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来源:胡氏宗亲网 | 编辑:南山
| 时间:2007-02-23 16:02:32 ]
|
胡安国
摘自:http://zhummzyking.bokee.com/viewdiary.12636155.html
胡安国:(公元1074~1138年),字康侯,建宁崇安人(今福建崇安)。著名宋朝经学家。
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进士。
胡安国十五岁到州学就读。一天州学前演出大戏,州学学生都弃学外出看热闹,仅胡安国一人安心诵读,州学老师非常感动,赏赠他纸笔佳砚。
两年后,胡安国进入太学学习。先徙居潭州城南,曾任湖南学事。因推荐王绘、邓璋等人被解职。宋太观四年(公元1110年)复职。
宋宣和初任江东路学事。宋宣和末官至尚书起居郎。宋钦宗时出任通州(今江苏南通)知事。宋钦宗召其为给事中,写出《时政论》二十一篇,因论及旧相被解职。
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进宝文阁直学士。逝世后得谥号“文定先生”。
胡安国一生以圣人为目标,潜心研究《春秋》,与次子胡宏共同开创“湖湘学派”。著作有《春秋传》、《资治通鉴举要补遣》一百卷及其它文集。
湖湘学派正式形成于南宋胡安国、胡宏父子手下。
北宋末年,黄河流域战争频频,中原士人纷纷南下,给长江流域的文化兴盛创造了机遇。胡安国也于南宋建炎年间(公元1127~1130年)率家人、弟子从荆门来到湖南,在潭州湘潭建碧泉书院,“前后居潭三十余载”。然后又在衡山山麓办文定书院,以讲学撰述为业,除自己的子侄胡寅、胡宏、胡宪等外,还吸引了众多湖湘士子前来就学。其中仅长沙人就有治《春秋》和《资治通鉴》的谭知礼、以孝友信义著称的黎明等,从而开始奠定了一个在中国古代学术史上具有特殊地位的理学派别——湖湘学派。1138年(绍兴八年)春,胡安国在湖南逝世,葬于湘潭阴山。他的传世著作有《春秋传》、《资治通鉴举要补遗》等。其中《春秋传》是他以毕生精力纂修而成,成为元明两朝科举取士的经义定本,也是湖湘学派的代表著作。
胡宏是胡安国的次子,字仁仲,因长期寓居湖南衡山五峰下,人们称他为五峰先生。胡宏从小就在父亲胡安国的督导下研习经学,尤其服膺二程理学。他年仅十五岁时就撰写了《论语学》和《程子雅言·序》,认为二程继承了孔孟之学的真传。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二十岁的胡宏进入太学,师从程门四大弟子之一的杨龟山,成为二程的再传弟子。金兵南侵时,他和父兄一起迁居潭州,创办碧泉等书院,并曾到宁乡灵峰书院(今宁乡县朱良桥乡灵峰山)讲学。胡安国逝世后,胡宏独立治学,他以振兴道学,醇化风俗为己任,表示“道学衰微,风教大颓,吾徒当以死目担”,写成了《知言》、《皇王大纪》等著作。其中,《知言》是胡宏的代表作,内容包括哲学、政治、伦理、教育等各个方面,被湖湘学派奉为经典,是传授师说的重要范本。当时,一批批志学求道的青年纷纷来到衡山追随胡宏研经读史。至此,在思想体系和人才群体上完全奠定了湖湘学派作为南宋一个重要理学派别的基础。因此,后人评价胡宏“卒开湖湘之学统”。在他教授的学生中,张栻、彪居正、吴翌、赵师孟等后来都是著名学者和湖湘学派的砥柱人物,尤其是张栻,更成为湖湘学派的一代宗师。
太凡一个著名的学派都有一定的学术风尚,宋代湖湘学派也不例外。其学风主要有:
首先是尊奉理学。湖湘学派主要人物的学术思想,都直接渊源于宋代程朱理学的开创者程颐、程颖。胡安国认为自己的学问主要来自二程,胡宏以二程的“私淑弟子”自居。张栻也称二程为“圣学渊源”,学术“亦出程氏”,并请朱熹前来长沙会讲,此后湖南士人一直与朱熹保持着密切的学术联系。张栻去世后,他的学生许多改从了朱熹。朱熹在就任湖南安抚使期间,又致力于振兴岳麓书院,经常和生徒讲论问答。于是,程朱理学在湖湘占据了学术的主导地位。虽然以后也有心学、农学渗入湖南,但这一主导地位始终没有动摇过。
其次是重经世务实。宋代的许多理学家都有空谈心性,不究实用的倾向。湖湘学派虽然也是理拿中的一派,却自创立之初就反对“腐儒”学风;主张“通晓时务”,“留心经济”。胡宏提倡实际生产劳作,提倡学者不妨锄锄地种种菜;张栻认为君子之学,最重要的就是一一“实”字,除经史之外,还必须致力于兵、农等经世实学,在他自己的著作中对这类知识就多有涉及。由此,在知行关系上,湖湘学派阐述“知行互发”,特别注重“行”的作用,强调“践履”,即实践,认为“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因为湖湘学派重视务实,所以后人评价他们都是有用之才,而非“迂谈道学者”。
湖湘学派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不存门户之见,抱兼容并蓄态度,对与程朱理学不同的陆九渊心学派、陈亮事功学派并不一概否定,而是互为取舍。如胡宏、张栻等人提出的“性,天下之大本也”的性本体论体系,就兼容了二程的理本论与陆九渊的心本论。
中国是由许多区域构成的,而一定区域内某些极具特色的传统学风,往往会积淀为若干文化基因,它们绵延流传,对该区域的历史文化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宋代以长沙为中心的湖湘学派,是湖南文化史上规模最大的一个学者群体,它那尊程朱理学、重经世务实和包容众家之在等特定学风,衍化成湖湘文化基因,氤氲于三湘四水之间,历千百年而不竭。从魏源、曾国藩、谭嗣同、黄兴到杨昌济、毛泽东;自嘉道湖南经世致用派、咸同湘军集团、戊戌维新群体、辛亥革命志士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身上,都或明或隐,或多或少地闪现出这些传统文化基因的影响,因而湖湘学派对近代湖湘文化演变所起的作用是极为深远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