。由汉至今,九嶷山的舜陵一直备受尊崇祭祀。
舜帝次妃生子名商均,因长妃娥皇无子,所以商均也是辩帝的嫡长子。《史记·五帝本纪》说商均是一个不肖之子,和尧之子丹朱一样是一个庸人,没有资格获得他们父亲所居的帝位(酋长)。舜早就预见到这一点,推荐了禹作为自己的继承人。相传舜晚年曾让位于许由、蒲农子、无择等人,但他们都推辞了,最后才选上为治水立下大功的禹。
此后,以商均为首的有虞氏部落纷纷向四方退避。《史记正义》云:“定州唐县,尧后所封,宋州虞城县,舜后所封也。”一部分留居中原,先居梁国虞城(今河南虞城县),后徙封于商,成为商王朝的先祖。舜的大部分族人则大举向南、北、东方迁徙,另外还有许多部落则与夏族融合成为华夏的主干。夏商时,随着虞舜子孙的退避迁徙,他们的踪迹不见于史籍。在世系表中,虞思至遏父是一长长的断裂带。
舜的另一支后裔虞遂则始终留居虞舜国都城蒲板附近的虞乡(今山西永济县),以统辖有虞氏部落。虞遂的一支后裔封于遂国,在今山东宁阳县西北,春秋为齐所灭。有虞氏封国,在“夏后之时,或失或续。”这无疑是遭夏朝的打击所致。直到商汤灭夏,舜的后人才又逐渐有了伸展的机会。商汤曾封虞遂另一支后裔于陈,这个陈,即上古陈丰氏部落曾居留的地方,宛丘附近的陈国故地。到周朝初年,虞思的后裔遏父,又称瘀父,投附周国,担任陶正之官。舜帝是上古时著名的制陶专家,他的子孙继承这一技艺,都擅长制陶,正因为瘀父制陶有功,深得周文王(一说为周武王)的欢心,便将长女太姬(一作元妃)嫁给了瘀父之子妫满,即胡公满。周武王灭商后,便把妫满另封于陈,以取代虞遂之后的陈国。他们都是同祖同宗,易于接受统治。这种“以夷治夷”的治国之术,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妫满统辖陈国故地,以奉舜帝之妃,国号仍叫陈。《左传·昭公八年》记载:“胡公不淫,故周赐之姓,使祀虞帝。”胡公即满的谥号。因他不跟商纣王淫乱,而又亲周,周武王命他继承虞舜帝的正统,成为妫姓与姚姓的正宗。于是,妫满,又称胡公满,成为胡姓得姓的开山祖。
妫满为什么得了一个“胡公”的谥号?公是爵位。“胡”是什么意思?我们通常会把胡字说成“古月胡”。有一种胡氏的家谱说,妫满得封时,元妃在十口井里都见到了月亮。其实这是拆字姓的把戏。按照《说文解字》的说法,胡是成年牛颔下的那块下垂的肉。胡,不是古月,而是古肉。《诗经·豳风·狼跋》有“狼跋其胡”、“载跋其胡”,毛亨注:“老狼有胡,进则躐其胡”,意思是老狼的胡须长得拖到地上,以至于前行时会足踩胡须。牛颔下的肉下垂了,表明牛的年岁已大,狼的胡须拖到地上了,也表明狼老了。汉语语汇中的胡须、胡考等,胡也都有老的意思。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时代,人们把“老”看作美好的象征,我们现
在也希望长寿。《逸周书·谥法解》“保民耆艾曰胡,弥年寿考曰胡”胡公满的谥号原来是长寿之意。既得封为公爵,又得长寿美意,真是福寿双禧。
在春秋纷争的几百年中,本应为诸侯之首的陈国,因政治腐败民气不振却始终处于被动挨打,备受强国凌辱的地位。公元前480年,楚伐吴,深入到吴境内桐油(安徽广德县)。不久越灭吴。楚惠王乘机北伐,于公元前478年再度灭亡陈国,杀了陈闵公,将陈国变为楚国的属县。
从胡公满封陈到陈闵公亡国,陈国共传历20世,26代君王,历时588年。陈国灭亡之后,胡公满的后代以谥为姓。
此外,春秋时期还有一位齐胡公,《史记·齐太公世家》中记载:“哀公时,纪侯谮之周,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静,是为胡公。胡公徙都薄姑,而周夷王之时。哀公之同母少弟怨胡公,乃与其党率营丘人袭攻杀胡公而立,是为献公。献公元年,尽逐胡公子,因徙薄姑都,治临甾。……历公暴虐,故胡公子复人齐,齐人欲立之,乃与攻杀历公。胡公子亦战死。”胡公子战死之后,其后代究竟何去何从,文中并没有交代。根据姓氏形成的规则,胡公静的子孙应该有以谥为姓而姓胡者,可是史籍中并没有记载。
以国为姓
春秋时代,在今天安徽、河南境内曾经建立过两个胡子国。一个在颍水的上游(今河南郾城县),为姬姓胡子国;另一个在颍水的下游(今安徽阜阳县),为归姓胡子国。异姓有两个胡子国,同饮一条颍河水。依据姓氏形成的一般规则,其中应有以国为姓的,可是,胡氏的各种家谱、族谱中几乎没有以胡子国的国君为本家族的祖先的记载。
一、姬姓胡子国
《韩非子·说难》记载:“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所谓“兄弟之国”应当为同姓之国,郑国为姬姓国,它所袭取的胡国也当为姬姓。此外楚共王宠妾有胡姬,齐景公宠妾有胡姬。可见春秋时期还存有一个姬姓胡子国。而这姬胡子国也应当是周武王灭商以后.分封同姓诸侯所建立的诸侯国。姬姓胡国位于今河南郾师县,周围分布着姬姓亲族诸国,南与蔡、蒋、随、唐.西有霍、应。北与管、苟.东有项、顿、沈等姬姓诸国毗邻。
根据《韩非子·说难》的记载,姬姓胡子国应该在春秋之初已被郑国灭亡,但是此后,《左传》中屡次出现有关姬姓胡子国及胡姬的记载。如《左传·哀公六年》记载:“使胡姬以安孺子如赖。”《左传·哀公八年》记载:“或谮胡姬于齐侯曰:‘安孺子之党也。’六月,齐侯杀胡姬。”这说明姬姓胡子国并没有被郑国灭亡,郑国“取之”,而没有将其灭之。何浩在《楚灭国研究》中从地理位置的角度提出:“西周末郑人东迁,郑武公立国于新郑,仅以虢、郐二国,十邑之地居之’,其南境尚未抵近许国。姬胡位于许国东南,与新迁之郑还有相当距离。郑国不可能灭胡。郑、胡因故冲突,郑人用兵袭胡,一度‘取之’而后撤兵,这还是有可能的。”
关于姬姓胡子国活动情况,据《左传·昭公四年》的记载:“夏,楚子、蔡侯、陈侯、郑伯、许男、滕子、顿子、胡子、沈子、小邾子、宋世子佐、淮夷会于申。”“秋七月,楚子、蔡、陈、许男、顿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吴。”这说明胡国为子爵。《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商、于、析、郦、宗胡之地。”《史记集解》说:“徐广曰:‘胡国,今之汝阴’。”《史记索引》说:“宗胡邑名。胡姓之宗,因以名邑。’杜预云:‘汝阴县北有故胡城’。”这里所说的胡姓之宗乃系胡子国灭亡之后,后裔仍以国号为氏。宗邑的人,乃胡国子孙,故宗邑之人姓胡氏。《汉书·地理志》也说:“汝阴,故胡国。汝阴即今安徽阜阳县,胡城即归姓之胡子国,而宗邑乃姬姓胡子国之邑。《史记集解》、《史记索引》及《汉书·地理志》都把河南郾城的姬姓胡国当作安徽阜阳的归姓胡子国,显然搞错了地方,还是以“在豫州郾城”之说为是。西南有胡陵,汉章帝时改为胡阴县,又有胡阳县,都有因胡国人活动的区域而得名。
胡子国既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又邻近强大的楚国,在楚与晋、齐、吴的争霸战争中,正位于军事要冲,迫使它不得不依附楚国。胡子国曾经跟随楚国去攻徐和吴。《左传·昭公十一年》(公元前531年)楚“迁许、胡、沈、道、易、申于荆焉。”当时胡受到吴的威胁,而内迁于楚。公元前519年,吴国攻打楚国,胡子又随楚国抵抗吴国的军队。据《左传·昭公二十三年》记载:吴公子光在战前曾分析形势,说“胡、沈之君幼而狂,陈大夫蔷壮而顽,顿与许、蔡疾楚政,……七国同役不同心,帅贱而不能整,无大威命,楚可败也”。吴国采用了骄兵之计,麻痹楚、陈、胡、蔡、顿、沈、许七国的联军。战斗打响,“吴子以罪人三千,先犯胡、沈与陈,三国争之。”然后,吴王与三军夹攻,三国大败,胡子髡、沈子逞战死,楚军也逃跑了。楚军在回师的途中,顺便并吞了胡国。
《左传·昭公三十年》:楚国“取于城父与胡田以与之。”杜预注:“胡田,胡子之地。”公元前512年,吴国发生政变,吴公子掩馀、烛庸抽投奔楚国。楚国接纳了他们,并赠以土地。可见此时的胡子国的国土已并入楚国之内,并已立为邑,如宗胡邑之类的行政建置。
二、归姓胡子国
《路史·国名记己》记载:“胡子国归姓。归姓,夔出。”又《路史·国名记戊》记载:“盖楚之所立。”这个胡子国为楚国所立豹(右出)国的后代。楚国灭豹(右出)后,将其后代迁于汝阴西北的胡城,即今安徽阜阳。楚国就将豹(右出)的后代转封于此为胡子国。胡氏国子孙就以故国国名归为姓。《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记载:“立胡女敬归之子于野。”杜预注云:“胡,归姓之国。”从胡国女子之名“敬归’,来看,此胡子国当为归姓。
归姓胡子国既为楚国所封,成为楚国的附庸,是理所当然的事。它位于楚国的东北方向,处于楚国与吴国的缓冲地带。这时正当吴王阖闾的强盛时期,吴人经常从淮北进军,西上攻楚。《春秋·定公四年》“公会刘子、晋侯、宋公、蔡侯、卫侯、陈侯、郑伯、许男、莒子、邾子、顿子、胡子、滕子、薛伯、小邾子、齐国夏于召陵,侵楚。”胡子国成为这次攻楚联军之一,是想摆脱楚国而独立。同年11月,吴国联合蔡、唐两国,大败楚国于柏举,攻破了楚都郢城,楚昭王逃到随国。这时候,楚国境内一片混乱。《左传·定公十五年》曰:“吴之入楚也,胡子尽俘楚邑之近胡者。楚既定,胡子豹(右出)又不事楚,曰:‘存亡有命,事楚何为?多取费焉。”’胡子豹(右出)乘吴国军队攻进楚国都城之机,占领楚国邻近胡国的地方。“存亡有命,事楚何为”倒显示出胡子豹(右出)的反抗精神,因为投靠楚的结果,只是增加了大量的开支而已。胡子豹(右出)想独立,可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楚国很快安定下来,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国力。这时吴与越连年交战,分散了侵楚的力量,楚国便获得了机会向那些跟着吴国入侵的小国开刀。公元前495年“楚子灭胡,以胡子豹(右出)归。”归姓的胡子国于是被楚国灭亡了。《通志·氏族略》认为:“胡氏,子爵,其地在今颖州汝阴西二里,胡城是。定公十五年,楚灭之,其后以国为氏。或云胡公封于陈,其后亦为胡氏。”此胡子国系归姓,而非上文所介绍的姬姓胡子国。
不管是姬姓胡子国还是归姓胡子国,两个胡子国都覆亡于楚国之手。按照姓氏形成的一般规则,胡国国君的宗族成员中当有一部分人以国为氏,姓了胡。
改姓为胡
由他姓改从胡姓,是胡姓的又一重要来源。传说东汉的重臣胡广本姓黄或王,他的亲生父母因为贫困而不能养育他,于是将他置于瓮中,投入河里。坐在瓮中的婴儿沿河顺流而下,有一胡姓长者听到婴儿的啼哭声,捞起浮瓮,将孩子抚养成人,这位黄姓的子孙便改从了胡姓。李唐皇家的后裔为胡三公拯救于危急之中,其后发达,遂为明经胡氏。随着少数民族的汉化,归姓胡氏者甚多。最初见于史籍记载的有北魏之纥骨氏取华夏之姓,为胡氏。此外,许多少数民族都有人改姓为胡的。
一、纥骨氏改姓为胡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荡时期,处在中国边境上的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建立了十多个小朝廷,最后由鲜卑拓跋氏统一了中国的北方,建立了北魏政权。大动荡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和文化的大交流,汉文化吸收了周边文化的养分,与此同时少数民族加快了汉化的进程。鲜卑拓跋氏汉化的一项措施就是将部落、氏族改为汉姓,其中纥骨氏改姓为胡。
根据《魏书·序纪》鲜卑拓跋氏乃黄帝少子昌意之后裔,在尧舜时代则有始均。其后一直未同华夏有什么来往。崇尚纯朴,未使用文字,处在以契刻为助记忆的传说时代。至始祖拓跋力微时始有比较详细的纪年。始祖四十二年遣太子至曹魏,时为魏景元二年(公元261年)。《魏书·序纪》记录了北魏始祖以前的十四首领的名字和庙号。说成皇帝拓跋毛“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传了13代,至献皇帝拓跋邻,进行丁一次大规模的社会改革,《魏书·官氏志》说:“初,安帝统国,诸部有九十九姓。至献帝时,七分国人,使诸兄弟各摄领之,乃分其氏。自后兼并他国,各有本部,部中别族为内姓焉。年世稍久,互以改易,兴衰存灭,间有之矣。”献帝是始祖拓跋力微之祖父。其时的七姓为:献帝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次兄为拓跋氏,后改为长孙氏;弟为达奚氏,后改为奚氏;次弟为伊娄氏,后改为伊氏;次弟为丘敦氏,后改为丘氏;次弟为侯氏,后改为亥氏。又命叔父之胤曰乙旃氏,后改为叔孙氏;命疏族为车馄氏,后改为车氏。与帝室之族,形成十姓。有宣武灵皇后胡氏(为司徒胡国珍之女)、孝明皇后胡氏(为灵皇后从兄、冀州刺史胡盛之之女)、《魏书》所见列传有胡方回、胡叟、胡国珍(皆为安定临泾人),《节义列传》中有胡小虎(为河南河阴人)。现在应该回答这一问题:既然纥骨氏改为胡氏,为什么后来又出现了纥骨氏?
如姚薇元《北朝胡姓考》所云:“拓跋氏出自鲜卑西部,其种本杂有丁令(即高车);疑献帝‘七分国人’时,以其长兄摄高车纥骨部,因以为氏。后魏孝文时有永城侯胡泥,传称代人;孝明时有酋长胡琛,据高平。疑皆此族人。”是一种情况。纥骨氏改为骨氏,也是一种情况。而姚氏和《姓解》、《辩证》的作者都忽视了《魏书·官氏志》的另一条重要资料,孝文帝于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发布了一份诏书,规定:“原出朔土,旧为部落大人而自皇始已来有三世官在给事已上、及州刺史、镇压大将、及品登王公者,为姓。若本非大人,而皇始已来职官尚书已上、及品登王公而中间不降官绪,亦为姓。诸部落大人之后,而皇始已来官不及前列,而有三世为中散监已上,外为太守、子都、品登子男者为族。若本非大人而皇始已来三世有令已上、外为副将、子都、太守、品登仡已上者,亦为族。凡此姓族,之支亲与其身有缌麻服已内,微有一二世官者,虽不全充美,亦人姓族。五世已外则各自计之,不蒙宗人之荫也。虽缌麻,而成世官不至姓班,有族官则人族官,无族官则不入姓族之列也。”看来由于纥骨胡氏不甚进取,不符合孝文帝时的姓氏政策,遂逐渐地回复为纥骨氏,或改为骨氏。当然,纥骨胡氏也有可能归宗于安定、中原之胡氏。
二、李昌翼改姓为胡
李唐皇家的后裔为胡三公拯救于危急之中,其后发达,遂为明经胡氏。
当时宣武节度使朱全忠握有重兵,权倾朝野,唐昭宗乾宁四年(公元897年)8月,朱全忠的部下韩建尽将诸王斩尽杀绝于十六宅。不久,已有身孕的淑妃何氏被立为皇后。朱全忠借故岐兵威逼京畿,第二年正月,唐昭宗在朱全忠的胁持之下,无奈起驾迁往洛阳。二月迁都人马来到陕州,因为东都洛阳宫殿的情况尚不清楚,于是滞留于陕州。三月朔日,何后临产,四月,宫阙建造完毕,朱全忠请求发车起驾。皇帝就将太子托付与三公。胡三公临危受命,不顾个人的安危,将太子带回婺源考川。昭宗来到洛阳之后,不久就被朱全忠杀害。唐哀宗天祜元年(公元904年),德王裕等九位皇子也惨遭杀害。李唐宗室仅存哀帝,而李昌翼隐存于外。
李昌翼与义父胡三公来到考川之后,因为义父姓胡,也因为婺源有“十胡九汪”之说,改姓为胡,融于众胡之中,可以掩人耳目。取名为昌翼,也是为了感谢胡三公的覆翼、养育之恩。胡昌翼避乱于考川之后,闭门少出,不愿招人耳目。几年之后,年少的胡昌翼就以天资聪慧闻名遐迩,引起乡人的注目和惊奇。弱冠后的胡昌翼登后唐庄宗同光三年(公元925年)明经科进士,所以后人尊称他为明经公。胡昌翼长大后胡三公将他的真实身世坦言相告,并且出示当初从宫中带出的御衣和宝玩。胡昌翼无意仕途,隐居于乡中,开设书院,传道授业解惑。不久他的身份逐渐被乡人所知,乡人不忌国法,纷纷尊称他为太子。胡昌翼在乡里好善乐施,曾经为了便于乡人出外,而伐木架桥于二十四都朱源溪上,乡人称呼此桥为“太子桥”。南宋时由14世孙胡安国重修,13世孙胡次焱定名为“明经桥”,到了元时,胡昌翼的15世孙胡明善将太子桥由木桥改建为石桥,并邀请当朝尚书汪泽民出席桥的落成典礼,作《明经桥碑记》,立石于桥侧。
三、其他改姓情况
李唐后裔改姓为胡和纥骨氏改姓为胡是改姓为胡的两个突出代表,除此之外,诸如此类的例子举不胜举,我们可以将有关记载分为两种情况:汉族改姓为胡、少数民族改姓为胡。
1、汉族改姓为胡
据《楚国先贤传》所载,楚时有胡广,本姓黄或王,后改姓为胡。
《繁昌县志》第三章人口第三节婚姻家庭记载:“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朱元璋诛杀大将蓝玉,其子蓝春、蓝斌为避灭族之灾,偷渡至今新港镇磕里村,改姓‘胡’,并世世相沿‘生姓胡,死姓蓝’的习俗,至今不更,有墓碑为证。”
《麻阳县志》第一章人口发展第五节姓氏转引本县《胡氏族谱》所说:“鲁项公之孙,曰公孙。项公为楚考烈王所灭。后,秦并楚,刑逐人秦。秦以祖为胡喜之官,后世子孙以官为姓。传三十世代后,祖胡受,居江西黄州府黄岗县龙叫湾,官居总兵之职。奉旨南征荆楚后,营居贵州清浪卫。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拔军屯辰溪永安庄。明永乐二年,胡姓徙人麻阳县湖池。”
据瑞金《孔胡氏族谱》所载,始迁祖孔从周,世居山东曲阜。孔从周父昭祖仕元为江西儒学提举,于是他随父来到江西,迁居瑞金。孔从周子孔福志,不乐仕进,为逃避当道征辟,乃易姓为胡。谱名孔胡氏,盖不忘本始也。
2、少数民族改姓为胡
似乎是因为古时称呼少数民族为胡,少数民族改姓为胡的例子不胜枚举。现罗列如下:
据《周书·李远传》所载,敕勒(高车今宁夏,内蒙一带)族有胡姓,五代后周胡琮是也;匈奴人姓;金人完颜氏也有胡姓者,如胡十门初为完颜胡十门,久之则竟称胡十门;清满洲人姓,世居三韩、辽阳、沈阳等地;又清满洲八旗库雅拉氏、瑚佳氏、瑚尔佳氏等后来均改为胡姓;今满族姓;景颇族姓勒排氏,汉姓为胡;赫哲族马林卡“哈拉”所改,“马林卡”汉意为虎,本氏族名,虎图腾。达斡尔族华拉斯哈拉所属华力提莫尼,汉姓为胡;土族苏胡氏,汉姓为胡;锡伯族胡西哈里氏,汉姓为胡;普米族穷扛尼氏,相累氏,汉姓为胡;傈僳族莫比时氏,汉姓为胡;佤族仲瑙氏、曼堪布氏等均汉姓为胡;壮族姓,唐宋时岭南壮族先民以部族旗帜颜色为姓,因黑色得姓为乌,音译为胡;回族姓;黎族姓;侗族姓;瑶族姓;彝族姓;苗族姓;蒙古族姓;畲族姓;东乡族姓;土家族姓;台湾土著姓。
[ 此贴被南山在2008-03-12 16:21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