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来源:胡氏宗亲网 | 编辑:南山
| 时间:2006-09-03 09:03:12 ]
|
胡三省故里在深圳中胡村。 http://www.nhly.net/rwhc/6070275.htm
胡三省(1230~1302),宋元之际史学家。原名满孙,字身之,又字景参,以家居涧旁而多古梅,因以“梅涧”为号。中胡村人。父胡钥笃爱史学,尤重《资治通鉴》,人称“山泽遗才”。
自幼好学,功课之余亦攻读《通鉴》。其父有感于《通鉴》各家注本谬误甚多,有期勘正《通鉴》之嘱。15岁父死,家境艰难,然为学益加勤奋。宝佑四年(1256)登进士第,授吉州泰和尉,为侍奉老母而未赴任。后改任庆元府慈溪尉,得罪知府厉文翁,被弹劾罢官。不久,以“文学行谊”被荐,授扬州江都丞。咸淳三年(1267),应江淮制置使李庭芝之聘,任寿春府学教授,佐淮东幕府。经考举及格,改奉议郎,知江陵县。咸淳六年,因母去世而离任。服满后改知安庆府怀宁县。同年,以李庭芝调任,即返杭州。
三省案牍之余致力于《通鉴》勘校,虽公事冗繁,仍坚持不懈。宦游所至,见有不同版本之《通鉴》,务必搜罗;遇有《通鉴》方家,即登门求教。在杭时,已编就《资治通鉴广注》97卷,论著10篇。贾似道门客廖莹中闻其名,出重金聘其校勘《通鉴》以教授弟子,后又荐入贾似道府中,任沿江制置司机宜文字,升朝奉郎。翌年,改任幕僚。从军江上,然与贾不合。是年,贾督师芜湖,大败于吕港,三省返宁海。自此长期隐居著书,直至终年。
德佑二年(1276),元军陷临安,宁海亦遭兵祸,遂携眷迁新昌,《通鉴》文注稿在战乱中散失。乃变卖家产,再购《通鉴》,发愤重新作注,时年47岁。此后闭门绝客,日夜奋笔。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稿将成,又寄居鄞县南湖袁桶家,最后完成《通鉴》校勘。至元二十三年,《资治通鉴音注》294卷全部成稿。未几宁海杨镇龙起义,鄞县兵荒马乱,三省将《资治通鉴音注》及其他手稿藏于袁家东轩石窟,幸得保存,后得流传于世。
其著作除《资治通鉴音注》外,尚有《通鉴释文辨误》12卷,《通鉴小学》2卷,《竹素园稿》100卷。 为纪念胡三省,由胡道申、胡道奎、胡道国、胡道松、胡道开、胡秋宝、胡为民等人出资,在胡三省墓地的基础上修建了胡三省文化公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