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寻根系统 | 纪念馆
 
 
独一无二的福建永定中川胡氏文化(二)
[ 来源:胡氏宗亲网 | 编辑:南山 | 时间:2006-08-28 15:31:10 ]
    第 十 一 展 室
养小豹手足情深 留头发萦想母恩     (孝悌亲情)
胡文虎先生孝敬父母是闻名于世的。不论去哪里,必带父母遗照。有一次,他从香港到槟城,发现双亲玉照忘带,便早点也不吃赶回家取玉照才连忙搭船,病重住院波士顿仍将玉照置于榻桌上凝视、萦想。那么,他如何对待兄弟呢?
他与弟弟文豹情深笃信,融洽和睦,几十年共一银柜要钱自取,从无二话。他说:“兄弟和,而后可以交友;兄弟不爱,却能取信于人,我没见过。”1944年,胡文豹不幸辞世,胡文虎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他在《星岛日报》发表催人泪下的《悼吾弟文豹》,说:“……今则文虎已无弟矣,虽欲亲之,虽欲爱之,又将从何以达之耶?呜呼!泉路茫茫,再见何日?人生渺渺,携手无期。愿吾弟文豹地下有知,怜吾寂寞,魂兮归来,有以慰我也。”为了缅怀弟弟,他特地养了一只小豹,朝夕相见,萦想绵绵。

2000年,艺术大师胡一川走过九十春秋的传奇人生溘然长逝。他留下奇特的遗言:每个子女从他的头发里剪下一小撮白发,永远珍藏,作为父亲送给儿女们的最珍贵纪念品。这是胡一川完成的最富有天才想象力的绝笔版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奇思妙想呢?
是他的母亲启发了他的灵感。胡一川十一岁丧母,草葬了母亲,带上三个弟弟到印尼找父亲。十八岁返乡迁葬母亲,却发现尸骨早化,但母亲的黑发如新,他留下母亲的一撮黑发,用纸包好,随身携带,永作怀想。后投奔延安抗日,历经多少风雨沧桑,而母发犹存,实在是最好的纪念品:对他人一无所用,对子女睹发思人。还有什么礼物会比这头发更珍贵更长存呢?这就是艺术家特殊的智慧与脱俗的纪念啊!
胡文虎是实业家,也是艺术家;胡一川是艺术家,也是实业家。对国尽忠,对母尽孝,对弟尽亲,对友尽义,对人类尽爱,职业不同,而爱心相通!
    第 十 二 展 室
槟榔屿财梦成真 汤子阁咸鱼翻生     (敢搏命运)
有人说:胡子春能够成为富可敌国的“锡矿大王”,是因为他运气好。真是这样吗?
胡子春海上漂流三个月到达槟榔屿。先在梅县籍矿主家做杂工。矿主见他忠厚老实,机灵勤劳,把养女嫁给他,并赠送一座小山作为嫁妆。从此,胡子春雇了几名工人,拿着锄头洋镐,天天上山挖掘,有人笑他:“发财颠啰!”据说,矿主曾开采过这座山,未曾发现锡矿石。但胡子春不怕讥笑,同工人继续挖进十尺,奇迹出现了:原来,这座哈拿山是一个含锡量很高的“锡米仓”。经营数年,胡子春一跃成为“中国的财神爷”。他捐建粤汉、苏浙、漳厦三条铁路,创办学校五所,捐献白银八十万两给光绪帝加强海军实力,抵抗帝国主义侵略,却不料被慈禧太后挪作建颐和园的佛香阁。胡子春成为爱国爱乡的大慈善家。

厦门广播电台台长、《厦门日报》著名记者胡冠中先生青年时患了一种“肚痛”的怪病:这病不能吃任何东西,一吃则痛得在床上滚来滚去,汗珠子直冒。母亲吓坏了:她生了四男三女,未上三十岁就夭折了,现在只剩下胡冠中了。母亲典卖田屋,将他辗转于大埔、汕头等地中外名医诊治三个月,皆束手无策,后被人扛着回村时成了皮包骨的“骷髅”。许多人暗说:要是他能活,咸鱼也会翻生了!烦燥绝望的胡冠中决定去天后宫疗养。有一天,他碰到了来汤子角洗温泉的鸦片馆老板。老板说:“吃一点鸦片试试看?”胡冠中犹豫了:鸦片可止痛,但上瘾怎么办?”母亲救子心切,说:“试一试,有效就别想那么多了。”没想到吃了十二粒鸦片炮子,肚子再也不痛了!
中川俗语云:“敢死有官做!”敢与命运搏一把,不也是中川文化的亮点吗?
       
第 十 三 展 室
    出使三国友谊花   善交朋友总理夸   (广交朋友)
曾任志愿军二十二军副参谋长、大校军衔的胡成放做梦也想不到会被周总理、陈毅元帅派去当捷克、伊拉克、智利三国的外交官。
在朝鲜彭德怀总司令曾称赞胡成放说:“我看你像个外交家!”出使捷克,他与捷中友好合作社社长哈尔曼建立了深厚的友谊。60年代初期,中捷关系恶化,可是哈尔曼在毛主席生日那天,带着蛋糕和礼物,专程来到大使馆祝寿。他感慨地说:“我们国家不让和你们友好,但我情愿不要党籍而要中捷人民的友谊!……”老社长辞世后,子孙始终与我使馆保持着往来。
出使伊拉克、智利,胡成放温和儒雅、平易近人,大力宣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强烈的亲和力和外交家的风度。在一次智中文化协会上,胡成放说:“我们的友谊比太平洋的海水还要深,比安第斯山脉还要高……”全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第二天被报刊热情刊载。1979年,胡成放促成了智利政府代表团访华,受到邓小平的亲切接见。为了表彰胡成放发展中智友好关系的贡献,智利授予他一枚国家最高勋章——奥希金斯金质大十字勋章。

1957年,周总理叮嘱回永定的国务院专家局局长赖祖烈:“一定要找到胡兆祥,他是我们的好朋友,请他来北京聊。”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胡兆祥是四十年代民国中央参政员,又是重庆永安堂的总经理。他这人外号“小宋江”,豪爽侠义,乐于助人,善交朋友。在一次中央参政会上,他曾与周恩来等六位参政员联名提议:“要求政府实行民主,开放言论自由。”皖南事变后,周恩来向延安党中央发电报商量对策,却突然发现无线电信号受到强烈干扰,无法与中央取得联系。这时,周恩来想到了胡兆祥。胡兆祥马上将自己的商业电台借给周恩来发收电报……赖祖烈回到永定后,向统战部长刘玉芳转达了总理的嘱托,可胡兆祥已定居马来西来怡堡了。有人问胡兆祥:“国民党你也交,共产党你也交,你到底是什么派?”胡兆祥笑答:什么派?我不是左派,也不是右派,我是阿虎伯派!”中川人交友重人品而不重派别,不亦妙哉!
第 十 四 展 室
雷打石噼啪忤逆子 旃乡公惊现补丁衣   (教化子孙)
雷打石是中川人几百年教育子女最形象生动的教具。
雷打石在中川村去汤子角的大路旁、稻田边。这块石头很奇怪:竟然有个浅白色的四脚翘天的人形图像,僵卧在石头的斜面上。人像比原石面低半公分,头手身脚俱全,还有两只鞋子甩在体外。像白石黑,对比鲜明,让人触目不忘。
相传,很久之前,中川村有个非常忤逆不孝的儿子,经常虐待母亲,打骂交加。有一天,雷雨倾盆。那不孝子竟手拿木棍追打母亲。老娘不想活了,便夺门疯逃,奔向汤子角,想跳蛟潭自尽。没想到不孝子竟一路追赶而来,那凶残的行为已被天上的雷公瞥见,隆隆发出警告。可不孝子竟毫无惊悸之心,追到那石旁时,雷公怒火中烧,电光一闪,噼啪一声,把不孝子击了个四脚朝天,石炭般僵
死石上,连鞋子也甩脱了。
事后,村人都来围观感叹,收尸埋葬。奇怪的是:这焦尸与石皮牢牢地粘住了,只好用铁钎慢慢凿开,结果连半公分的岩石皮也撬脱了,成了今天的人像,永铭石上,为不孝者戒!

曾任台湾彰化县学官的胡旃乡个轰动闽粤边界的“迁葬”故事:1754年,胡旃乡逝世后安葬在侨育中学火星岽下。1973年侨中开辟运动场迁棺,巨棺沉重无比,大家心想公太做官多年,必有许多宝物玉器陪葬,于是兴致勃勃撬棺一看,让人大吃一惊:只见胡旃乡穿一套打补丁的黑色官服,躺于药水之中,容貌须发栩栩如生,按其肌肤仍有弹性,拉其关节开合自如。手索水中,水冷若雪,无金银玉器,有破衣几捆,似乎在说:“孙呀,孙呀,看吧,公清廉若水,俭如破衣,开棺可证,勉之,勉之,再见!”尸首历经二百多年而丝毫未腐,一时轰动闽粤边界,观者如潮,络绎不绝。胡旃乡在台湾做官时,便动员他的部分子孙和中川乡亲迁台定居,现在台湾仍有许多胡旃乡的后代!

第 十 五 展 室
中川村不演傀儡戏 阿层旦唱戏退北兵   (守护家园)
木偶戏是一种民间艺术。它唱腔优美,动作滑稽,说白幽默,深受观众喜爱,但为什么中川村不演傀儡戏呢?
一百多年前的一个春天,中川村胡氏家庙草坪上正演傀儡戏。因中川村大人多,观众如麻,热闹非凡,演员演得特别卖力。可正当剧情进入高潮,观众看得入迷之际,岂料一阵倾盆大雨从天而降,顿时全场一片混乱,大家你推我挤,纷纷闯进家庙内躲雨,丢下傀儡任其风吹雨打。由于客家木偶体型比闽南的大,淋湿后很重,拉线提不起来,只好歇场停演。
第二天,阳光灿烂。恰逢广东大埔圩日。中川村许多挑担下大埔的妇女,从背头岗大路经过,远远向家庙大坪望去,不禁目瞪口呆:草坪上,隐隐约约地躺着许多横七竖八的小孩子,一动不动。于是,这些挑担妇女也无暇辨明真假,就边走边骂:“碰到什么瘟鬼,一下子死了这么多‘细人子’!”有的妇女竟然呜呜咽咽地哭起来。这一哭,上村下堡就传扬开了,以讹传论说:中川村发生了“细鬼子瘟”啦!整个下洋人心惶惶。因为中川村人口密集,卫生差,向来多“瘟”。其实,横七竖八的“细人子”是戏班在草坪上晒又湿又大的木偶。
但是事有凑巧,那年中川村真的发生了可怕的“人瘟”(脑膜炎),夭折了许多白白胖胖的小宝贝。做父母的都伤心欲绝。村民一向迷信鬼神,竟归咎于戏班的傀儡子将野神瘟鬼引进中川村来害人。于是,村民争论后决定:以后谁也不准将傀儡戏引进村来。可能是慑于人命关天,直到现在,中川村都代代相袭,只演大班汉戏,不演傀儡戏了。

1918年,南北交战。袁部宋永禧为司令的北兵数以万计,沿闽粤大道南下,驻扎沿途村庄。他们来到中川,抢占民房,打骂村民,偷鸡摸狗,搞得民不聊生。
村民虽愤恨至极,但“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一些乡绅愿仗义执言,却不会讲“官话”。 徒叹奈何之际,一位会唱京戏的胡阿层回来了。阿层,因生得俊俏,扮青衣女旦,村人都叫他阿层旦。村里人想,阿层旦长期外出,一定会讲“官话”。所以, 一位德高望重的乡绅,亲请阿层出来同北兵对话。阿层旦一边敬茶,一边摇手说:“做不得,做不得,我不会讲官话。” 乡绅提醒阿层旦:“你做戏不是有说白吗?” 阿层旦为难说:“是呀!但说白是一句句定死的,同讲话不一样。说白也要摆手势才能说出来。”
乡绅又说:“无牛只好使马。你不会讲官话,村里还有谁比你会讲?你非出来不可!你可以把要讲的话先写出来,按字来唱和说白,北兵不就听懂了?”
阿层旦从全村父老的利益出发,只好硬着头皮领命。随后,乡绅叫一位能文会写的人,把要同北兵讲的话写出来。阿层旦像背戏文一样,朝唱夜练,把要讲的话都背熟了。
一天,阿层旦穿上戏装,扮成青衣角色。在穿着长衫马褂的乡绅引领下,来到北兵营地。
再说北兵原籍北方,最爱听京戏,况且南来日久,人地生疏,思乡心切。现在看到阿层旦一身青衣打扮,有如天仙下凡,莫不欢腾雀跃,团团围住。阿层旦是见过世面的人。他摆好青衣姿态,对着北兵将领唱了起来:“老将呀!”阿层旦按青衣规矩首先道个“万福”,紧接着便唱道:“奴家村小,房屋破陋,人穷民困,无酒无肉招待难周全,有辱将军驾临敝村。奴耿耿于怀难启齿,请将军宽容恕罪。惟奴家悲怨满怀,有苦难言,如今大胆陈述,请将军倾耳察纳忠诉!”
唱完一段,阿层旦接着说白:“自从将军来村驻扎,对士兵约束不严,乱占民房,调戏妇女,偷鸡摸狗,要柴要菜,饭桶大便,米升解小,如此行为,设身处地,谁受得了!谁受得了!乱抓挑夫,强买强卖,欺负百姓,鸡犬不宁,如今有田难耕,有工难做,民不聊生,怨声沸腾,请将军三思,怎么得了,怎么得了!”阿层旦的唱词和说白,北兵果然听得懂。虽然句句刺耳,有损军威,有伤尊严,但一来阿层旦俊俏,二来阿层旦唱得清脆嘹亮,个个听得入神;不仅没有计较阿层旦的无礼,还热烈鼓起掌来。
从此,北兵就不敢在村里横行霸道,减轻了中川村民的痛苦。阿层旦唱戏退北兵的故事就这样流传下来。

        第 十 六 展 室
达夫唱和磋诗艺 北村夜语点先锋   (切磋文学)
星马文坛知名诗人胡浪漫与现代文学著名作家郁达夫在《星洲日报》共事多年,文人相亲,时有唱和,共磋诗艺,继胡斐才与纪晓岚之传奇,续写了中川文人与文坛巨星的千秋佳话。日寇陷星,俩人分散。有一天,胡浪漫听到郁达夫流落苏岛的消息,惊喜万分,即赋诗《闻达夫在苏岛诗以寄之》:“铁马金戈动地来,仓皇烽火出亡哀!悠悠生死经年别,莽莽风尘万念灰……”以寄托对故人的深切眷怀。

作家胡赛标永远不会忘记与我国著名先锋作家北村的那夜深谈。1999年2月13日晚,在侨中振兴楼的宿舍里,围绕着北村的作品,胡赛标与北村谈论先锋小说的艺术特征与影响北村的作家作品。北村细语轻声地说:“先锋小说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把笔锋伸向人性的深层,敢于直面当代,直面生存。”那时,家人已寝,北村问:“会不会打扰您家人?”北村是心细之人,停放小轿车,他会关切地问:“这里会不会妨碍行人过路?”……中川自古文风炽盛,仅现代著书立说的就有:胡少云、胡炎贤、胡浪漫、胡秀莹、胡汪芳、胡均发、胡炽辉、胡一川、胡冠中、胡曙、胡瑞昌、胡旺进、胡居焕、胡大新、胡向群、胡赛标等16人。著作等身的胡大新因《永定客家土楼研究》等成为土楼学者,事迹被〈〈中国日报〉〉报道。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居焕、旺进、居达三人,是〈〈闽西日报〉〉楹联征文比赛的冠军。省作协会员胡赛标挑战众多网络写手、作家,荣获新浪网“2005年高考作文同题征文”第二名,2006年又被新浪网以“父女同写高考征文”作为新闻特别推出,曾获“当代校园图书奖”“闽西文化奖”。知名记者、作家胡冠中编著有九部书,曾任〈〈厦门日报〉〉政文部主编,获“厦门市老有所为精英奖”。中川风流枝繁叶茂,惜地处文化边缘,埋没了多少俊逸文才?
第 十 七 展 室
    扎裤带男人去过番 带络脚女人去挑担   (艰苦奋斗)
歌谣“男人扎条裤带去过番,女人带双络脚去挑担。”是解放以前中川村民生存状态的真切描写。
中川人过番犹如现在人们去打工一样平凡无奇。讥笑一个人的最好方式是问:“你怎么没去过番?”被问者往往脸红耳赤,支支吾吾。没过番意味着懦弱无奈。胡玉香一家就是一例。父亲胡赐峨《星洲日报》馆当排字工,叔叔胡赐梅在永安堂当经理助手,十一岁的胡玉香则帮助包装万金油、八卦丹。有一天,文虎伯到永安堂,看见她在做工,便说:“小孩子应该去念书,你还是上学好!接着,便跟胡赐峨商量上学的事,还把他捐赠新加坡小学生每人一只的书箱子,也送了一只给胡玉香。她被送回家乡中川村念书了。那只印有老虎的书箱,直到近年才送给永定博物馆收藏。

中川女人的命运是很悲苦的。男人过番,有的杳无音信,有的一去无回。女人独自支撑家庭,默默咽泪。中川村的大楼大屋活寡妇不少,一个奋跃堂就有十几个。她们靠一双络脚挑担赚盐钱过活。于是,梨子岭岗歇脚时就有苍凉的情歌对唱:“送郎走哩转屋下,踏入间门正知差;对哩衣衫看了看,目汁双双到颏下。”“梨子岭岗一株梅,手攀梅树望郎来。叔姆问我望嘛个?我望梅花几时开。”……或唱凄凉的客家生活:“放牛哥子等伴归,戴顶草笠风紧吹,捡得笠来牛又走,赶得牛来伴又归。”……男人过番,女人挑担,是悲是喜,是苦是甜,是无奈也是挑战,是中川吃苦文化的精髓。
第 十 八 展 室
文虎伯戏谑胡才子 胡一川笑谈书画艺   (幽默乐观)
如果举办一次“铁嘴”比赛,中川村“牙花系”毕业的恐能勇夺桂冠。
胡兆祥是胡文虎在国内的政治代表。因为胡文虎不会讲普通话,所以胡文虎与蒋介石会面,一定要胡兆祥陪同当翻译。有一次,胡文虎与蒋介石会面后,开胡兆祥的玩笑说:“阿陶(胡兆祥的原名叫胡陶皆),你的普通话与我的客家话差不多啊。”众人大笑,蒋介石也笑。原来胡兆祥的普通话也不够标准,有时候蒋介石要听几遍才能听懂意思。

1993年武汉“楚天翰墨情”书画作品义展义卖拍卖会上,《风流人物看今朝》以2万元的高价被武汉东方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购藏,它就是胡一川大师创作的书法作品。他独具韵味的书法《源远流长》《神州无处无飘香》曾荣获“国际画家代表作收藏金奖” “两岸文化交流贡献奖”,并入刻甘肃西王母石碑林、河南神碑林。
生性幽默智慧的胡一川,曾对秘书陈武说:“你们说话鬼都不要听,没有艺术。”有一次,他要写“中川”二字,先查《中国书法词典》,从中挑选出最满意的字,研究半天,然后再融入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创作出自己的个性风格。写完后,他叫秘书提意见。秘书说:“很好,很有个性!”他说:“好在哪里?尽拍马屁。”接着又风趣说:“我的字从词典里来,怎么词典里却没有我的字?”逗得秘书哈哈大笑。入夜,他要秘书把“中川”二字摆在床上静静地欣赏,微笑着琢磨,慢慢进入梦乡。早上醒来,他用功过头,声音都变了调,说:“昨晚我想写的字,迷迷糊糊好像没睡过……”他叫秘书找书法贴子,要重写“中川”。他风趣地说:“搞书法比喝咖啡还过瘾!”秘书从一叠叠乱糟糟的贴子里很快找到有“中”“川”二字的,他称赞秘书:“好!这样,我可以多活几年!”可没几天又全乱了。
第 十 九 展 室
语出一句惊四座 养猪五年放三铳   (淳朴勤劳)

复承楼的胡文英,一生安分守已,淡薄名利。农作之余,总是拿着一把锄头,在中川村道到处转悠巡查,看见哪里坑坑洼洼就填土铺路,哪里路基不实就砌石筑牢,让人好生感动,也有人望见她就开玩笑道:“你一生会做什么?这么老了,还玩泥板、石子!”胡文英嗬嗬乐道:“是呀,我一生只会做一件事,玩泥板、石子。”那人又笑道:“没事做,去洗火炭!”胡文英笑道:“不啦,洗火炭留给你,我今生今世砌好心肠路让人走就行了。”

中川村有个人,因为把养的鸡鹅称为满女,人称“半煎焖”。可是这个人独出心裁,要养出一头全村最大最重的猪来。
当时,村里人养猪,长到一百多斤就杀了。他则不然。养的猪近五年,少说也有五百斤,两只门牙露出二寸长,像铁耙一样,但他还舍不得杀。好心人劝他:“你的猪都给你养老了,还不赶快杀掉!”他不听劝告。后来,他的猪不但没有再肥再大,反而变瘦了,才把养了五年的猪杀掉。杀猪时,放了鞭炮不算,还放了三门铳。人们问他为什么杀猪放铳?他回答说:“我养了全村最大的猪,就该庆祝!”过了几天,又传出爆炸性新闻:他同土改工作队争吵起来。原来他不同意评为贫农,要富农。工作队干部问他:“为什么要富农?”他不冷不热地回答说:“贫农就是穷人,名声不好,我一定要评富农。”工作队干部惊得嘴都合不拢。

第 二 十 展 室
虎豹别墅建中央 中川家谣永传扬   (精神家园)
家园之思、故乡之恋是中川文化最有魅力的部分。虎豹别墅的建造源于那封匿名家书。
1947年秋,胡文虎突然收到一封挂号的匿名信,叫夫人陈金枝拆开念念。陈金枝看完,不由潸然泪下,便随手递给身旁的佣人刘丫头。刘丫头情不自禁地客家山歌的曲调唱了出来:“中川是个好地方,东面有座马山岗,西面有个祖公堂,……为何虎豹不归乡?”原来,这是一首流传了几百年的中川家谣。胡文虎一听,心潮起伏,喉头哽咽,一连三天三夜寝食不安,思乡之情魂牵梦绕,怅然若失。他马上派胡兆祥在故乡筹建虎豹别墅,兴建园林,既供乡人游览,又准备告老还乡,安度晚年。可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胡文虎最终未能回到故乡。他临终前,口中呼唤着中川,要胡仙答应他回家乡一趟,替他飘泊的心寻找一个居所。

像胡文虎这样一去不复返的游子,在中川侨乡还有许许多多,但他们对故乡的眷恋不会因时光的流驶而淡漠,他们读华文,规定在家都要讲客家话。他们永远记得自己的祖祠是九级半,永远懂得吟唱几百年的中川家谣:“中川是个好地方,东面有座马山岗,西面有个祖公堂,南边有座狮象霸水口,北边有口大横塘。啊,故乡啊,故乡!”
】【打印】【 繁体】【投稿】【续投】【/】【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首 页 - 网站介绍 - 站点动态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6-2007 http://www.hszq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1080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028号 TIME 0.11186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