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来源:胡氏宗亲网 | 编辑:南山
| 时间:2006-08-04 14:02:56 ]
|
本文根据<<西蜀胡氏增订族谱>>结合网络查询资料整理而成,见识于族内对此有兴趣之长者同宗。
据<<西蜀胡氏增订族谱>>之“西蜀胡氏源流谱引”:“唐昭宗乾宁间有裔孙某以进士官江西,遭乱去官隐于宁都,即我世祖讳彭字延年号白石公之曾祖也。公以宋英宗治平三年由宁都迁汀州宁化石壁村,神宗熙宁八年徙居长汀白石乡,元丰六年卜筑城西朱紫坊,三迁而后安宅焉。朱紫有胡氏自兹始。”(文中标点原文无,为阅读方便而加)这段文字简要记载了长汀朱紫胡氏本宗900多年前的迁居过程。
宁都 宁都县建成县于三国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在江西东南部,东与石城县、广昌县为邻,同与瑞金市、于都县接壤,西连兴国县、永丰县,北毗乐安县、南丰县。历史上,中原汉人几次大规模南迁的过程中,宁都县是客家人聚居和集散的中心之一。总的来说,宁都在世赣、闽、粤客家大本营的发展历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客家民系早期的摇篮。
关于客家先民的南迁,罗香林先生在《客家研究导论》和《客家源流考》等著作中,均认为“唐后期开始陆续迁入赣闽,以及由赣迁入闽粤的家族,有一部分和后世的客家比较接近,可以看作是客家的先民”。也就是说,客家先民的大批进入赣闽粤三角地带,主要是从唐中叶安史之乱开始,特别是唐末黄巢农民起义带来的。这一时期,全国云扰,民无宁居,唯赣南,闽西及粤东幸免于难,堪称乐土,于是,大批客家先民从中原地区、安徽南部西部、江西北部中部等地转辗迁徙进入赣南、闽西。这种迁徙过程直至五代之季。
《族谱》中有关“裔孙某”弃官隐居于宁都的记载和上述专家论述是相吻合的。唐昭宗乾宁年间(公元894-898年)距离唐末黄巢农民起义结束不到十年。起义失败后,紧接着是藩镇之间的相互攻战和并吞,搞得国无宁日,这一情况在唐朝统治的中心区域——北方显得更为激烈。不堪忍受战争之祸的广大人民,只有避难逃亡。因此,可以说由安史之乱开始造成的人口流动趋势一直在延续着。“裔孙某”不堪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惨痛现实,毅然从江西弃官汇入逃亡的难民队伍,应该说是明智之举。
至于“裔孙某”究系何人,在宁都时居住何处?其后代繁衍情况至今缺少详实调查资料,只能根据零星材料摘录于兹。据有关资料称:至唐,有胡竦者,登进士第,官中议大夫。公元874年,胡竦迁入漳州、泉州,被奉为闽中胡氏始祖。 胡竦有五个儿子,长子胡博回迁安徽寿春,其余四子散居福建各地。台湾饶平胡氏族谱:“饶平开基祖胡□□,祖出胡竦,胡竦唐乾符元年(874)避乱迁福建晋安郡(今福州市)”。 胡竦入闽的时间比“裔孙某”早20年,迁入地也不是宁都,是否为同一人有待商榷。同样原因,目前在宁都黄陂山堂的“胡氏家庙”(非龙川之“胡氏家庙”)是否与“裔孙某”及我宁都始祖有关,也待考证。(宁都黄陂镇和小布镇,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的主战场,中共苏区中央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旧址就在黄陂山堂的“胡氏家庙”。如今已成红色之旅线路的景点之一)。
宁化石壁村 大批客家先民在宁都休养生息较长一个时期以后,踏上通向福建的道路,移居去福建的宁化县石壁村、长汀、上杭、永定、龙岩和广东的梅县、兴宁、长乐(今五华)、大埔、蕉岭等地,并继续播迁惠州、广州及广西的博白、陆川、桂平、平南、浦北、柳城等地,进而远徙海外。
石壁村,现为宁化县的一个镇,位于宁化西部,武夷山东麓。古之石壁,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森林茂密,有“玉屏”美称。石壁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地域。许多专家论证,自晋永嘉开始,中原许多汉人为避战乱(经历代五次大迁徙),离开河洛祖地,一路向南流亡,他们翻越武夷山脉,来到宁化石壁繁衍生息。从石壁播衍的客家人地广人多。据考查,今遍及世界五大洲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六千万客家人,其始祖或祖先大多是从宁化石壁迁出的。据客家人的族谱、家谱记载,客家常见姓中有一百多个姓氏的祖先或祖先的某支原是徙自石壁的。石壁客家祖地人杰地灵,客家后裔人才辈出。史学界的人士对现有的有关史料分析、考证,发现近代太平天国的首领洪秀全、中华民国创建人孙中山、中国现代大文豪郭沫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元勋朱德、叶剑英,还有新加坡原总理李光耀,无一不是从石壁外迁的客家人之裔。
《族谱》明确记载:福州始祖彭公是在宋英宗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从宁都迁居到宁化石壁村的。此时距其曾祖“裔孙某”避乱宁都已有170年时间了,彭公为何被称之为“福州始祖”?我同意本房光永三叔意见:从“裔孙某”到“福州始祖”彭公可能有7-8代的子孙繁衍,“裔孙某”并非彭公严格意义上的“曾祖”,而本房光中四叔也曾对我提及,我们福建始祖可能在今治福建省闽侯县居住过。所以不排除“福州始祖”彭公的先辈在170年间在福州及闽侯县居住过的可能性。有关从“裔孙某”到“福州始祖”这一段历史,有待于清乾隆40年乙末(1702年)于福建长汀刊行的《安定闽谱》和其他资料的证实,而四川《闽谱》已失传多年,目前正在寻觅之中。
石壁村距离宁化县城20多公里,沿着前往石壁村的公路边上,可以看到一块块高大的石碑,碑上刻着这里是某个姓氏祠堂。从唐朝末年到南宋时期,迁来石壁定居的就有一百多个姓氏。目前,在石壁及周边的村庄分布着几十座姓氏祠堂,为了满足客属宗亲寻根祭祖的需要,宁化石壁建成了被海内外的客家宗亲称为客家人的“总家庙”的客家公祠 。客家公祠里安放着客家一百五十多个姓氏的“神主牌位”,保藏着客家各种族谱、家谱、文献等珍贵资料和文物。落成之后,通过海内外各地的客家祭祖团,协商了一个祭祖日,这个祭祖日就是每年的十月十六号,因而确定十月为祭祖月。从1995年到现在,每年都有大约二、三万人次海内外客家乡亲到此祭祖。
长汀白石乡 宋神宗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本宗始祖彭公(又称白石公)在宁化石壁村居住了9年后,再次迁居于长汀(临汀郡)白石乡。关于这次迁居的起因族谱上没有说明。但正是在这一时期,由于大量南迁的中原民众一批一批涌来,导致居住条件的变化,使得石壁村的居民开始向周边地区转移,长汀位于宁化南边数十公里,是居民疏散的一个理想地区。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福州长史唐循忠于潮州北、广州东、福州西光龙洞(一作九龙洞)一带(即闽西地)“检责(检查视导)得避役百姓共三千多户”。这里所谓“避役百姓”,即是由于地主兼并土地以及繁重赋税徭役而被迫逃亡到闽西这一荒僻之地的农民。为了加强对3000多户的“避役百姓”的统制,唐循忠即上奏唐王朝,建议辟福州、抚州山洞置州。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获准(一作二十四年),正式置汀州。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汀州改名临汀郡,郡治迁长汀村。大历四年(公元769年),福建节度使李承昭奏请迁州治于汀江上游白石乡东坊口,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又迁卧龙山阳,县治一同随迁。
另据《长汀县志》:陈剑,籍贯及生卒年不详。唐大历四年(公元769)任汀州刺史。时汀州治于东坊口,因连年歉收,瘟疫流行,官吏和百姓纷纷请求迁址。于是,陈剑奏准迁州治于卧龙山下,背山面水,向阳开朗的白石村(今长汀县城)。迁州治后,陈剑倡导治理瘟疫,发展农业,并建立城池,以防外扰。从此,汀州日趋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繁衍生息。
又见《新唐书》:志第三十一 地理五 汀州临汀郡,下。开元二十四年开福、抚二州山洞置,治新罗,大历四年徙治白石,皆长汀县地......
长汀县位于福建省西部,闽赣边界。面积3089.9平方千米,辖11镇、7乡。人口48.83万。为福建省第五大县。这里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源远的客家文化、丰富的革命文化等“三位一体”的文化特色,1994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但因地理环境和资源情况限制,长汀县目前还属比较贫困的老区,尤其是在远离县城的乡村至今还没有通公路,甚至没有通电。在网上有人称赞当地政府决策人在全国改县为市时没有头脑发热保持了长汀的贫困县资格,每年可多得国家许多扶贫款云云。
从唐至宋300年间,白石乡一直是长汀州的州治所在,直到现在仍然是长汀县的城关所在地。白石乡的地名从宋朝以后就未见于记载,现在城关已改名汀州镇,下属的九个居委会也没有一个叫白石村或白石乡的。
城西朱紫坊 又过了8年,宋神宗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始祖彭公完成了第三次迁居,这次是“卜筑城西朱紫坊”即“择地建屋于城西朱紫坊”定居下来了。
有关“城西朱紫坊”,曾引起家父讳光烈与我的疑惑。因为在现在的长汀地图上已经无法找寻在当时的城西有个叫“朱紫坊”的地名。而在互联网上检索出来的“朱紫坊”却是在福州!而我们这位始祖在宗谱上赫然写着“第一世 福州始祖 彭公”!难道彭公真的是出生生长在福州的朱紫坊吗?难道本房光中四叔提出的祖籍在福建闽侯之说也是成立的吗?为此我们陷入深深的困惑之中。就在这时,无意中在网上和一个长汀当地小朋友的聊天打破了我们长期的困惑。他说长汀一中的一位语文老师曾告诉他们,长汀以前是有个地方叫“朱紫坊”的,现在确实是没有了,倒是有个叫乌衣巷的不知是不是我要找的地方。又用了几天时间,在网上终于找到一本1992年新编《长汀县志》,在“行政区划”中查到了这个曾在清朝以后消失的地名:清袭明制......左厢里统图6,右厢里统图3,计坊13:福寿坊,新丰坊,登俊坊,鄞河坊,仁寿坊,朗星坊,金花坊,攀桂坊,崇善上坊,崇善中坊,崇善下坊,高福坊,朱紫坊。由此真相大白:这个长汀的“朱紫坊”从宋朝(可能还要早)到清朝一直是存在的。与此同时又发现了另一条关于朱紫坊的线索:隆武二年,即清顺治三年(1646)八月二十七日,唐王朱聿键(时已称帝)被清兵追及,被俘于县(?)朱紫坊赵家塘。总兵周之藩战死于北山东南麓“救驾坪”,陈太妃死,曾妃被俘至九龙滩投水死。朱聿键,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王朱柽的八世孙,于公元1632年袭封唐王。弘光帝朱由菘于公元1645年5月被俘后他在福州被拥立为帝改年号为隆武。公元1646年,清朝贝勒博洛率军攻福建,他和后妃逃到长汀城内在朱紫坊被俘。该条史实也证明了在明清时期朱紫坊确实是存在的,而且是在长汀城内。
查今长汀县城关长汀镇行政区域分布为:南大街街区、五通街街区 、惠吉路街区、南门街街区、东门街街区和乌石山街区,明清时期的“13坊”是否仍在这些街区之中,有待于今后实地考察了。长汀古代传统街区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唐大历年间的“筑土为城”时期,到宋代街市逐步形成,这段时期的街市范围较小,主要在南大街和朝天门以内—段以及广储门一带(现称三元阁),大规模的街市形成于明清时代即明嘉靖四十年扩大县城,使州县合一,城池向外围延伸。现在保存的古代传统街区大多属于宋明时代的建筑格局。这些街道宽约6-8米,路面用河卯石砌成,房屋房屋建筑以木质和土质结构为多,基本是前店后宅,沿街两侧相对而建。店铺相当密集,一间挨一间。大规模的街市形成于明清时代即明嘉靖四十年扩大县城,使州县合一,城池向外围延伸。所以如果“朱紫坊”确实是存在的话,估计也因城郭的外扩而置于现在比较靠近城中心的地区了。
长汀县镇乡村地名探源 宋神宗年间,我胡氏定居于长汀城西朱紫坊,“朱紫有胡氏自兹始”。繁衍至第十七世志深,志渊,志澐三祖于清乾隆年间由长汀入川。据查阅<<西蜀胡氏增订族谱>>朱紫坊之后历经600余年,胡氏列祖列宗均没有离开过长汀,只是在长汀境内做小范围的迁移,这可以从十七代世祖及家人的埋葬地可以推断出居住地的变迁。早期可以肯定是居住在长汀城关,三祖入川前估计是在长汀城西古城镇的某个乡村居住。由于《族谱》上所载地名年代久远,现在已经很难考证确定,只能寄希望更多的历史资料被发现或直接到长汀去探访求源。
第三世祖讳坚字达材号紫坊。这位世祖在《族谱》所被记载的是他受朝廷器重,戡剿山寇,而后受到褒奖的事迹。这里涉及到几个地名,首先是紫坊公的号肯定是来源于朱紫坊,就象他的祖父白石公的号来源于白石乡一样。可能他从小就生活在朱紫坊,而后以甲科(进士?)官拜“承议郎”(官品为正六品下-新唐书),在京做官仍不忘记自己的家乡故号紫坊。被授以“漳州路总管中大夫”后(官品为从四品上-同上)负责汀南平叛,不到两年山寇悉平,受到朝廷褒奖。因年事益高就留在家乡,优养里第。高寿九十一岁,当地官员报请朝廷封镒号“忠惠”,葬长汀西郊外邱坑。经查,现长汀县涂坊镇西有邱坑村。由于方位不同,不知是否记载有误,很难确定此邱坑是否为第三世祖晚年居住地。另外,奇怪的是,在《长汀县志》的“进士名表”和“汀籍仕外名表”里并没有查到第三世祖的名单,这不免又引起我们的好奇。《族谱》上记载三世祖是南宋孝宗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的进士,而这一年在长汀县志上记载的却是另一位进士:杨方,字子直,长汀县人,隆兴元年癸未木待问榜,主要官职:弋阳尉、清远簿、武宁丞、宗正寺簿、建昌、吉州、抚州知、广西提刑。这是否意味着第三世祖紫坊公并不是从长汀考出去的进士,所以“进士名表”上才没有他的名单。那他究竟是在哪里参加的乡试和会试?在《族谱》上他的父亲第二世祖几乎没有任何记载,他又是早年就在京(杭州)作官("甫游太学中京榜......以上舍甲科拜承议郎")。这些疑问有待更多资料的发现来解答。
第四世祖讳应佑字顺仲号朱峰娶刘氏妙清合葬西郊外麻园。 第五世祖讳文贵字宝天号白云娶余氏合葬东郊外雀麻坑。 第六世祖讳添祥字恒吉......葬东较场。娶宋朝美女观娘......明洪武诞木斋公,甫三岁而孺人卒.....公感思贤淑终不继娶......(孺人)葬右厢窑上.....。以上世祖所葬地现已不可考。唯有“右厢”地名可在长汀县志查到:“明代已合宋时州城内外23坊。分全县为左厢、右厢、归阳.....等10里,共辖51图。”不知这样的理解是否正确:里(即现在的镇)图(即现在的乡)村三者的关系为:里辖数图,图辖十村左右。靠近城区的地方称为“厢”,城区中心地区称“坊”,长汀县有左厢里,右厢里。清袭明制,但并图为里,康熙二十五年(1686),编全县为12里,共辖46图;至光绪五年,各里共辖46图,计13坊(其中即有朱紫坊),508村。民国二十八年(1939),编全县为4个区,辖7个镇,24个乡共323个保。第一区原左厢、右厢、古贵3个里及归阳里属铁张、庵头杰乡。据2001年《福建年鉴》:长汀县为11镇7乡(汀州镇、馆前镇、古城镇...铁长乡、庵杰乡......)可知“右厢”已不复存在,其地理位置当在长汀县城北面或东北方向,距离10-20公里。铁长乡共有4个行政村,庵杰乡有五个。但“孺人”埋葬地名“窑上”至今未能查到,可能是“右厢”所辖某个地名。
第七世祖讳原祖字本宗号木斋......明成祖永乐初年被乡里推荐做官,(举贤才?)授留守司都......居官雅有才望......即将得到提拔重用之时,公却以两个儿子幼小为由加以婉拒(也有可能是因为官场险恶而退避)...力请归田...上司(?)朋友惜其优于才而未能罄其用也.....木斋公在官时就经常修辑宗谱,辞官回家后,请有名望的人作序并付印。公去世后因遭寇乱而“散轶不传”。公葬于“右贵里油罗窝”......娶温仕广女巧娘,寿七十七,葬“本厢上曲”。这里可能有两个印刷错误:1.“右贵里”疑为““古贵里”。明清年代长汀分10-12里:左厢里,右厢里,古贵里,归阳里......古贵里辖村54,在今古城镇一带。胡氏列祖定居长汀古城,大概就从这时候开始的。可惜“油罗窝”在何方位已不可查证。2.“本厢上曲”疑为“右厢上曲”。这是因为第六世祖“孺人”即巧娘的婆婆就是葬在“右厢窑上”,而后世不少列祖也是葬在“右厢窑上”,所以我怀疑“右厢窑上”应是胡氏列祖自“朱紫坊”后的第二个主要居住地。
第八世祖讳灏字清和,其弟显字清扬.....共砥学相交....俱未及强仕而殁.....郡人马中丞驯所为著二贤传......(清和)葬在“右厢茶头坑”,娶张得荣女圆娘......父亲因两个儿子年幼弃官归田,遗憾的是两个儿子也没能做到大官而早逝。(大儿子32岁去世)令人感动的是“孺人”圆娘:苦节抚孤,年登大?......每值舅姑与夫之忌哀毁如故...寿八十三。葬“郑坊伊公店”。由于第八世祖是早逝,并未游离本土,所以也被葬于家乡“右厢”,茶头坑位于何处,待查。而高寿的“孺人”葬地郑坊可在今长汀地图上可以查到,位于长汀县北十公里处。地理位置上与“左厢右厢”相近。
第九世祖讳伦字秉?因有七个儿子,人称“七房公”......昆弟七人如一身....郡人有胡氏七友之称...先葬(右厢)上曲...后迁附古城油罗窝七世祖木齐公墓...娶陈纲女丙娘...葬古城合江口....庶娶张氏葬西山。七房公先是葬在(右厢)上曲温太“孺人”(祖母)处,后又迁至古城油罗窝七世祖木斋公(祖父)墓旁,可能是后代的一次有计划的迁坟。但他父亲八世祖的坟是否同时迁到古城,家谱上未见记载。九世祖有感自己单传(独子)所以娶两房生七个儿子,(女不上谱没有记载,可能子女还不止七个)。正娶丙娘葬在古城合江口,现地名也不存在了,据查到的一张三十年代的地图上标明“合江口”的位置即是现在一个叫“赤迳背”的地方,在另一张地图上标注的地名却是“新峰”,在它的东面10公里处即是她高寿的婆婆葬地--郑坊。庶娶张氏葬地西山不知何处。由此可见,从六世祖到九世祖100多年间,生活居住的范围基本上是在长汀县的靠近县城的北部地区。至于七世祖木斋公为何会安葬在古城的油罗窝?这个地方会不会就和后代家人居住的几个地方相邻,就不清楚了。
第十世祖讳永洪字致盛,“七房公”第五子。葬窑上。 第十一世祖讳一敬字庄甫......葬窑上。 第十三世祖讳汝伟字念卿......附葬东校场 以上三祖(第十二世祖讳惠无记载)家谱上记载都很简略。葬地均在第六世祖时的地方“右厢窑上”及“东校场”。说明这段时间仍没有离开长汀北面的“右厢”。
长汀古城之迷 第十七世志深,志渊,志澐三祖于清乾隆年间由长汀入川,成为我西蜀郫邑胡氏之始祖。三百多年过去,在川之长汀胡氏后裔已经繁衍至第二十七世,这一支系的族人遍布神州各地。在追思先祖辛劳功德的同时,我们也很想知道当年三祖是从长汀何处动身来川的,也就是说,历史上离我们最近的三祖在福建长汀的故居究竟在哪里?
从《族谱》上记载的长汀最后几位始祖的生卒年月和葬地我们知道,这个地方应是古城。
第十四世祖讳祖章字养贵,生于明崇祯7年,卒于清康熙46年。葬古城严坑凹背。 第十五世祖讳景殷字阜如,生于清康熙2年,卒于清乾隆4年。葬古城严坑大罗坑口。 第十六世祖讳士鐏字公敬, 生于清康熙34年,娶邓氏......坟俱在福建长汀。
第十七世志深,志渊祖是清乾隆6年间入川的,查谱可知时志深25岁,志渊23岁。在他们入川前两年,其祖父过世埋葬在古城严坑大罗坑口。他们入川后17年,其祖母郑氏才过世。这是我们查到的长汀胡氏始祖的最后一个居住地址。我们没有确凿证据证明三兄弟一家是和他们的祖父生活在一起,因为他们的祖父有可能是和他的长子,也就是他们的大伯在一起居住(三兄弟的父亲士鐏是二房)。但也不排除这两种可能性,一是宗族大家庭兄弟并没分家,二是即使分家也在同一乡村居住,这种情况在闽西的一些自然村落是很常见的,往往一个村子里只有一两个姓存在。从明末开始列祖及家人都是埋葬在严坑这个事实也可以佐证“严坑大罗坑”极有可能是三世祖入川的出发地点。
问题并没有到此就解决了。因为查遍了历代的地图和相关资料,古城根本就没有“严坑”这个地名!(《族谱》上是繁体“嚴”字)
古城位于闽赣两省交界处,长汀境内西部。东与大同镇相邻,南与四都镇接壤,西北与江西省瑞金市交界。镇域面积236平方公里, 辖区内有17个行政村;1.7万余人。明清时期古城属古贵里管辖有54村。民国时期开始设古城乡至今。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古城乡为红旗公社古城大队。现古城乡人民政府设在古城村,距离长汀县城28公里。查资料得:这17个行政村是中都 古城 井头 元坑 苦竹 长塅 下增 溜下 黄泥坪 青山 梁坑 马头山 南岩 杨梅溪 元口 黄陂 丁黄。由上资料可知并无“严坑”地名。查清朝时期古贵里所辖54村,亦查不到“严坑”所在。
经和网上的长汀古城朋友交流,他们也不知道有“严坑”这个地名。倒是有位朋友提醒我,会不会是“元坑”呢?由于读音相近,也不排除这钟可能性,就是当时编写家谱时,现在的“元坑”在当时就叫“严坑”。这种因读音相近而改变地名名称的情况在长汀也是有的。如“南岩”,以前就叫“南严”,“铁长乡”以前叫“铁张乡”,现在和“严坑”读音相近的只有两个地名“元坑”和“元口”。(有个长汀朋友对我说古城还有个“年坑”,实在是无处可寻。)
长汀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红军故乡、革命圣地、红色闽都,是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4个起点县市之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长汀是中央苏区的中心城市,这里的村村镇镇都有不少村民为闹革命而牺牲。据查到的一份长汀县各乡村烈士名单可以看到,各村牺牲的烈士大多同姓,所以也可以说该姓在某村是大姓。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元坑”和“元口”两村中烈士的姓氏分布。“元坑”村牺牲42人胡姓6人占七分之一。“元口”村牺牲22人胡姓无,赖姓14人占三分之一说明在“元口”村赖姓是村里大姓。排除胡姓为大姓的可能也就排除现在的“元口”是以前“严坑”的可能性。
在这份宝贵的名单上还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在四都乡的上湖村烈士名单上牺牲23人胡姓就占了6人(其他姓中程姓占了16人),而这6人中昌字辈就占了四人!(胡昌华 胡昌才 胡昌贵 胡昌招)他们牺牲的时间在30年代,从年龄段上来分析,他们极有可能是和我们长汀胡氏有关联的族人(文德昭昌派名),这个上湖村(以古城的元坑村也相邻不远)也极有可能是长汀胡氏某一分支的聚居地。同样情况也发生在铁长乡的洋坊村,这里牺牲的8人中胡姓就占6人!还记得铁长乡的前身吗?“右厢”!长汀胡氏列祖自“朱紫坊”后的第二个主要居住地。 非常惭愧的是,尽管我花了不少时间查阅了许多资料,但仍然未能将长汀胡氏的居住地理出一个头绪来。虽然我们现在还未能取得上述村庄胡姓家族的宗亲的证实,但我还是相信离最后揭开三世祖入川出发地点这个疑问的时间已经不远了。至于“严坑”或“元坑”的具体地点和方位,我想有三种办法可以弄清楚:1。尽量找到长汀县详细地图;2。请当地村委会或档案部门给予协助;3。实地考察。下一步我将尽可能地努力去实现查询目的。而就在查找资料的同时,也更加深了我对《族谱》关于列祖列宗的生平记载的理解。我为宗族先人的高风亮节品德睿智而感动,尤其是对族中“孺人四母”事迹的诵读,更引起我对我亲爱的祖母(客家话念“家家”)的怀念。现将《族谱》所记长汀世祖家人情况制作一张表格,加入生卒年号公元对照及享年葬地,以方便族人阅读。谬误所在,见识于族中长者与智者。
长汀朱紫胡氏二十四世裔孙先远谨撰 公元2005年清明于上海 QQ:114412749 hxy123@sbc-mcc.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