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寻根系统 | 纪念馆
 
 
致胡海老先生的一封信--胡苗勇
[ 来源:胡氏宗亲网 | 编辑:南山 | 时间:2007-05-10 17:48:52 ]
致胡海老先生的一封信--胡苗勇

原文发表于: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149

编者按:本文发表于胡氏宗亲网论坛。胡海老先生在《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中的某些观点,引起广大宗亲的注意和讨论。本站现将这些讨论整理发布于“争鸣栏目”。
----------------------------------------------------------------------------

胡海老先生:

您好!关于您的事迹我们都有所耳闻,老先生为调查全国安定《胡氏族谱》,从1991年8月到1996年9月,自费踏13省,遍寻资料,历千辛万苦,从民间浩翰的家谱史料中查找资料,终于编成《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一书,字数达150万字之多。老先生的如此伟大无私地为我胡氏作贡献,作为胡氏宗亲的我们对此是非常的钦佩,更是无比的感激。

我是一位浙江的宗亲,现在就读于杭州一所大学,从小对古代宗亲文化比较感兴趣,但是自从发现家里的宗谱上一些错误之后不断从网上查询资料,但是效果不佳,网络虽然有一些资料可查,但是始终困于资料的短缺,很多东西还是无法查询,因此就无法考证一些东西,曾经我也有像老先生一样的想法就是去各地汇总资料,然后修订完整,但是这样的事对我一个年少的学生来说不太现实,后来我通过网上得知老先生做了开创者,更为胡氏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而现在的我萌发一个念头,那就是把一些资料放到网上去,能够真正的实现网络资源共享,让更多的胡姓人轻松地寻祖问根。

现在的科技非常发达,但是人们对古代文化和中国文化传统的知识的了解那是越来越差,有的人根本不知道宗族,宗谱之说,可以说文化大革命是对此的一次严重的挫创,记得自己本族在这之前每年不忘祭祀祖先,但是到现在从文化大革命到现在为止这方面就没有再继续进行了,各地修谱也相继停滞,像我这个年龄的一代根本没多少关注宗谱文化的。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更为详细地,准确地找寻资料那只能通过网络的真正共享,靑少年都比较喜欢网络,通过网络的传播更能让青少年得到对文化传统知识的认识,现在越来越多的资料都已经实现了网络共享,现在的电子设备更是存储资料的最好工具,如今网上很多姓氏都办起了自己的宗亲网,一些小姓氏都有自己的网站,但是遗憾的是作为大姓的胡氏居然除了《华林书院》这么一个网站以外没有其他宗亲网,但是《华林书院》网站只是针对华林胡氏而言的,并没有能够和宗亲交互交流的平台,只是用一些基本关于华林的内容,况且里面资料甚是缺乏,虽然说华林胡氏在所有胡氏中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但是不是华林胡的也不占少数,安徽江西等地古徽州地带龙川胡,明经胡,清华胡都占到绝大多数的比例,至于江西,福建,湖南,浙江各地倒是华林胡占的比例比较大些,因此光光一个没有什么详尽内容的《华林书院》根本就不能撑起中华胡氏的门楣。现在作为新一代的我们,上网更事成为了我们了解和学习知识的殿堂,网络更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所在,轻松的网上一下搜索资料就出来了,但是网站的缺乏,网络上胡氏资料的缺乏和分散势必会将寻根的新一代引向一个错误的方向,更造成天下胡氏皆华林,天下胡氏皆安定的情况。

因此本人以及一些网上的胡氏宗亲准备建一个网站,用于专门收集胡氏的资料,提供给宗亲,让他们能有一个自己的交流和共进的平台,让寻找胡氏资料的人能找到其应该找的,让大家能把自己的资料数字化汇总,网络更是以后发展的趋势,以后必定显示中能找到的资料网上能找到,现实中找不到的资料网上也有,这就是网络的好处。但是没有权威的详尽的资料的支持,感觉建网站也只是大海捞针,根本就无从谈起,就网络上现有的那一些资料来说,从03年开始到现在零零散散还就是原来那几个资料,没有人在网上发布,也没有人认真的考证,而且发布考证资料的人也都只是为了本支派修谱需要,这之后大家都曲终人散了,有些人更以散布歪理谣言来颠倒事实,所以能通过权威的资料来帮助大伙是一个很不错的建议,但是困于资料短缺,就算把这些资料都罗列在一起也只是胡氏大海中的一粟,况且现在网上以华林资料为多,这给不是华林胡氏的胡姓宗亲寻根问祖造成更多困难,我听说老先生是万九郎的后代,而此支胡氏到现在都还是个迷,不过它应该也不属于华林胡氏,其实像这样的胡氏后人还多的是,本人也不是华林胡氏后代,而且尚且对自己支派不祥解,另外一份文章正是我想询问老先生的关于我族胡氏的一份资料。

我认为老先生的《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是胡氏宗族资料中非常重要的一本书,我想老先生编这本书的宗旨也是为了纠正全国胡氏谱的错误,让全国的宗亲都能更为详细的了解胡氏的渊源,老先生这么多年对我们胡氏所作的一切也一定会被后人所称道的。但是老先生却又不将此书出版,而全国也就这么1000来本,零零散散的分布于全国各地,但是对于现在快2000多万人的胡氏能看上此书的也没能有几个,更何况他们也并没有用此书做多大的贡献,一般就把自己本支谱编完整后就藏于箱底,有些根本连他们同支族人都不知道同村里有这么本书,这对资料来说根本就是浪费。老先生对于胡姓宗亲慷慨赠书的事迹我也有所耳闻,据说老先生也不愿意收钱,但是出版书也并不是完全钱的问题,能让信息真正的遍及全国,让大家都有一个书店里购买书的机会,区区的1000本书是不够的,所以我认为此书应该出版或者就是资料的网络化。

鉴于此原因,希望能有幸得到老先生的《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一书,如有幸得到此书我们也会尊同老先生的意见,有选择性的对一些资料进行网络发布,以保证老先生的著作版权。
 
老先生可能对网络不是很了解,以下是关于《胡氏宗亲网》的一些策划,我简单的介绍一下:
1.   我们目前的网站以论坛为主,先发布一个用于互动交流的网络平台―――论坛,论坛用于大家的发表言论,用户也可以回帖,即可以针对一个话题进行探讨,也用于发布资料,真正的实现资源互动,宗亲通过论坛可以对胡氏发布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对寻根和共同探讨胡氏的发展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
2.   由于现在我现在学业上比较紧张,如今快大四又在要面对考研,因此对此做主页时间并不充裕,可能做主页面的时间要推迟,况且主页并不像论坛那样能立刻就做出来,选择的题材很关键,但是论坛将会很快被发布用于宗亲交流并收集资料,等收集了比较完整的资料后,有了题材主页也会相应的发布

胡氏宗亲网的网址为http://www.hszqw.com.cn。由于我现在还是个学生,学业比较繁重,自己资金也有限,故网站不可能做的很好,而且现在网站管理的人员也都是网络上的一些同姓异乡志同道合的朋友,各种信息交流并不是很方便,但是我们会根据网站的流量和以后的人气情况,逐步改善,把网站建设的更好,而老先生的资料更是我们网站依赖的源泉,更是中华胡氏寻根的权威,可以说这样的著作在其他姓氏是不太有的,同时也希望老先生对我们网站的关注和支持,也能提出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致以崇高的敬礼!

胡苗勇
2006-7-5

注:胡苗勇,胡氏宗亲网http://www.hszqw.com.cn的主要策划创始人。

----------------------------------------------------------------------------

九级半 2006-09-12 13:11
没想到这样高水准的胡氏网站出自一位大学生之手,真是胡氏人才辈出,可喜可贺!胡苗勇站长可谓“天下胡氏网络第一人”,功德千秋,让人感奋!我对电脑知识一窍不懂,只会一点操作,真的非常感激苗勇宗亲建了一个很好操作的网站!希望胡氏宗亲都来关心胡氏宗亲网!


admin 2006-09-12 22:34
其实大家太看的起我了,本人虽然是计算机专业,但学的是软件设计,并不搞网页设计,论坛和网站系统都是来自网上免费版本的(考虑到其稳定性相对较高),我只不过是涉及到网页规划布局内容等东西和网站发布的一些工作而已,而且也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南山和拥军也在网站策划和建设中帮助了很多,更要感谢胡海老先生以及一些胡氏宗亲对我们网站在资料上的支持和全体胡氏宗亲们的关心。

----------------------------------------------------------------------------

7122035975 2006-12-25 21:13
各位胡氏宗亲:
  我毕业于武汉大学,学的是历史,研究胡氏历史虽然只有12年,没有胡海先生的14年时间长,而且功底远远不及胡海先生,但是,我很佩服胡海先生的敬祖精神,他为我们胡氏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贡献是不朽的。不过我认为,他虽然大部分资料有参考价值,但却不可盲目崇拜,因为他最大的要害就在于胡氏渊源这部分资料有悖于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暂还不言及其他),我若危言耸听,敬请大家对照《史记-陈杞世家》,里面记载得非常清楚明白,然后参看胡海先生的世系源流部分便可得知。
  他有80多岁,我虽只50多岁,年纪比我大,但毕竟同为今人。老话说:“有史为证、有据可查”!他搜集的民间资料固然可贵,也只能作为中国正史的拾遗补缺,我们岂能只看重他的民间搜集资料,而否定中国2000多年前《史记》的记载乎?不然我们都会进入“找不到正宗嫡脉祖先”的误区,难道这个问题不严重么?所以恕我直言,敬请大家引起重视。
                湖北孝感胡氏宗亲 胡士奇 2006年12月25日

----------------------------------------------------------------------------

南山 2006-12-27 14:01
士奇宗亲所发表的意见很明确。对于胡海先生的尊祖敬宗精神很钦佩,但对其有关胡氏源流的观点不赞同。能够在我们网站上发表这种意见,我很高兴。因为胡氏宗亲网建立之初,网站宗旨中就有"讨论族源支派"这一条,希望专家学者利用网站平台,踊跃赐稿争鸣讨论。网站开辟了争鸣栏目,士奇宗亲和苗勇宗亲有关"百家姓氏繁衍究竟多少年为一代?"等讨论已经上网多日。我也将网站成立的消息告知胡观文宗亲,可惜他至今尚未前来指导。士奇宗亲认为"最大的要害就在于胡氏渊源这部分资料有悖于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以前亦有所闻,士奇宗亲是否可以就这一问题展开阐述,以飨众亲。另外,关于胡海先生的:“华林派胡勤修于宋政和2年(1112)创谱,编篡自《陈杞世家》20世,下至华林诚(左上高下早右成)78世,广为胡氏族谱载用,经考证(见《大通考》238页)是史书人名联接,非脉传世系”这一观点(见珠玑古巷建起全国性胡氏大宗祠感言),士奇宗亲持何种看法?还有华林谱从质公到藩公十三代平均不足15岁一代的疑问,有没有其他的解释?吾辈其生也晚,其识也陋,仅从去年才开始接触到胡氏文化,常遇到令人困惑的问题不得其解,还望前辈智者不吝赐教。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让我们在胡氏宗亲网这个平台上不拘一格,各抒己见,通过讨论学到更多的知识,结识更多的宗亲,共同把胡氏文化发扬光大。


admin 2006-12-27 22:23
南山说的很对。

史学研究一般以古代文献为基础进行的,现在普遍认为《史记》资料是比较权威的,从这点看出也许《陈杞世家》篇并无错误,但胡氏一族也不一定就是陈国20世国君嫡传,且不论安定谱是否正确,就安定谱上胡姓始祖胡丹为满公次子而言,这点也就没有必要再涉及到《陈杞世家》,也就没用士奇前辈说的那样严重了。

-----------------------------------------------------------------------------

7122035975 2006-12-27 23:07
南山、苗勇二位宗亲:您们好!
  感谢南山先生能给我回信,而且鼓励了我将再度发表意见的热情和勇气。
  也感谢苗勇先生,您还真的把我的那篇“百家姓氏究竟多少年为一代”放进了论坛之中,我直到今天才看到,在未看到之前,确实还误会您不敢把它发表出来,有阻塞言路之嫌。
  二位这种能纳各家之言的态度,堪称我们胡氏的贤达,您们这种严肃和认真的精神办网站,我非常信服。从目前情况看,我的观点(包括我将要发表的)拥护者不多,好像有点儿危言耸听,但不见得我的意见以及我提供的史料就是错误的。在一个网站有反面意见并非什么坏事,可以通过争鸣达到我们胡氏的和谐与统一,这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认祖归宗、统姓合谱是个非常严肃的事情,对于祖宗瞎认乱攀,凭心而论,二位、我及整个胡氏谁甘心情愿呢?
  说实话,我研究胡氏历史12年的成果,实际上是从不服本族谱开始的,“我们胡氏谱上哪来那么多的大官?还不是胡姓自己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出来的。”我想,胡姓历史应该是一部与中华民族同步的历史,既然是某朝某代的栋梁之臣,那国史上就应该查得出来,于是数年来我查阅考证了大量与之相应的史料,得出了一个使我非常信服的结论,我们胡姓修谱是严肃的,真实的。没想到,这一研究考证竟把我的敬祖爱族的热情激发出来了,以至于达到如今不可自拔的程度。而且我很自信,我敢于理直气壮的把这些成果自豪的告诉族人,让他们也分享:胡姓在中国是个了不起的姓!
  而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本姓胡的倒自起“内讧”,甚至像胡海先生竟把我们共同的始祖满公以下至20世的先祖人名弄得面目全非。《史记》是我国“史家之绝唱,是无韵之离骚”,自古以来,还没有谁敢对《史记》说不的。难道我不去相信2000多年前的史记,而去相信与我同时期的胡海先生的“民间调查”之作么?
  今天我主要是感谢二位,暂说这些,与之有争议的资料我将应南山先生之约:“胡海最大的要害就在于胡氏渊源这部分有悖于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我将就此问题“展开阐述”。另外,关于我那篇“百家姓氏究竟多少年一代”?苗勇先生是否能将此篇独立于论坛目录之中,放在醒目位置上,也让宗亲们百家争鸣,以期达成共识。拜托您了!
                   湖北孝感胡氏宗亲 胡士奇2006年12月27日

7122035975 2007-02-05 11:09
苗勇、南山先生:您们好!
  这一段时间我特别忙!因为我代有本地高校两个系七个班的文史课,正忙于编制复习提纲、期末考试试卷、考试以及阅卷评分,完全没有时间浏览贵网站,以至没有时间与您们探讨有关胡海老先生的世系源流课题,请见谅,下一段我将处理完手中琐事后再与您们继续探讨。
  另外,关于我元月4日写给胡久山先生的那封信,不知您能否从网上撤掉,既然他能在网上坦诚地回复我“绝对没有其他意思”,说明我可能误会了他,若再长久地保留在网上我就不应该了,我希望我们胡氏应有亲情、和谐,不能因此有损他的名声,他还年轻,我们胡氏还应该有他这样的人才。
  你说呢?我就拜托您了!谢谢!
                  湖北孝感澴东胡氏家族 胡士奇

--------------------------------------------------------------------------------

致胡巧义宗亲:
  您好!因为我确实太忙,好多帖子我都无暇顾及答复,趁今日略有闲余,与您聊几句。您的贴子关于“士奇宗亲的世系溯源图,从胡满至今,共131世,历时3114年,平均23,8一世,是非常可靠的数字。(因为我把自己的上下伍代查一下,我的爷爷于1906年生,我的孙子于2001年生,平均为23,75年一代)”。您的这番话,是对我研究成果的肯定,我很高兴!谢谢!
  说实话,我的这个世系溯源图是考证许多史料和各地谱牒,前后花了12年的时间研究出来的。1995年,我得到我们《澴东胡氏家谱》后,我随便翻阅了一下,发现上面有许多做大官的祖宗,我当时认为:“这只不过是我们姓胡的‘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出来的,哪能真是那回事?心想,胡氏的历史应该是一部与中华民族同步的历史,像胡宿、胡安国、胡直儒既然是宋朝的大官,那国史、正史上就应该查得出来,我带着怀疑的态度,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把本市图书馆里长达几千万字、40巻本的《宋史》借回家,与《澴东胡氏家谱》一一查对,结果竟是一一对号,世系与皇帝年号准确对应的竟达30多人!不查不知道,一查惊一跳!使我不得不相信老祖宗们修谱的严肃性和真实性。要知道,这可是700多年前,元人所著的《宋史》啊!我为了让族人也相信,于是制作了一张表,即《宋史所载胡氏名人录》,将先祖名、学位、官位、政绩、皇帝封诰以及《宋史》查对页码,分别列入其中,以供查询。
  同时还发现,从92至96世这五代中,胡姓共有子弟154人,以进士出身入朝为官者就达60人,占40%,其中95世胡直儒这一代,虽子弟仅只14人,却个个都以进士出身入朝为官,占100%。而且这五代中,92世先祖胡旦宋真宗癸卯年中状元;93世先祖胡用时、胡用礼、胡用庄兄弟宋真宗咸平三年同科殿试同中状元、榜眼、探花;94世先祖胡宗愈宋仁宗嘉佑年间中榜眼;95世先祖胡安国宋高宗绍兴三年中探花;96世先祖胡柚宋孝宗淳熙年间中状元。于是我于狂喜之际分别发了两文:“宋代胡姓一绝:一门‘状元、榜眼、探花’五代连冠”(2000年3月11日),“一门三进士,六部四尚书”(1997年8月16日),载于我地的《孝感日报》上,深受全体族人和广大读者的喜爱。一些族人至今还珍藏着这两份报纸哩!
  从此,我怀着对胡氏的崇敬,开始了从上到下的展开性研究。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人子之行,莫过于辱先”。这就是说,你认错了祖宗、搞错了辈份,就是侮辱了先祖,当然也侮辱了自己!我本着“有史为证、有据可查”的原则,考证了《史记》、《汉》、《唐》、《宋》、《明》诸史以及湖北20多个县市、30多支胡氏的家谱后,才从我胡士奇始,采用“嫡脉单线上溯的方式”,整理出这份从无缺宗断代情况的《胡氏世系溯源图》。这对我来说,它是来之不易的,若能对各地谱牒有参考价值,也算是我对胡姓先祖尽了一片孝心,也为当今全国联谱尽了一分薄力。
  最后,我再次感谢浙江温州胡巧义宗亲!同时也感谢网上惦记我的其他宗亲,我倘有余闲,也将尽微力予以回贴。
              湖北孝感澴东胡氏家族 满公第129世孙 胡士奇
                         2007年4月7日

该帖子在 2007-4-8 21:51:14 编辑过

  现年56岁,湖北孝感澴东胡氏家族人。是个本家族中人人能骂的、辈分很低的士字辈。武汉大学毕业,曾任乡、镇长,党委书记、区文体局长,不过都是副的,当官的火候不到家,总差那么一点点儿。毕生爱好文学、历史,著有四本书、一部电视连续剧,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就聘于本地高校为文学客座教授。后半生我将以研究胡氏历史为主要课题,希望大家喜欢!

--------------------------------------------------------------------------------

7122035975 2007-04-25 18:38
           关于胡海问题的讨论我进入了情感的困惑
苗勇、南山二位宗亲:
  您们好!因为我这人社交、族务以及本地高校受聘教学活动太多,时间较紧,所以上网不多,久违了,深表歉意!
  当初,正当胡海的《大通考》,在网上热炒并普遍叫好时,唯独只有我发了一篇“敬告全体胡氏宗亲”,不要对《大通考》盲目崇拜的言论,并曾经向贵网承诺过:我将就此问题继续“危言耸听”、“展开阐述”,可是后来经过反复考虑,我进入了情感的困惑,就没有把我就此问题研究的结果发表出来,为什么呢?
  正如南山宗亲2007年1月14日在“复铁华兄宏文拜读”中所说的:“我们等待胡仕奇宗亲发表关于他对胡海观点的看法,他一定不会让我们失望的,只是学术的严谨,可能还要假以时日。”谢谢您对我这么信赖,我确实如此!但是我很担心,我的文章一旦出现,就会像已开弓、却不能回头的利箭,会使对方受不了,毕竟是80岁的老人,已到了风烛残年,不能因为学术之争气坏了他老人家身体,若有三长两短,我岂不成了罪人?我确实从内心祝愿他老人家安度晚年,健康长寿。
  设身处地的替他着想,“18省下乡取证,3公斤手抄资料,10公斤复印资料,一堆数字记录的,是一位年近八旬的老者14年漫长的寻根历程”,他这种不辞劳苦的无私奉献精神是令人佩服的。也是我无比崇敬的。不论《大通考》是否得到广大胡姓宗亲的认可,毕竟是他、甚至是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成果和结晶。如果照我类似于当年中苏论战时的“九评苏共中央公开信”的言辞,逐篇去予以反驳的话,肯定有损他老人家的身体健康。
  不过,我还是那句话,胡海老先生研究的民间资料,“只能作为中国正史乃至胡氏族史的拾遗补缺”!《大通考》最有参考价值的部分主要体现在明清至今,在此时代之前的就太不好说了,因为他的研究有悖于《史记》、汉、唐、宋史,所以不可盲目崇拜和接受。我认为,如果全国当今联谱以《大通考》为蓝本,就是整个中华胡氏的悲哀。司马迁说“人子之行莫过于辱先”,找错了正宗嫡脉的祖先难道不是辱身、辱祖的悲哀吗?这个问题我今天只能点到为止。
  以上就是关于胡海问题的讨论,我进入了“情感的困惑”的原因。为了胡氏宗亲的亲情与和谐,为了有利于胡海老先生的健康长寿,我与胡海老人的学术之争我暂时宣布退出。
                            湖北孝感澴东胡氏 胡士奇
                              2007年4月25日
  
---------------------------------------------------------------------------------

胡久山-湘南 2007-04-25 19:03
引用:我认为,如果全国当今联谱以《大通考》为蓝本,就是整个中华胡氏的悲哀。司马迁说“人子之行莫过于辱先”,找错了正宗嫡脉的祖先难道不是辱身、辱祖的悲哀吗?这个问题我今天只能点到为止。

是吗?没听说过呢?时间考证还早哟?
大家只是参考讨论瓣证,胡海老先生你认为他会气坏吗?我认为他不会哟?
学术还是得争,不争不清楚。老先生应该不致于没有这份豁达的。
个人观点哟。


admin 2007-04-25 19:18
我想问士奇宗亲,非要按照士奇宗亲所言的华林世系作为蓝本就真的没有找错正宗嫡脉的祖先,就真的不是辱身、辱祖的悲哀吗?

一样的道理,我们从来没有说过以《大通考》为蓝本这样的话,也不是说要以《大通考》为蓝本,而是作为一个必要的参考还是很需要的。

可以说在网站刚刚建立的时候网站基本没什么资料,胡海先生的大通考对我们的贡献很大,也是胡海先生慷慨的拿出他的大通考来帮助我们。或许基于这个原因难免在网上会出现大通考热,这个现象也是很正常的,但我们决不会以此就很肯定的说《大通考》权威,没有一点错。老先生的那种无私无偿的贡献我们很是尊敬,起码这个是一些研究谱牒世系的人所做不到的事情。

我们尚且不认为《大通考》里面的观点是否真的正确。但是我认为要真正驳倒《大通考》就必须要拿出资料,就像当时胡老拿出证据反驳华林世系那样,否则大家都说“我的家谱绝对正确”等等这些都是空话。至少这点胡老是做到了这一点。

再者说胡海老先生心胸宽广,从来不会为这种事情所烦心,老先生遇到这样的事情也已经很多很多了。士奇宗亲尽量拿出事实在反驳吧,如果反驳真的有效的话这反而是帮助了胡氏宗亲的一个大忙。

我认为学术研究本来就没有先后、不分年龄,谁研究的有成果谁就在学术上有突破。学术贵在探讨、研究、辩驳、例证,真正的谁对谁错就还是要留给大家来证实的。


胡久山-湘南 2007-04-25 19:23
转官溪-胡淇淦(309411559) 19:08:01
那就得争,得有一个研究考证的对象,大胆设想

年代久远,弄错了是常有的事,说是辱身辱祖实在犯不上。说难听点负任到个人自身,爷爷爸爸不要弄错就是了,情结太重就有点种族歧视的嫌疑了。大家聚到一起,目的还单纯一点的好,研究研究姓氏源流、人口变迁和祖先功德,加强联谊,也加深理解社会人心世态,学以致用。能找到光荣最好,暂时弄不清楚也可谈笑视之。

------------------------------------------------------------------------------


Re:议士奇宗亲的"情感之惑"
  自士奇宗亲2006年8月21日的回帖提出23.7年为一代的“理论数据”以来,在2006年12月27日一封信就“百家姓氏繁衍究竟多少年为一代?”一文发了一番大论,加之本网苗勇站长和南山总版主的带头参入和设立专题专论,一时间引起了不少的宗亲的关注和兴趣,也吸引了不少的宗亲参入讨论。但遗憾的是随着问题的深入探讨,士奇宗亲刚开始的那种敢为人先,独抒已见的风格渐渐消退了,究其原因,士奇宗亲在另一篇文章中说出了一个观点-----“情感之惑”,但我观其文章说明,其观点本人不敢苟同,本人的印象倒是觉得士奇宗亲是在虚晃一枪,流漏出缺乏对此论题继续探讨的底蕴和勇气!你的解释之所以不再对此论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是担心你的论点和论据摆出来后,胡海先生会因为你的论点论据彻底否定了他多年来的研究所得出的大通考结果而气伤身体。我认为(对不起我又用了个“我认为”)这完全是杞人忧天,试看胡海先生一生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多次受到打击,依然保持一种平和宽容、无私无怨的境界,在当时的政治气候还远没有现在开放的时代,就开始了胡氏家谱的调研工作,足可见胡海先生是一个有坚强毅力和意志的先驱者,他追求真理是多么的敏锐和执着,他决不可能因为有人对他的研究成果提出某些质疑而耿耿如怀,更不会因别人的论点论证推翻了他的原有研究成果而痛心疾首、惶惶不可终日!相反他倒会感到由衷的欣慰,因为他的带头引发了胡氏宗亲对家族文化和世系流传进行研讨和探索的热潮,这无疑是他老人家最感到欣慰和满足的事情啊!

  综上所述我建议士奇宗亲大可不必多心,你的用心是良好的,但不能因此而裹足不前,那不但辜负了胡海先生的初衷,也冷了我们其他宗亲的积极参入研讨之心啊!我的祖先胡安国处北、南宋时期,当时朝廷权贵层流行崇尚儒学而禁止理学之风,我先祖提出“强学力行,以圣人为标的,志于康济是艰”厚今薄古的观点,身体力行,一生仅为官6年,大部分时间隐居著书和从事教育,终于以30卷《春秋传》奠定了他南宋大儒的地位。在以后的明、清两朝胡安国及子胡寅和胡宏均配享孔庙祭祀。当然士奇宗亲关于“百家姓氏繁衍究竟多少年为一代?”这个论题不能与安国公的《春秋传》相比,但我觉得在学术的研讨和探索的过程应该是有许多相似之处的啊,不知士奇宗亲可有同感?

[ 此贴被胡铁华在2007-05-04 18:31重新编辑 ]

----------------------------------------------------------------------------


南山 2007-05-05 07:22
Re:仕奇宗亲

仕奇宗亲:

    胡氏宗亲网论坛发表站长苗勇宗亲的《致胡海老先生的一封信》,表达了他本人对胡海先生为全国胡氏宗亲所做贡献的敬重,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其中也包括仕奇宗亲您。您在去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在论坛发表的《致胡氏宗亲的一封信》公开表示出对胡海《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一书的质疑:“要害就在于胡氏渊源这部分资料有悖于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众所周知,胡海先生在胡姓渊源,安定系、华林系的源流世系等问题上都有自己的观点看法。他本人在赠书的同时也随书寄出了勘误表和评议表,欢迎读者对他书中的观点提出异议。我们胡氏宗亲网本着“网络联系宗亲,共享族谱资料,讨论族源支派,方便寻根问祖”的宗旨,得到胡海先生的授权,在网上公开发布了《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目的也是在于让更多的胡氏同宗看到这本书,对其中的观点进行讨论、争论、辩论,以避免一家之言一统天下。

    所以我欢迎仕奇宗亲的论坛发言,希望您能就这一问题展开阐述,以解惑于我们这些后来者。对此,仕奇宗亲欣然同意,于去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发表《致南山、苗勇宗亲的一封信》,表示要“应南山先生之约,将就这一问题展开阐述”。原来我以为仕奇宗亲是胸有成竹,学术论文马上可以发表,但两个月过去不见一点动静。今年二月五日仕奇宗亲致信本站,表示由于工作繁忙,“完全没有时间浏览贵网站,以至没有时间与您们探讨有关胡海老先生的世系源流课题”。但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仕奇宗亲(会员名:7122035975 )经常光顾本站,而且今年四月七日在其他网站发帖,其中也谈到了有关“人子之行,莫过于辱先”的观点,今年四月二十五日仕奇宗亲再次致信本站,说“关于胡海问题的讨论使我进入了情感的困惑”,“为了胡氏宗亲的亲情与和谐,为了有利于胡海老先生的健康长寿......学术之争我暂时宣布退出”。

    仕奇宗亲为回避讨论作出的两个解释,都很难令人理解。参与我们论坛话题讨论的宗亲朋友,大多数人都是和仕奇宗亲一样有现任工作的,如果大家都以工作繁忙为由,那论坛岂不是成了空坛,哪里来的人气?况且你也可以将其观点择要分期陆续上网,不必等待全部完成才公布发表,或者私下里与我们简短交流一下也是可以的。仕奇宗亲是位教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我们把论坛当课堂,原以为是可以在其中学到一些知识的,尤其是胡姓起源的历史知识,能看到专家学者的不同意见交流,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好事,对于您以工作繁忙为由放弃宗亲网论坛这第二课堂,我们只能说很失望。

    至于说“关于胡海问题的讨论使我进入了情感的困惑”,就有些令人莫名其妙了。就像上面铁华总版主所说,胡海先生一生受到过许多不公正的待遇,他是不会脆弱得听到批评和不同意见就要精神崩溃的。况且双方争论尚未开始,何以知晓就会到了您所预见的那种地步呢。今年四月三日,胡海先生在广州送我上火车的时候,还很高兴地叮嘱我,仕奇宗亲的文章发表一定要尽快通知他,可见如果您为此而进入“情感的困惑”,那的确是大可不必了。以前有个相声,说一个年轻人半夜三更回来把一只靴子脱下,重重地扔在地板上,忽然想到楼下住的房东老头,于是悄悄地脱下了另一只靴子,谁知老头为等他这第二只靴子落下一晚上没有睡个安稳觉。所以要为老人着想的话,还是请仕奇宗亲尽快把“第二只靴子”扔下来为好,我们也继续等待中。

    认错了祖宗搞错了辈份的确是个严肃的问题,但由于客观条件限制也是无法避免的,所以要通过充分的研究讨论来纠正这些错误,在没有结论(很可能短时间或永远都没有结论)之前,不能轻易认定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别人就要承担“辱先,辱身”的罪名。这是个主观意识与客观存在的问题,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关于“辱先,辱身”之说并不一定适用于认错祖宗搞错辈份这一条款。对祖宗的不尊重包含许多主观上的因素,但不应该包括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族源认知程度上的误差,不能一概而论,过于简单化。

    仕奇宗亲在您的个人简介里说“后半生我将以研究胡氏历史为主要课题,希望大家喜欢!”很高兴您有这样明确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希望我们经常能够在宗亲网论坛园地上看到您的其他研究成果。也希望更多象您这样的胡氏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光临我们网站,共同讨论族源族谱问题,让胡氏文化研究在新型网络信息平台上继续发扬光大。

南山敬上 2007.05.05

-----------------------------------------------------------------------------

7122035975 2007-05-05 11:42
南山宗亲:您好!
  非常感谢您们诸位版主对我的信任,一直在留意我的动态!
  说我忙,客观上社会活动、族务活动、教学活动我是“人又糊涂事又多”,也并非是托词;主观上与胡海老先生学术之争既非能一日、一文就能论出长短高低,又怕有伤胡氏亲情和谐,给胡海老先生晚年的幸福带来负面的伤害。所以才“点到为止,暂时宣布退出。”
  我的“点到为止”,是对此争议已向宗亲提示:“大通考最有价值的部分主要体现在明清至今”,那么,明清以前的呢?“只能作为中国正史乃至胡氏族史的拾遗补缺”!我想,您们、以及许多有志于研究此事的都是大学生、都是学问高深的人,只要对照《大通考》的原作,有针对性的去研究历史,应该不是什么难题,就让宗亲们广为参加研究争鸣吧!不然的话,我即使研究出来也是孤掌难鸣、无人认证,我不照样成了“危言耸听”。我想,我的这个想法该不会是托词吧!所以您们就不要“逼我”(此语不妥)尽快“脱第二只靴子”了。
  不过,您的真诚坦率,我还是会考虑尽快“脱第二只靴子”的,只要胡海老人家像您们所说真的心态平和,我将不负族望,“分期”发表愚见拙识。但我时间确实有限,敬请不可性急。
  谢谢!
                   湖北孝感澴东胡氏 胡士奇
                    2007年5月5日
  
------------------------------------------------------------------------------

ljl_888888 2007-05-05 15:43
Quote:
引用第38楼7122035975于2007-05-05 11:42发表的 回南山宗亲 :
南山宗亲:您好!
  非常感谢您们诸位版主对我的信任,一直在留意我的动态!
  说我忙,客观上社会活动、族务活动、教学活动我是“人又糊涂事又多”,也并非是托词;主观上与胡海老先生学术之争既非能一日、一文就能论出长短高低,又怕有伤胡氏亲情和谐,给胡海老先生晚年的幸福带来负面的伤害。所以才“点到为止,暂时宣布退出。”
.......

      依我的观点,你们不需针锋相对的辩论,学术上的探讨是应该的.仕奇宗亲你应该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出来,以飨众宗亲!


胡铁华 2007-05-05 16:46
支持楼上的观点!希望士奇宗亲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把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我们也跟着学点历史和家谱世系知识,我们虽已不是文盲,还应该不做谱盲!

-------------------------------------------------------------------------------

胡帮兴 2007-05-10 15:17
是有点激烈,可能双方了解较少,士奇宗亲和南山宗亲私下应当多交流
另外有些问题别太上纲上线了,当然了,学术得严谨。各位以和为贵


胡希均 2007-05-10 16:07
好.就是要这样群策群力.

--------------------------------------------------------------------------------

】【打印】【 繁体】【投稿】【续投】【/】【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首 页 - 网站介绍 - 站点动态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6-2007 http://www.hszq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1080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028号 TIME 0.11268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