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7839阅读
  • 9回复

胡YAO邦与胡铨同祖----曾思政、胡绳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8-07-03
胡耀邦与胡铨同祖

原载:吉安胡铨研究会简报(1)期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7186
 
吉郡——吉安,山川秀丽,风光旖旎,赣水滋润大地,哺育了多少俊才英豪。人杰地灵的吉安,古代出过欧阳修、杨万里、胡铨、周必大、文天祥、解缙、胡广等名垂青史的人物,在现代,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刘少奇其祖籍也是在吉安,这已被史学家确认了的。在胡氏宗亲溯源联谊,编修胡氏族谱时,有关胡耀邦同志的祖籍问题也成了热点议题。关于胡耀邦的祖籍问题,近期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从这些史料记载看,胡耀邦的祖籍在江西吉安无疑,同居华林胡氏,且与南宗名臣胡铨同祖——胡氏始祖满公第80世孙,华林胡氏始祖藩公第24世孙珰公的后裔。

据胡耀邦家乡1994年十二届续修的安定胡氏谱所载:“元凤五子仲雅,字维常,号东明,国子监主簿任吉水令,徙居燕山(现吉水县葛山乡水口村),配王氏,继配涂氏,合葬古塘(现吉安县富滩乡古塘村),寅山申向。生子二,用先、用方”。又据该谱卷首“(五)迹发华林,支分浯水”所叙:“仲雅公任国子监主簿,官吉水令。长子用先随父任居庐陵(今吉安市)之燕山,累中乡进士,官授岳州巴陵县令,升授福建邵武府同知衔,绍兴二年(公元一一三二年)卒于任,子汪载柩归,道经乐安浯塘(今江西省乐安县龚坊乡浯塘村),彐冻日久,权厝枫山寺,结庐墓左三载,定居于此,聚族于斯,始为浯塘始祖,传二十三代,历经南宋,明二朝,历时四三六年。致中公举进士,历大理寺评事,相延子孙,振兴家声而绍宗功伟绩。后徙居异地者,有萍乡、浏阳数支、贵州崇仁一支、新淦塘穆一支、东边竹园一支、崇仁九都一支……”。另据民国35年(1946)联修的《吉郡芗城胡氏宗谱》中载:所有胡氏均是满公的后裔,即满公是胡姓的一世祖。满公传至80世孙珰公生令严(质)、令贇二子,81世令严(质)生元凤、元麟,82世元凤生仲雅等兄弟,仲雅即胡耀邦上37世祖;令贇生邺、权、遇、吉4兄弟,82世邺生公霸,83世公霸徙居芗城(青原区值夏),公霸传至第9世即胡铨。从几处老谱可推断胡铨是满公91世,胡耀邦是满公119世。

从以上安定胡氏和吉郡芗城族谱所载,可清晰地理出胡耀邦先祖在江西几地迁徙后再徙居湖南浏阳的线路图。胡耀邦的62世先祖藩公开基创业自江西华林(今高安市华林镇)后,在江西境内四处迁徙,唐末一位叫胡元凤的迁至古塘(今青原区富滩镇龙塘)一带居住,兴旺发达,其七个儿子个个有出息,其中三子胡仲华于北宋端拱二年已丑(989年)中进士,官至宁远县令,继改任大理寺卿。四子胡仲容北宋雍熙三年丙戍(986年)中进士,特授秘书省校书郎,转大理评事。五子胡仲雅字维常,号东明,任国子监主簿任吉水县令,而徙居燕山,燕山即现在吉水县文峰镇葛山水口村,葛山乡已撤,已无胡姓人居住。胡仲雅卒后和原配王氏,继配涂氏合葬在原居住地古塘村。古塘村于1985年经省民政厅批准已改为龙塘村,龙塘因与原吉安县值夏镇一小江之隔,是安定胡氏谱误吉水县为吉安县,富滩乡自1999年撤乡设镇,并于2000年从吉水县划归新设立的青原区所辖,所以吉安县富滩乡古塘村就是现在的吉安市青原区富滩镇龙塘村。胡仲雅生有二子,即长子用先,次子用方。长子用先随父徙燕山居住。用先受父影响,刻苦上进,累中乡进士后,曾授岳州巴陵县令,不久升授福建省邵武府同知衔。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实为1034年,胡用先卒于任上,其子胡汪与叔叔用方载灵柩归葬古塘,落叶归根,结果路过浯塘冰天雪地,久冻不晴,难以启程,胡汪及家人只好将用先暂时浅葬路边的枫山寺,计划待三年之后再回葬古塘。当时就在用先墓左边搭了棚子守孝三年。可不久,胡汪等胡氏族人认为浯塘是土沃物丰的风水宝地,是个理想的繁衍生息之处,便打消了改葬用先的念头,定居于此。这样,胡汪成了浯塘的肇基祖。这一住就23代,经历了南宋、元、明三朝,共436年。到明隆庆二年戊辰(1568年),致中公举进士,出任大理寺评事。由于子孙绳绳繁衍,人丁兴旺,家声大振,逐成为远近一大望族。树大分枝,人多分烟, 30多岁的胡允钦便携家眷迁徙萍乡上栗桐木镇创业,此时前妻姚氏已故,仍葬浯塘,允钦到桐木后认识了浏阳女子吕氏,便迁到浏阳中和乡西岭居住,遂成为浏阳胡氏始祖,允钦公就是胡耀邦的上12世祖。允钦是汪公的第25代孙,汪公是用先子,用先是仲雅长子,出生于今青原区富滩镇龙塘村,仲雅夫妇合葬于此,由此推算胡耀邦系仲雅公36代子孙,按照人口学推莫,其时间与世数基本吻合。因此胡耀邦先祖曾居吉安,后迁乐安,再定居湖南浏阳,与南宗名臣胡铨同一先祖。

南宗名臣,被誉为“江西脖子最硬的人”胡铨,和曾任党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一先祖,是满公传至80世孙珰公的后裔,83世孙公霸与仲雅是珰公的曾孙,他们及后裔均在吉郡(吉安)一带居住过。其源流概图如下:
   
注:以上史料来自于胡耀邦家乡1994年十二届续修的《安定胡氏族谱》和值夏大前民国35年(1946年)联修的《吉郡芗城胡氏族谱》                                (曾思政、胡绳荣)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8-07-03
1、“令贇生邺、权、遇、吉4兄弟,82世邺生公霸,83世公霸徙居芗城(青原区值夏),公霸传至第9世即胡铨。从几处老谱可推断胡铨是满公91世,胡耀邦是满公119世”。这里的令赟和赟是否同一人?赟生邺、权、遇、吉是很多老谱的记载,那么令贇生邺、权、遇、吉是否有老谱的依据呢?
2、按谱赟是忠献公的后代,令赟是清献公的后代,但事实是什么值得我们去探讨。
3、如果耀邦属当公的后裔,铨公属公霸的后裔,那么令贇生邺、权、遇、吉就缺乏家谱上的依据,值得去探讨。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8-07-04
该文观点新颖。征得作者同意,在宗亲网论坛发表,欢迎争鸣讨论。南山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8-07-05
我是胡忠简。《胡铨公》是我这族的祖先,我家的族谱也有记载,我是广东龙川上坪镇营上村胡屋《善庆堂》QQ联系478440345。胡伟泉。堂号《安定堂》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8-07-06
有关胡耀邦祖籍世系讨论资料,请在胡氏宗亲网以下地址查看:

http://www.hszqw.com.cn/bencandy.php?fid=19&id=794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9-06-24
求助胡绳荣的联系电话!望请知道的回复为感!!!!!!
急需!



              积善堂 无为濡湏胡氏:胡志忠敬上
安定郡 积善堂 安徽无为濡湏胡氏 电话:13956673139     QQ:82725088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9-06-25
已用短消息回复你。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9-06-25
总版主,我认为续家谱的核心就是要搞清楚每个人的根和脉。就应向理顺安国公后人那样去,理顺每个胡氏宗亲的根和脉。现在安国公的后裔搞的差不多了,再把安定公的后裔查清理顺,总之先按条条理顺,再后满公的后裔一就一一全能寻根认祖了,一就实现胡氏宗亲网的最终目的。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9-06-25
华林的大成谱里面的珰公的后裔中没有霸公的记载。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9-06-26
将霸公接入华林胡氏珰公--令贇之后,是华林霸公源流的观点之一,主要反映在吉安胡氏族谱中。据介绍,有人看到过元朝时期的谱(序?),上面就是这样记载的,但目前还不能确认。

琼芬说的对,华林的大成谱里面的珰公的后裔中没有霸公的记载。从年代上推算,也不符合。

我在吉安时曾建议,尽快举行一次江西霸公支系源流研讨座谈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吉安地区胡氏修谱,人丁谱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但这个霸公源流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上面文章中的观点依据,就是这本1946年所修的《吉郡芗城胡氏族谱》,1995年所修的《芗城胡氏族谱》上也是如此记载。

注意到2006年所修的《庐陵芗城胡氏宗谱》第二卷“世系总图”中,避开了霸公以上世系的疑问,族源自霸公始。

我在前往吉安调查的旅途中,再次仔细研读以下朱熹所作序言,发现有这样的段落发人深思:“谱者,谱其所可知,不谱其所未知。”后面他又写到:“故宏父据宗支图,断自霸公为始,斯即其所可知者。”是不是可以认为,在宏父时代,就存在霸公源流疑问,无法确定源流,所以才“断自霸公为始”。既然朱熹认为“谱其所可知,不谱其所未知。”那序文中关键一句“芗城出于金陵,始于华林也。”依据是什么呢?这难道不是前后矛盾吗?我在吉安看了大量的同宗分支谱,无一例外地将这朱熹这篇序文载入其中,但是文字不尽相同。湖南新化有一位老先生,他曾经说过,“朱熹(胡安国父子的学生)在公元1190年(宋绍熙庚戌年)给我们胡氏族谱写了篇序言,短短六百来字,后来几经重刊,已经面目全非。由此可见,照抄一篇现成的有份量的短文,也要有学问,有水平。”请注意他所说的面目全非。现在需要重点研究早期有关霸公的历史资料,结合这些史料记载,对各式各样的族谱记载考证辨析、去伪存真,工作才刚刚开始,有些结论还是不要下得太早。

南山 2009.06.26
[ 此贴被南山在2009-06-26 06:41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