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来源:胡氏宗亲网 | 编辑:南山
| 时间:2007-07-06 16:42:40 ]
|
胡瑗生平及其教育生涯的考述 张树俊
转自:http://www.tznet.cn/blog/user1/57/archives/2007/1792.html
本文未经原作者同意转载,如有异议请联系:QQ114412749 hxy123@sbc-mcc.com [摘要]胡瑗世居陕西安定、出生于泰州。一生与教育结缘,设教二十余年,其主要教学之处,一是在苏州和湖州,创立了著名的“苏湖教法”,二是在开封,除奉命制作乐器及从政外,主要是掌管太学。胡瑗博闻强志,多才多艺,在世事纷杂、生活清贫、教学艰辛的环境中,大胆进行教育改革,为培养了一大批治国人才。在中国的历史上,多少文人志士为胡瑗思想所感染、被胡瑗的精神所感动,写下了众多的诗歌赞语。胡瑗的一生是教育的一生,也是光辉的一生,他为社会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财富。 关键词:生平 教育生活 祭祀 颂歌 [中图分类号]F [文献标识码]KH [文章编号]ISSN1004-9207(2007)01-0122-06 泰州历史上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他就是被古人尊为上儒胡子的理学先驱、宋代著名教育家胡瑗。长期以来,由于人们习惯于用“阶级分析”的眼光看待胡瑗,故而他的理学思想和教育思想一直不为大多数人所重视。其实,如果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抛开极左的思维方式,冷静地研究一下胡瑗就会发现胡瑗对理学的产生、发展以及教育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一、世居安定、诞于泰州 胡瑗的祖籍在陕西安定,他本人为泰州人,这已经形成共识。但由于历史上行政区划的多次演变,历史记载以及学者们对胡瑗的具体出生地也就说法不一。关于胡瑗的出生历史上主要有三种说法: 一说胡瑗为泰州海陵人。胡鸣盛先生研究认为:“安定先生姓胡氏,世居安定。远祖询,为唐兵部尚书。曾祖韬,蜀陵州刺史,蜀平,归京师,终卫尉卿。祖修已,泰州司寇参军,卒葬海陵。父讷,博学善属文,吕夷简尝荐其书备修国史,官至宁海军节度推官。卒,赠太子中允。母隋氏赠京兆县太君。先生名瑗,字翼之。生于泰州官舍,海陵乃先生故址,称之为安定先生者,溯其源也。”[1]《中外教育家小传》说:“胡瑗生于淮南东路泰州海陵(今江苏泰州市)。”《吴县志.府学》载:“胡瑗江苏海陵人,字翼之,世称安定先生,以经术教授吴中。”北京师范大学毛礼锐、瞿菊农、邵鹤亭编《中国教育史》说:“胡瑗生于江苏泰州,原来是陕西安定人。”《二十五史新编.北宋史》载:“胡瑗,字翼之,泰州海陵人,为宋代著名学者和教育家。”金林祥著《胡瑗》说:“胡瑗,字翼之,北宋泰州海陵人。” 二说胡瑗是如皋人。《宋元学案·安定学案》说:“先生世居安定,流寓陵州。父讷,为宁海节度推官,随任生于泰州,宁海乡先生故址也。人称之为安定先生,溯其源也。”《胡氏家乘》载:“先生于宋太宗淳化癸已四年四月初八日生于如皋之宁海乡。”欧阳修在《胡先生墓表》中说:“先生讳瑗,字翼之,姓胡氏,其上世为陵州人,后为泰州如皋人。”[2]《嘉靖惟扬志》载:“胡瑗,字翼之,如皋县安定乡人。”《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载:“胡瑗,中国北宋学者、教育家,字翼之,泰州海陵郡如皋人。” 三说胡瑗是泰县人。如《宋史.本传》解释说,胡瑗的祖先最早家住安定,后迁居长安,祖父胡修已奉命到泰州作司寇参军,死后葬在泰县的东面,再经他父亲胡讷,仍在附近宁海(旧址在今江苏泰县东南一百里)当节度推官,其后定居下来。胡瑗出生于父亲的宁海住所。1979年版印本《辞海》在解释“胡瑗”这一辞条时,也注明胡瑗为今江苏泰县人。 三种说法,其实大同小异,总的来说,胡瑗是泰州人这是无可争辩的。纵观各种记载,还是纪昀等人的说法比较准确,即:“瑗字翼之,泰州如皋人。”[3]据徐建平先生考证,胡瑗生于宋太宗淳化四年(公元993年)农历四月初八。之所以称他为“安定先生”,是因为他的祖籍在陕西安定堡(今陕西子长县治)。胡瑗的远祖父胡询在唐代曾官拜兵部尚书,掌管全国的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之政。胡瑗的曾祖父胡韬,因为战乱,携带全家迁移到西川,曾经一度担任后蜀陵州(今四川省仁寿县治)刺史,掌管一州的军政大权,后来到京师汴京担任卫尉卿。胡瑗的祖父胡修已,曾担任泰州司寇参军,掌管刑狱、纠察。胡瑗的父亲胡讷,担任过宁海军节度推官,掌管军事、财务、民政。[4]蔡襄在《太常博士致仕胡君墓志》中说:“胡氏世居常安,询为唐兵部尚书。其孙韬因乱留蜀(蜀,五代时,孟知祥在四川称帝,国号蜀),为伪蜀陵州刺史,蜀平归京师(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终卫尉卿,于君为曾祖。生泰州司寇参军讳修已,葬海陵。司寇生宁海军节度推官讳讷,赠太子中允,博学善属文。吕文靖公夷简尝荐其书备修国史。赠太子中允,博学善属文,吕文靖公夷尝荐其书,备修国史。君其长子,讳瑗,字翼之。”[5] 胡瑗的先祖胡修已大约是在任泰州司寇时举家迁泰州海陵的。徐建平先生说:“安定先生祖籍陕西丁堡。六世胡询任唐朝兵部尚书。朱温灭唐,夺取帝位,天下大乱,军阀割据。孟知祥在四川称帝,国号蜀。胡询之孙(安定先祖)韬因乱留署,任陵州刺史。宋太祖平蜀后,胡韬随蜀主孟昶至宋都开封。其子修已(安定之祖)任泰州司寇参军。当时如皋为泰州军属县,故迁居如皋。”[6]关于胡瑗父亲迁居的事,如皋还有一说,即胡瑗的父亲胡讷,任过宁海军节度推官,离任后因“家贫”举家迁居如皋南门外胡家庄。胡瑗便诞生于该地,后移居城内严家湾。 从现在的行政区划来看,胡瑗当时确实出生在现在的如皋,但是,考察胡瑗的出生毕竟是考察历史,所以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从大泰州视角来分析。据泰州史料介绍,泰州位于江苏腹部,东近黄海,南濒长江,西傍扬州,北通里下河。泰州成陆较早,原始社会末期已有人类居住。周时为海阳地,汉初名海陵,西汉元狩六年(前117年),始置海陵县,隶属临淮郡。东晋义颐七年(411年)升为海陵郡,领建陵、宁海、如皋、临江、蒲涛五县,隶属于南兖州。刘宋永初元年(420年)领建陵、宁海、如皋、临江、蒲涛、临泽六县,仍属南兖州。隋开皇元年(581年),废海陵郡,复称海陵县,隶属扬州总管府。唐武德三年至七年,称吴陵,以县置吴州。南唐升元元年(937年),升海陵县为泰州,泰州之名由此开始,管辖海陵、兴化、泰兴、如皋、盐城等县,隶属东都府。宋初为泰州军,后仍为泰州,管辖范围仍旧,隶属淮南路。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名泰州路,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复称泰州,明、清沿用。[7]胡瑗生活的时期,如皋乃为海陵属地无疑。除了隶属关系以外,胡瑗与现在行政区划上的泰州也有直接的联系。据史料记载:胡瑗生前曾在泰州讲学。宋宝庆二年,在其讲学处建书院,后屡有兴圯,现存蝴蝶厅及胡瑗手植银杏一株。所以追根寻源,胡瑗是泰州人。 关于胡瑗当时的住处,清嘉庆《如皋县志·古迹》中说,胡安定公宅有两处:一在现在的如皋城南严家湾,一在县南十里胡家庄。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巡按御史蒲坂杨瞻驻节如皋,谒安定祠,吊衣冠墓,考其宅第,更易数主,率知县黎尧勋立碑志之。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知县范仕义重修。宅前有桥名安定桥,久废。严家湾在城内玉带河(现名市河或内城河)西南转弯处,河西朝东沈氏宗祠门堂朝北墙上原来嵌有一方石碑,高156厘米,宽82厘米。中一行刻大字:“宋安定胡文昭公故里。”左一行小字:“大清道光岁次丁酉夏元月毂旦。”右一行小字:“邑令后学滇西范仕义重立”。这方胡瑗故里碑是胡瑗的二十六世孙树立的。另一行:“二十六世孙萱生文。”“文化大革命中碑上被满涂石灰。1987年,沈氏宗祠改建为如城文化宫,石碑移至安定小学。1995年,安定小学拆迁,石碑不知下落。[8] 二、一生献教、两度辉煌 胡瑗几乎一生与教育结缘,设教20余年,曾两度辉煌.他的教学之处主要在南北两地:一是在苏州和湖州,创立了著名的“苏湖教法”,;二是在开封,除奉命制作乐器及从政外,主要是掌管太学,培养了一大批治国人才。 胡瑗的教育生涯是从吴中开始的。《宋元学案·安定学案》说:“(胡瑗)以经术教授吴中,范文正公爱而敬之,聘为苏州教授,诸子从学焉。”胡瑗在苏州任教,起始于范仲淹在苏州办学。范仲淹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他重视人才,主张兴学育才。景祐元年(1034年)下半年,范仲淹移知苏州。他到苏州后,“叹庠序之未立,”奏请朝廷,购南园之地创立苏州府学。关于范仲淹创建府学,在苏州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据说,范仲淹原想在南园建造私宅(南园本是五代钱元瓘的别墅,后又为吴军节度使孙承佑所筑),有一位阴阳先生看了风水后,对范仲淹说:这条街(即今人民路)就像龙的身体,北寺塔是龙尾,而南园正处于龙首的位置,如在这里兴建住宅,家中定会科甲不断,公卿相继出世。范仲淹听了以后笑笑说:如此风水宝地,与其让我家独占,何不让出建立学校,让苏州士人在此接受教育,出更多的公卿将相人才。于是就在这块地方建立了府学。[9] 范仲淹那时所建的府学,左为广殿,右为正堂,泮池在前,斋室在旁,规模相当大。当时有人提出府学基地太大,范仲淹却说:“我还怕将来会嫌太小呢!”范仲淹为苏州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文化中心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其创建苏州府学的具体过程,在《范仲淹年谱》上有所记载:范仲淹原想在南园建造私宅,后来“既卜筑而将居焉。阴阳家谓‘必踵生公卿’。公曰:‘吾家有其贵,孰若天下之士咸教育于此,贵将无已焉’。遂即地建学。”《吴县志.文庙》与《府学金石目》等书说:“景祐元年,范文正公仲淹乡郡,因州人朱绰等请兴闻于朝,二年乃诏苏州立学,并给学田五顷,公即以所购钱氏南园巽隅地,旧欲卜宅者割以创焉。朱长文在《学校记》中对范仲淹苏州办学情况还有较为详细的描述:“始,姑苏郡城之东南有夫子庙,所处隘陋。范文正公以天章阁待制守是邦,欲迁之高显,相地之胜莫如南园。南园者钱氏之所作也。高木清流,交阴环酾,乃割其巽隅以建学。广殿在左,公堂在右,前有泮池,旁有斋室。是时学者才逾二十人,或言其(指建校规模)太广,文正曰:吾恐异日以为小也。于是召安定先生首当师席,英才杂沓,自远而至,厥后登科者逾百数,多致显达。由景祐(1034年)迄今五十余载,学者倍蓰于当时矣。”[10]府学建成后,范仲淹聘请胡瑗来此讲学。苏州府学在胡瑗的主持下,文风大昌,英才云集,人才辈出,盛况空前,影响越来越大。后人评论说:“天下郡县学莫盛于宋,然其始亦由于中吴,盖范文正以宅建学,延胡安定为师,文教自此兴焉。”(同治《苏州府志》卷26)在范仲淹的支持下,胡瑗在苏州府学还创立了一套学规,对那些不守纪律的学生加以规劝和约束。把苏州府学办成为地方官学的楷模,“苏学为诸郡倡。”[11] 范仲淹经略陕西时,胡瑗被任为丹州(今陕西宜州)推官,庆历二年(1042年)后以保宁(今属四川理县)节度推官的身份在湖州(浙江吴县)教授。湖州太守滕宗谅与范仲淹是同年进士,两人交情很深。滕宗谅为人豪爽,淡泊名利,担任太守之后,与当地人士共同捐款兴办学校。1039年,他上书朝廷请求在湖州办学。1040年,朝廷批准,赐名“州学”,同时划拨5亩土地兴建校舍。120间新教舍历时两个月就全部竣工。学校初具规模,“重门广殿,讲堂书阁皆相次,东西序分十八斋。入门而右,为学官之署;入门而左,有斋舍之馆,凡为屋百二十楹。州学建成之后,1042年,滕宗谅就聘请胡瑗前来主持,胡瑗欣然接受聘请,立即到湖州任教,“四方之士云集受业。”[12]张万平在《湖州新建州学记略》中记载说:“宋宝元二年,知湖州事滕宗谅表请于朝,建学于州。明年,敕书至,赐名州学。学成,重门广殿,讲堂书阁皆相次。东西序分十八斋。入门而右为学官之署,入门而左有斋舍之馆,凡为屋百二十楹。延安定胡先生主学,四方之士,云集受业。”这就是有过较大影响的“湖学”。当时,胡瑗已晋升保宁节度推官,所以《宋史·胡瑗传》称:“以保宁节度教授湖州。”后来,又在州学东南设立小学,招收儿童入学肄业。在胡瑗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10年在湖州。他主持的湖州州学,当时享有较高的声誉,吸引了众多学生前来求学。 由于胡瑗在苏湖的教学影响逐渐扩大,1045年京师东京(今河南开封)兴建太学时,曾专门派人“下湖州,取先生(指胡瑗)教授弟子之法,以为太学法,著为令。”同时任胡瑗为京师各王宫的教授,后又被任为太子中舍,并升殿中丞,大理评事兼任太常寺主簿等职,胡瑗均辞谢未就。胡瑗真正的太学教学生涯是从1053年开始的。1053年,胡瑗被任为光禄寺丞、国子监直讲,成为京师太学的主讲教师。胡瑗学识渊博,教学得法,深受学生欢迎。“士或不远数千里来就师之,皆中心悦服。”每当胡瑗上课,“太学至不能容,”只好把旁边的官舍借来做临时教室。当时礼部录用的官员,十之四、五是胡瑗的学生,可见他在当时的影响是何等之大。1056年,胡瑗升为太子中允、天章阁侍讲,做太子的教师,同时仍在太学任教,协助太学博士考教训导,并专掌学规的执行。胡瑗在太学任教7年。嘉祐四年(1059年)正月“先生病不能朝,仁宗遣中贵人就问安否”[13],并封胡瑗为太常博士,往任杭州节度推官的长子胡志康处养病。 胡瑗离京时,满朝文武官员和太学的学生,在京师东门外为这位老教育家饯行。蔡襄在《太常博士致仕胡君墓志》中说:“召(胡瑗)教授诸王宫,病家辞免,遂以太子中舍致仕,泛恩改殿中丞。驿召会秘阁议乐,除大理评事,兼太常主簿,寻复解罢。岁余,授光禄寺丞,赐而疾不能朝,拜太常博士[太常博士,即太常寺博士,掌讲定五礼(吉礼、宾礼、军礼、嘉礼、凶礼)仪式,有改革则据经审议。凡于法应谥者考其行状,撰定谥文;有祠事,则监视仪物,学凡赞导之事],还官政,从其子志康杭州节度推官以就养。”欧阳修在《胡先生墓表》中记叙:“先生初以白衣见天子论乐,拜秘书省校书郎,辟丹州军事推官,改密州观察推官。丁父忧去职。服除,为保宁军节度推官,遂居湖学。召为诸王宫教授,以疾免。已而以太子中舍致仕,迁殿中丞于家。皇祐中,驿召至京师论乐,复以为大理评事,兼太常寺主簿,又以疾辞。岁余,为光禄寺丞,赐绯衣银鱼。嘉佑元年,迁太子中允,充天章阁侍讲,仍居太学。”[14] 三、严谨自学、著作等身 胡瑗博闻强志,多才多艺,在世事纷杂、生活清贫、教学艰辛的环境中,把实践知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为中国思想文化宝库增添了宝贵的财富。 胡瑗学说由《宋史·胡瑗传》、《蔡襄集·太常博士致仕胡君墓志》、《四库全书》所采录的《周易口义》12卷、《洪范口义》2卷以及胡安定先生所著的《易》、《书》、《中庸义》、《景祐乐义》、《论语说》、《春秋说》及其门人著作中的论述,《宋名医言行录》、《安定先生言行录》、《范文正公集》、《范仲淹年谱及补遗》,魏峙《直讲李先生(觏)年谱》,朱熹《伊川(程正叔)先生年谱》,以及宋人集部、杂记,大体可知,胡瑗经学思想、礼学思想、乐学思想、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教育思想精粹专精又博通,又都是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15] 他的经学、教育、音乐等著作大部分均已散佚。现存的经学著作仅有门人编录的《安定易传》10卷、《春秋口义》5卷、《周易口义》12卷、《洪范口义》2卷、《论语说》8卷和《春秋说》9卷、《学政条约》1卷。音乐著作有他和阮逸合著的《皇佑新乐图记》3卷。专论的教育著作有《松滋县学记》、《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第一五五册所载《松滋儒学记》。遗憾的是,其他关于经学的著作《尚书全解》28卷《安定易传》10卷、《春秋要义》30卷、《中庸义》1卷、《资圣集》15卷、《吉凶书仪》2卷,关于音乐著作《景祐乐府奏议》、《皇祐乐府奏议》各1卷,以及武学著作《武学规矩》1卷均已失传。泰州市图书馆还藏有胡瑗高足宋汪藻《安定言行录》。宋代及其人所记载胡瑗言行事迹的不少史料也已失传。从现存的史料以及宋代王安石、欧阳修、范仲淹、蔡襄、程颐、朱熹等及宋后历代不少名人为胡瑗写下的赞诗、赞语、祭文、墓志、墓表等可以充分说明,胡瑗对教育的地位作用、教育目的、教育普及、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系统阐述,都是有前无古人的求实开拓、改革创新精神。他的教育理论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言简意赅,充分反映了这位封建社会时期的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的非凡的远见卓识。[16] 胡瑗一生“穷经以博古,治事以通今”。他的多数著述都是在他讲授“五经”时学生所做的笔记。他的代表作《周易口义》(倪天隐记录)内容极其丰富,文义明晰,解释详尽,以体用兼备的理义为指导,开创天人性命的学风,全面阐述性、命、天、人、政、教的思想,最终归结于政教,与儒学对人生社会的终极目标——治国平天下完全一致。它认定,天的善性最清明、最正直、最公道,人虽由天所生,但可以经过人加以改善。人为的努力方式,对自己则为“修”,对别人则为“教”。人的天性不应该因为困苦、贫贱等外在因素而改变。《洪范口义》文辞平易,言简意赅,主要阐述的是“君道”、“事君”之理,核心思想与《周易口义》一脉相承,主张以传统的仁义礼乐作为治国兴邦的精神支柱。《春秋说》主张以君主为中心,强调“尊王”,认为“王者无敌于天下,王者至尊,非诸侯可抗也”。归根到底还是以道德推动政教,把教育作为圣贤事业,“君子之人,则当求圣贤之道,学圣贤之事业”。朱熹称它是“推明治道,直凛可畏”。《中庸义》主要是论述“师道”的。《松滋县学记》精辟地阐明了治国、办学、育才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要普及教育,要改革教育内容,要大力兴办学校。《皇祐乐府奏议》、《景祐乐府奏议》论述古代礼乐、音律的由来与发展、钟磬制造的物理、数学原理及其方法,并配有设计图纸等。[17]从胡瑗的这些著作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精湛的教学艺术和丰硕的研究成果,而且看到了他那自强不息、严谨治学的大家风范。 四、追谥文昭、从祀孔庙 嘉祐四年(1059年)农历六月初六日,67岁的胡瑗在杭州逝世。1060年农历十月初五日,由他的大儿子胡志康扶灵回到他曾经教学多年的湖州,安葬在乌程县南方十四里的何山。胡瑗的三子胡志正携带胡瑗的衣寇归葬于泰州如皋胡家庄,衣寇冢就在胡讷墓的左边,世称“安定坟”。 关于胡瑗逝世后的两座墓葬,有不少记录。如:欧阳修在《胡先生墓表》中说:“(胡瑗)以四年六月六日,卒于杭州,享年六十有七。以明年十月五日,葬于乌程何山之原,其世次官邑与其行事,甫阳蔡君谟具志于幽堂。”[18]蔡襄在《太常博士致仕胡君墓志》中说:“明年十月五日,葬于湖州乌程何山之原。母隋氏,赠京兆县太君。娶王氏,封长安县君。有子三人,志康进士及第,志宁、志正皆力学。长女婚大理寺,丞滕希鲁,次进士王伯起,季女尚幼。孙守约。”[19]《如皋县志》(民国志)载:“今如皋安定乡有胡公冢,即先生衣冠墓地。”《嘉靖惟扬志》载:“安定先生墓在如皋南十里安定乡,先生葬乌程何山之原,先生幼子志正携衣冠葬之,志正早卒亦葬焉。”胡鸣盛先生也说:“明年十月,志康等葬先生于湖州何山之原。端明殿学士蔡襄志其墓。其后先生之少子又携先生衣冠葬于泰州北。”[20] 对于保护胡瑗的墓并进行整修,史书也多有记述。如:《万历湖州府志》载:“嘉靖四年,太守冯君曾始莅湖郡,乃考图志语同知何君亦尹曰:‘昔在有宋,泰州胡翼之安定先生来教苏湖,今湖郡人士知义之方者,皆蒙其流风之及也。吾等实嗣教养,可忘其所自耶。’乃誓于里正曰:‘其墓在何山麓者,其守墓之田若干亩,在某里者若干亩,在某里某里者若干亩,其悉以白余,尔所不白,则有恒罚。’于是胡氏之裔某,以墓田见侵之状白于府,府尽得其状,田尽复而墓可守。中丞陈公凤梧抚监至郡,躬谒其墓,视亭堂之圮坏,命新之,乃并重封其墓而拜祀焉。”[21]张羽在《复墓序》中说:“教于湖而葬于湖,其初择墓者,弗审及于佛舍。比元初,佛教盛,而僧徒用相者言先生:其墓不利于寺,乃踣墓表、神道,冀以灭迹。诸儒时往省谒,众僧鼓噪而出曰:‘吾寺也,安得有墓!’诉之吏,弗之白,诸儒不能轧,乃瘗(YI埋葬)衣冠为虚墓,岁时望祭。久之,掊得所踣于土中,墓祀复故。国初,尝遣吏度民田,僧乘计帐未定,复诡墓为寺地。四明孙侯成知县事,始发其隐,复加封树。前建享堂三间,以祀神;旁为屋三间,以栖守者。上其事于朝,遂著为祀令。”[22]关于此次复墓的重大意义,张羽在《复墓序》的后部说得最明白不过。他说:“呜呼,墓之不复,有司者之责也,教之不行,非吾党之责欤!睹其墓即思其人,思其人即思其行与教。吾于复墓之后,知先生之教其将复行,行必自湖始。湖,先生遗化之国也,于是湖之士人咸相庆焉。”[23] 安定衣冠墓在故居之西不远。据清嘉庆《如皋县志·古迹》载:“宋司寇参军胡修已墓,今失所在。”“赠太子中允胡讷墓,在县南十里。”“天章阁侍讲谥文昭胡瑗衣冠墓,在父中允墓左……志正亦葬焉。”胡瑗等墓至民国初年已经荒落,坟地两亩左右,土丘3座。墓向朝南,正中主位葬胡讷夫妇,左昭位即安定衣冠墓,右穆位葬志正夫妇。墓旁仅存两三人合抱的银杏树一株。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县人重修胡公墓,在墓前砌建青砖墓门一座,门上石刻横额:“宋大儒胡安定先生之墓,民国廿六年九月洪兰友敬书。(洪兰友字作梅,江苏扬州人。时任国民政府制宪国民大会秘书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兼南通大生纺织公司官股代表,并在墓地四周种植女贞。这时抗日战争已经爆发。”“文革”开始,安定坟墓及墓门被毁,银杏树遭锯伐。[24]据《湖州府志》记载,何山胡瑗墓几经毁坏,几度重建。1989年12月1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宋胡文昭公之墓”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是安定先生逝世940周年,由于社会各界和胡公裔孙的共同努力,安定墓园得以恢复于原址之东。墓前晶莹如雪的汉白玉胡公像岿然卓立于万绿丛中,四周百花争妍,景色常新,庄严肃穆,气魄雄伟,有胜于前。[25] 胡瑗逝世后,皇帝为了表示对胡瑗的尊敬和对其功绩的肯定,下诏追封胡瑗,并赠胡家以财物,还让他的一个儿子当了官。胡鸣盛先生记述说:“嘉祐四年,六月六日,先生卒于杭州。及闻,诏谥文昭(南宋宁宗嘉定十一年(1218年),追谥文昭。“博其家,并官其子一”。[26]另外,《永乐大典》卷也有封其曾孙涤为官的记载:“绍兴八年三月,诏以先生曾孙涤补下州文学。”[27]可见胡瑗不仅受到了历代文人志士的重视,而且在历代官史上也是极其有影响的人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