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991阅读
  • 6回复

湖北宗亲胡杰在日本参加地震救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1-03-20
湖北宗亲胡杰13日赴日本参加地震救援

2011-3-14 8:25:00   三峡新闻网—三峡晚报       点击评论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http://news.sxxw.net/html/20113/14/267305.shtml

    三峡新闻网消息 (三峡晚报) 紧急赴日的中国国际救援队15名队员中,有一名湖北老乡胡杰!昨日下午,本报记者几经辗转终于联系上胡杰本人,当时他正在日本东京羽田机场,即将搭乘日本的直升机,飞赴灾情较重的岩手县大船渡市,展开人道主义救援。


胡杰
    

湖北老乡打回电话
    昨日下午4时01分,本报记者突然接到号码为“+01901203”的国际长途:
    “喂,你好!谁找我?有事吗?我现在用的是海事卫星电话……”
    “我是湖北的记者,以你们为自豪,现在你们抵达灾区没有?”
    “我们还在日本的一处机场,即将搭乘直升机赶赴重灾区,展开人道主义救援。”
    “你以什么身份过去的?”
    “我在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担任教官,现在的身份是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作为地震救援领域专家支援日本救灾。”
    “你参加过哪些救援行动?”
    “印尼海啸、汶川地震、海地地震……我都去过。”
    “老家在湖北哪里?”
    “荆州石首××镇。”
    ……
    海事卫星电话的信号不太稳定,在胡杰告知他本人的手机号码后,通话突然中断,再也联系不上。

救援队抵达救援地
    昨天上午8时15分,中国国际救援队搭乘国航包机从首都机场出发,于北京时间11时20分(当地时间12时20分)抵达日本东京羽田国际机场。
    此次紧急赴日的中国国际救援队,由15名经验丰富救援人员组成,中国地震局应急救援司副司长尹光辉任领队,包括7名专业救援人员、2名医生及其他几名地震救援专家。
    昨日下午,本报记者通过短信分别与领队尹光辉、队长陈庆开取得联系。此时,他们已与日本地震应急部门取得联系,服从其安排在机场待命,随后投入到救援工作中。
    下午3时45分,尹光辉回复:“预计今晚到达岩手县大船渡市救援。”十分钟后,陈庆开的回复令人惊喜和自豪:“救援队中,有一名湖北籍队员。”

    很快,这名湖北老乡就通过海事卫星电话联系上本报记者电话,通过电话才知道,他叫胡杰,29岁,荆州石首人。
    据可靠消息,中国国际救援队已经抵达指定救援地点——岩手县大船渡市,由于当地通讯中断,截至昨晚深夜,本报记者未能联系上尹光辉、陈庆开及胡杰。

    救援地离震源地最近
    领队尹光辉介绍:此次救援队一共携带了4吨救援物资赴日,其中大多是生命探测仪等搜救设备,还有各种破拆设备、海事卫星电话和应急药品等。
    此外,由于福岛县核电站发生爆炸放射性物质泄漏,为了应对可能存在的核辐射威胁,救援队伍携带了包括核辐射检测仪等与核污染有关的防护设备。
    在飞机上,救援队开了动员会,尹光辉和陈庆开分别介绍此次日本地震的详细情况及特点,为每位队员分配搜救、破拆、医疗、后勤保障、外联等各种职责,并成立临时党支部。
    据了解,岩手县大船渡市距离此次大地震的震源地最近,该市的松崎町已经被海啸全部摧毁,整个城镇不复存在。同时,该市的三陆町也有相当一部分房屋被海啸卷走。

本报记者汪洋


 三峡新闻网消息 (三峡晚报) (记者汪洋)昨日傍晚,远在广东东莞打工的胡云安接到儿子胡杰打回的电话。

    胡云安本是朱家渡小学的一名教师,学校撤并后退了下来,在家里闲不住,于是去了东莞,在一家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当守大门。胡云安说,傍晚6点半左右,他突然接到儿子从日本打回的电话,“用海事卫星电话打回的,只说了两分钟,他报了个平安,并介绍了现在的具体方位。救援队驻扎的营地,在当地一所中学的操场。”在电话里,胡云安嘱咐儿子想方设法多救人。胡云安说:儿子能成为中国救援队15名救援队员之一,这不仅是他的骄傲,也是湖北的骄傲。


胡杰最擅长搜索定位幸存者(图)
2011-03-20 02:11:00 来源: 长江日报(武汉)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本报讯(记者李俊)昨日,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微博管理员给本报记者传来一张胡杰的照片。照片上,胡杰刚从一座废墟中爬出来,他在这所房子喷上一个cisar,然后画上V字并在上面划出一条长线。cisar(China Internatioinal Search and Rescue Team)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英文缩写,而横线则表示,此房屋已排查但已无生命迹象(见上图)。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胡杰谈及救援充满自信:“我在救援队多次经历一些救援现场,主要对现场的搜索定位幸存者比较擅长,加上平常的工作是做救援培训,还善于将这些技能传授给其他专业队员。”


  胡杰19岁当兵入伍,如今从事地震救援工作已是10个年头,每次救援都是现场的“先锋兵”。战友们称他是地震救援战线上一名年轻的老兵。

  10年来,胡杰多次前往国内外地震现场实施救援行动,在印度洋海啸、印尼日惹地震、汶川地震、海地地震发生后,胡杰和队友第一时间赶到灾难现场,实施救援。

  在汶川地震期间,他辗转多个救援现场,在灾区连续工作20多天,冒着余震等危险,随队共营救出49名幸存者。海地地震期间,他与队友日夜奋战72小时,成功搜救出8名维和烈士。目前,他担任着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教官,作为地震救援领域专家,本次被选中参加中国国际救援队支援日本救灾。

  作者:李俊
(本文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
[ 此贴被南山在2011-03-21 07:02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1-03-20
好样的,胡杰,为胡氏宗亲争光!我们为胡杰骄傲!
[ 此贴被南山在2011-03-20 22:24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1-03-20
日本学友会会长胡昂:日本最大华人社团的应急之道
日本学友会会长胡昂:日本最大华人社团的应急之道
2011年03月15日 01:43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字体:大 中 小】 网友评论
http://finance.jrj.com.cn/people/2011/03/1501439447385-1.shtml

  3月14日,挂在中国驻日大使馆网站上的“在日中国留学人员平安信息”不定时地更新着,东北大学:余倩,清华大学:胡永杰。每个出现的名字都代表着一个平安的讯号。截至发稿时,已经有超过100名在日中国留学人员通过这个网页向国内亲人报平安。

  但仍有不少中国人尚未和大使馆取得联系。最新一份平安信息在结尾处列出13人的姓名,他们中大多来自靠近地震灾区的东北大学。“以下同学,你们的家人正在焦急等待你们的消息,请见到此消息,或者知道以下人员下落的人立即与我们取得联系。”网页上写道。

  全日本中国留学人员友好联谊会组织了在日中国留学生上网报平安,该协会是日本最大的华人团体。它们在震后两小时就启动Ⅱ级应急响应。地震发生后,这个民间协会在联络中国留日学生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3月13日,其会长胡昂向记者提供了一份名单:大东京圈范围及周边地区近50个学校学友会发来信息显示这些学校的中国留学人员已经确认没有伤亡情况。

  在受灾严重地区,学友会已联络到仙台地区学友会和福岛大学学友会。而其他在东北大学的近600人仍无法联系上。

  他乐观期待,中国留学生没有伤亡:“在临海区域,学生租住民房的情况很少见。而仙台东北大学等地的地势较高,地震发生时,大多数留学人员都在学校宿舍或者教学楼里,比较安全。”

  “应急系统委员会”

  当地时间3月11日下午2点多,东京大学建筑系博士胡昂正在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8楼上班。自从两年前担任全日本学友会会长后,他的工作紧凑了不少。

  这幢1996年建成的大楼,本身就是建筑抗震的实验品:建筑底层部位有类似“滑轮”构造,能够最大限度消能。

  2:45左右,预警声大作,提示还有34秒将有地震来临,烈度3级。

  可是,随后的晃动绝对超过了3级,主震后,胡昂第一时间想到了学友会。

  由于网络中断,2小时后,全日本学友会的Ⅱ级应急响应启动。

  学友会向各地分会通知尽快确认中国留学生安全,同时公布的还有紧急联络电话0081-80-6809-7666。

  按照响应机制,胡昂开始拨打东北地区各级分会会长的电话,无奈通讯中断。

  他立即改用邮件,通知各级学委会会长召开紧急会议,并直接和大使馆取得联系。

  200多个二、三级学友会中,都有自己的应急系统委员会,是专门为了突发灾难和事故后的信息通报及善后工作而建立的,一般各地的会长也是应急系统的联络人。

  “地震发生后,我们每天凌晨三四点统计各地学友会的信息。”他声音沙哑,“重灾区通讯全面中断,我们只能等待。”

  晚上19点多,应急网页(http://www.8681.biz/joomla/zh/2011311-.htmlfid=4)上线。

  21点,全日本学友会设立311大地震紧急联络邮件组,由总会和部分地区学友会会长、副会长等10多个人组成。

  “每次突发应急都要建立紧急联络邮件组,这是应急系统的一部分。”胡昂说。

  23点,他请人起草《全日本学友会致日本地震灾区中国留学生慰问电》。

  12日凌晨2:08,《慰问电》通过电子邮件向各分会和媒体发送。

  3点,胡昂和同事们开始整理各地分会统计来的信息。

  10点,按照前一天的邮件通知,他和东京地区的会长们去大使馆教育处开了紧急会议。

  胡昂表示,在日本的中国留学人员共有11万左右,其中5万-6万在东京圈,3万以上在关西圈,1万-2万在北部。

  他估计,目前可以确认安全的中国留学生,超过3万人。

  不过,他最担心的是2万多语言学校学生,他们大多在19-20岁左右。由于学制不稳定,这些学生分散在日本各地,流动性大,学友会目前还没有在其中建立基层组织。

  “目前我们能做的就是紧急信息沟通:一是紧急联络电话信息统计,二是网络平台滚动直播东北地区研修生的安全情况。”他说。

日常应急训练机制

  胡昂告诉记者,在这里的中国留学生,都和当地人一样有参加一年两次的防灾演习机会。

  而全日本学友会组织撰写的《日本留学生应急手册》,几乎是每个会员都会认真阅读的小册子。

  全日本学友会,由日本全境十几个分会组成,各地分会由各大学分会组成,共有二级和三级分会200多个,会员总数超过5万人,主要是中国留学生、访问学者、研究人员以及已经毕业的留学人员。

  这些只是学友会日常应急训练的一小部分。

  记者在学友会主页上看到,这套完整的应急系统是五级响应,从全日本、各地区、各县、各大学学友会到留学生个人。

  按系统规定,此次日本东北岸9级大地震,被归为较大突发事件(Ⅱ级),需要学友会配合大使馆或领事馆组织、协调、联络东北地区的各级分会,进行应急处置。

  在必要的时候,全日本学友会会号召在日全体中国留学人员以各种方式声援配合救灾和募捐。

  胡昂说:“应急系统经历了若干次突发事故的考验,工作人员对其运作谙熟于心。”

  记者注意到,和某些纸上谈兵的应急预案相比,这个系统的细节规定执行力很强。

  比如,系统规定了通讯方式的优先级别、各级学友会应急系统委员会的报告流程、与大使馆的沟通方式等,并规定系统的有效性,到次生和衍生危害结束为止。

  “学友会1992年成立后,我们参考日本国家和各类团体应急系统,建立应急系统。这次地震,也是对这个系统的考验。”他说。

  胡昂这两天的工作看似枯燥:和各级学友会沟通、开会、和使馆联系、统计并发布信息、接受媒体采访……他表示,应急系统是否有效,在于所有人是否能按部就班地做事。

  “信息沟通加上募捐,这是现在能做的全部事情。除此之外我们做什么都是添乱。”胡昂经历过2008年都江堰救灾,他对于志愿者的无序工作印象深刻。

  日本自卫队和国际救援队赶往灾区时,胡昂守在电脑和电话前:“日本的应急救援体系值得信赖,我相信我们正在做最正确的事情。”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1-03-20
咸安人胡勇亲历日本强震惊魂一刻
咸安人胡勇亲历日本强震惊魂一刻
http://www.xnnews.com.cn/news/624JI6CB0H2HGI2/2011315/113158359IA047H9F08C5K3A3GAB6.html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11-03-15
稿件上传:liuhuafang
  本网讯  “地震当时,我们正在办公室忙手头的工作,大家只是觉得这次地震比较强烈,但真没想到后果会这么严重……”日本仙台大地震后第二日,记者辗转联系上远在日本神奈川县横滨市港北区一处公寓里的胡勇时,他仍然心有余悸。

  24岁的胡勇家住咸安区永安办事处鱼池堤附近,大学毕业后就职于福建某中日合资公司,2010年1月被公司派驻日本。胡勇说,当日下午大概14时46分左右,正在办公室的他突然感觉楼房剧烈颤抖,由于在日期间遇到小规模地震较多,不以为然的胡勇起先没在意,随即感觉这次震动感特别强烈,整个3楼办公室200多名员工都停下手头的事情,纷纷试图了解发生了什么事。

  胡勇说,地震后很快响起警报,办公大楼水电全部关停,电梯停止使用,大家沿着楼梯有序撤退到楼下空地。由于他所在的神奈川县距离震中仙台有约400公里,所以遭受影响不算严重。地震后不久公司就下达通知宣布即刻放假,所有员工返回居住地。胡勇说,日本是个地震多发国家,建筑抗震能力普遍较强,所以自己住在公寓里并不感觉到害怕。虽然地震影响很大,但是当地秩序井然,物价比较稳定,生活没有受到影响。

  海啸冲走汽车,核电站发生事故,受灾的日本人民……通过新闻,日本地震的画面让胡勇非常震惊。虽然地震后的神奈川看起来平静,但胡勇感受周围日本同事和朋友们心中的压抑,“灾难前,人们的笑脸都消失了”,虽然日本经常有地震,但这次地震给日本人心灵带来的冲击显而易见。

  记者采访时,胡勇在QQ上说,房子刚刚又抖动了几下,估计是余震了。胡勇还告诉记者,2008年汶川地震时,自己在成都念大学,也经历了那场可怕的地震,震后还参与了志愿者活动,为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胡勇说,爸爸妈妈很担心自己,这两天他每天都会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妈妈在家里几乎守着电视看日本地震的新闻。最近两日,胡勇每天主要在公寓里上网,了解地震消息,并不断接到国内朋友的问候电话,让他心里觉得很温暖。胡勇说,公司中国籍员工不多,湖北籍的就只有他一个,但是大家平时都很团结,这几天都常聚在一起。采访之余,胡勇表示,也希望借本报给家人亲友报个平安,让大家不必为他担心。(记者  程昌宗)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1-03-20
中国驻札幌总领事胡胜才看望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
中国驻札幌总领事胡胜才看望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3月16日   来源:新华社
http://www.gov.cn/jrzg/2011-03/16/content_1825571.htm
  
    新华社日本大船渡3月15日电 中国驻札幌总领事馆总领事胡胜才15日傍晚来到岩手县大船渡市中国国际救援队驻地,代表中国驻日本大使、公使等看望救援队员,并表示中国使领馆一定为救援队做好后方服务。

    胡胜才说,中国驻日使领馆正克服各种困难,想方设法搜集掌握我在日人员受灾情况。他说:“我刚刚看望了30多位在岩手的中国女留学生。看到祖国的亲人,她们忍不住哭了起来。我们正在重点考虑帮助中国留学生等中国公民撤离危险地区。”

    中国国际救援队领队尹光辉说,尽管目前水和食物都不充足,但救援队一定努力圆满完成任务。

    中国国际救援队14日正式展开在大船渡市的救援行动。但受不断发生的余震以及海啸预警等影响,救援行动一度中断。15日,救援队继续在当地开展搜救行动,在一处损毁的房屋内找到了一具遇难者遗体。

    根据日本警察厅发布的消息,截至当地时间15日20时,11日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造成3373人死亡,6746人失踪。岩手县大船渡市是此次地震海啸灾难的重灾区之一。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1-03-21
中国的自豪,湖北的骄傲,胡氏的荣光。
相互学习.真诚探讨,互位交流.缘情永在。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1-03-21
顶一个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