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来源:胡氏宗亲网 | 编辑:admin
| 时间:2006-07-29 18:10:50 ]
|
中川胡氏家庙----(网摘)
从中川村虎豹别墅往里走百米许,就到了胡氏家庙??也就是胡子春、胡文虎、胡一川、胡仙等中川村胡姓的祖祠。许多到中川村虎豹别墅的游客,都不知道近在咫尺还有一个古色古香的乡村庙宇可看,看完虎豹别墅后就匆匆辞别了,实在可惜。
胡氏家庙建于明朝万历十二年(1854年),是为了祭祀中川胡氏开基始祖铁缘公而修建的祠堂,比明朝成化十四年(1478年)在永定城设县治还早106年。而中川村《胡氏族谱》的族史或许要比《永定县志》的县史还要老一些,因此也算得上是一座古董了。胡氏家庙里安定堂的牌联是:“开辟自前明五百年,岳秀山灵文武衣冠光上国;沿流及后嗣二十世,椒延瓜衍春秋俎豆祀中川”,记述了开基始祖铁缘公自下洋迁至中川,胡氏家族已繁衍了二十世嗣。二十世代,五百春秋,胡氏家庙的祖先自中原河南、安徽一带,迁徙至江西赣南,再迁徙至福建宁化,又迁徙至闽西长汀,之后才迁徙至永定下洋。可以说,胡氏家庙是胡氏家族的繁衍史、奋斗史、发迹史,以及自中原迁徙而来的“客家史”,之后又向海外迁徙而去的“华侨史”的历史见证。也是处于不断迁徙之中的客家民系的一个闪光点。 胡氏家庙坐落在中川村后的虎形山麓。走近胡氏家庙,首先看到的是庙前草坪上如石林一般簇立的石桅杆。桅杆丛丛,直挺高耸,仿佛在向世人阐述着胡氏家庙中“文武世家”之荣耀业绩。据《胡氏族谱》记载,五百年来,胡氏家庙高中状元、翰林、进士、举人的不下百人。清朝道光十三年(1888年),胡应卿登第进士,出任山西道监察御史,这是胡氏家庙旧时学人中最大的官职了。今世学人中最大的文官是胡赐道,于1985年出任新加坡政府财政部长兼卫生部长。此外,有影响的学人还有“七子五教授”:即胡应源的七个儿子,除长子和五子外,其余均为教授,分别在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大学执教。还有“兄弟两博士”:即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学博士胡万旺,美国西里基斯大学物理学博士胡万亮,他们兄弟俩分别参加长江三峡大坝设计及咨询,指导建造台湾核电站。 胡氏家庙曾五毁五建,可谓香火不绝。最近一次修缮是1983年,改革开放的年代,由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出资。整座建筑没有用一?土、一块砖,全用木料和石料。由木桩承重,木板隔墙,石柱为基,石条为廊。屋脊上的彩磁浮雕,屋顶上的飞禽走兽,层檐上的玻璃翡翠屋梁上的镂刻木雕,回廊上的花岗甬道,甬道侧的木柱支撑,门扉上的神仙人物画像,大门外的围屏麒麟塑像等等,整个建筑,无不给人以金碧辉煌财气四溢之感。置身于如此美仑美奂的乡村庙宇,胡氏家族中的几代商业巨贾仿佛正向我们款款走来??
清朝咸丰十年(1860年)出生在中川村的胡子春,父母早逝,家境贫穷,13岁随乡人到马来西亚谋生,先当学徒,10年后有了积蓄买了一片矿山经营锡业,日渐发达,最后拥有矿业实体30多个,成为东南亚首屈一批的锡矿企业家。之后,又经营数千英亩的橡胶园和规模巨大的丁香豆蔻种植园。当时英国驻南洋参政大臣特封他为“太平局绅”,英王学特封他为矿务大臣。八国联军侵华之后,两广总督岑春煊到南洋宣慰华侨,胡子春即向祖国捐献白银50万两。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胡子春因祖母去世回国奔丧,慈禧闻讯立即召见,胡子春又捐白银50万两。之后,开办粤汉、沪杭、漳厦三条铁路,胡子春又出白银20多万两。为此,清政府先后封他为邮传尚书,荣禄大夫。1921年,胡子春病故于槟城。
胡子春病故的同一年,一代巨贾胡文虎正在崛起。1921年,胡文虎为了扩大永安堂业务,前往暹罗(泰国)曼谷开设暹罗分行。这是永安堂最早的分行,也是胡文虎人生事业迈出缅甸跨向世界的第一步。之后,胡文虎到世界交通要冲??新加坡开设永安堂分行,到1926年正式把永安堂总行从仰光迁往新加坡,实现了商业战略大转移。1935年,胡文虎又把商业重心从新加坡造往东方之珠??香港,再一次实现了商业战略大转移,成为富甲东南亚亚的国际大商贾,1931年,胡文虎应蒋介石特设盛宴接待,合影纪念。10年后的1941年2月,胡文虎飞抵重庆考察业务,并出席国民参政会。这次重庆之行,胡文虎分别与蒋介石、林森、周恩来、叶剑英等国共两党高层会晤接触。1954年胡文虎病逝于檀香山,享年72岁。
胡文虎去世后,其女胡仙年仅23岁,以微薄的“星岛报业”起家,开始重新创业,度过了最初几年的艰苦日子,终于渐渐扭转颓势,开始“一枝独秀”。到七十年代,胡仙成立了“星岛报业有限公司”,把星岛报业的服从推向市场,获得巨大成功,开始发迹,红极一时。香港政府授予她“太平绅士”称号,得此荣誉的香港还没有第二个女性。此外,胡仙还成为世界中文报业协会主席,国际新闻协会主席(这是担任此职的亚洲第一人)。经过30多年的努力奋斗,胡仙一度与李嘉诚等亿万富翁并列为香港十大富豪之一。1992年11月,胡仙访问北京,分别受到了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的亲切接见。
不过,胡仙并不是胡氏家庙门正下的“最后富翁”。在她之前,还有一个胡日皆。清朝光绪十三年(1907年)胡日皆出生于马来西亚,周岁时随父母回到故乡中川,8岁失怙,家境艰难,18岁重返马来西亚谋生,先供职于怡保福锡矿公司,后在堂叔胡重益兴办的复万和锡矿公司任经理,以勤俭精神深受器重,继而与胡重益合营“复万和”,后陆续自办复万生、复万利、复万昌、复万亿、复万丰、复万泰等锡矿公司,成为亿万富翁,可惜的是,1961年8月,胡日皆不幸为劫匪所害,年仅54岁。
置身于胡氏家庙,仿佛置身于艺术的殿堂。想不到一个小小的乡村庙宇,承载着如此浓郁的笔墨情趣和艺术张力,以及中国传统的人文思想。在“安定堂”前,留连于圯上受书、张良拾鞋、子牙弹琴、文帝耕田、刘备招亲、李白吟诗、白鹤图、迎客松等几十幅传说故事、戏曲小说中的人物和场面,以及花卉图案的壁画前,整体感觉不论是人物、山水、花岛、无不活灵活现,显示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宗教庙宇文化的相融性和民间艺人的大家手笔。胡氏家庙里的金粉题联,或上祖遗训,看去飞龙走笔,淋漓尽致,给人以妙趣横生的艺术感受。书法笔墨多出自当地的名流之手。其中的巫宜福,清朝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应殿试,榜列二甲,赐进士出身,后入选翰林院编修,是永定县明清两代仅有的3名编修之一。其弟巫宜福则比他早两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巫宜福辞章博雅,邑中碑铭序记联语,多出自他的手笔,著有《木屑编》传世。胡氏家庙里的壁画屏幅,出自邑中画家宋省予之手笔。宋省予,清朝宣统元年(1909年)生于闽西上杭,7岁随父习画,早年专攻任伯年派写意花鸟,后结识张大千、高剑父、关山月等著名画家,吸取岭南派精华,作品多次参加日本、香港等地的画展,在东南亚一带享有很高声誉。
从胡氏家庙的壁画中,我们想到了一位从中川走出去的在我国当代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画家 和知名美术教育家胡一川。
胡一川,1910年生,原名胡以撰,少年时代在海外度过。1925年,胡一川爪哇沙拉笛歌回国,考入厦门集美师范学习,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1929年,胡一川考入杭州国立艺术院研习绘画,同年参加“一八艺社”,1930年参加左翼活动,在鲁迅的影响下,开始木刻版画的先驱者和开拓者。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胡一川被捕入狱,与著名诗人艾青同监。艾青给他写了一首诗:“你用钢刀刻木刻,我用钢笔写诗篇。”1937年,胡一川出狱一年后即奔向延安,投身到革命的最前线去。这是胡一种人生的一个转折点,革命的火热生活使他进入了版画创作的旺盛期。1942年5月,胡一川收到了一张以毛泽东、凯丰两人的名义,用粉红色有光纸印的请贴,邀请他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后与毛泽东合影了一张集体照。北平解放后,胡一川奉命组建中央美术学院,任党委书记,与任院长的徐悲鸿共事多年。数年后,胡一川又奉命组建“中南美专”,任校长和党委书记,后中南美专南迁广州改为广州美术学院,胡一川任院长。
从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世纪未的近百年中,胡氏家庙门下的胡子春、胡文虎、胡一种、胡仙四人,分别与清朝政府、民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最高领导人物有过会晤接触。这种现象,我们可不可以称之为“中川现象”?这种“中川现象”,在中国的各个乡村中,怕也是绝无仅有的吧?
从胡氏家庙出来,一眼看见屹立于中川村中的巍巍土楼,似蘑菇,如飞碟,像城堡,若山寨……有人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有人说它是“世界东方神话般的客家民居”,有人说“圆楼是个句号,却引来无数的感叹号和问号”,有人把它绘制在邮票上,打上《福建民居》的美名,让它漂洋过海,流行世界。而有人则说:“圆楼是封闭、保守和落后的象征符号”。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过,我们试问:这些圆楼民居何以出现在闽西这块以汀江客家母亲河为流域的的客家聚居地?
当然,我们还要问:胡子春、胡文虎、胡一种、胡仙这些与一国之主谋过面、握过手、对过话、碰过杯的客家后裔何以出现在这土楼之乡永定中川村呢?
小小中川村,方圆里许,人口逾千,竟然成为藏龙卧虎之地,并非偶然。中国有句俗语:有为则有位。正是从这巍巍圆楼中,从胡氏家庙中,我们看到了客家人的冒险精神、开拓精神、进取精神、吃苦精神、乃至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我们把客家人的这种“处于不断迁徙之中而且有所作为’的精神统称为“客家精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