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过红军。那是冬天,虽然他们很苦,身上穿的衣服很薄、很烂,但他们对老百姓都很好,到各家各户借的东西,用过后都归还。”2001年6月,在黎平县城张家巷9—1号的小洋楼里,已年逾八旬的老人任时若回忆说。
1934年冬天,红军进入黎平县城时,任时若还是个14岁的小女孩。巧合的是,后来她进入胡荣顺商号生活———即现在人们熟识的黎平会议会址,嫁给胡荣顺的孙子胡序微,成了胡家的孙儿媳妇。
胡荣顺商号坐落在黎平县城二郎坡52号,是一幢建筑面积800平方米的晚清建筑。这幢古老的四合院民居青砖黑瓦,宽敞高大,临街6间为店铺,届院是住房,院内共有6个大小天井。1934年12月14目,红军攻克黎平之后,这里成为红军总司令部,周恩来、朱德等都住在这里。从此,关于红军的故事在这户人家代代相传。任时若老人及其晚辈胡祖文、左纯、胡祖英等都可以给你讲述关于红军在胡家的故事。
红军即将攻克黎平时,国民党的军队早已闻风丧胆,准备逃窜,并对老百姓讲:“共匪”来啦,你们快跑。但胡荣顺的儿媳妇熊承华是个小脚妇女,又是个寡妇,而14岁的胡序微是个驼子,母子俩待在胡荣顺商号里不想跑,也根本跑不了。
红军进入黎平后,派人敲开了胡家的门,客客气气地问熊承华:“老板娘,你家有没有空房子?我们能不能在你家借住几天?”熊承华开始还觉得孤儿寡母的不好,便说:“一个妇道人家,这怎么好?”红军告诉她:“我们是老百姓的军队,男女平等,还有许多女红军呢。”熊承华见红军和颜悦色的,打消了顾虑,打开大门让红军住进自己家里。
胡家的空房很多,红军进去后把所有的房间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把院子里几十年的老垃圾也全部清扫了。红军把水缸里的水挑得满满的,水烧好了,对熊承华母子说:“主人家,水烧好了,你们舀去用。你们挑不动,只管用就行了。”
当时天已经很冷了,很多红军都只穿着洗得发白、有很多补丁的单衣,但母子俩放在房间的衣服没有人动。红军的生活很艰苦,吃的都是稀饭,但每到吃饭时他们都要先端两碗给母子俩。红军用大洋买猪到胡家后院宰杀,煮熟了,首先想到的还是先舀两碗猪肉、猪血给母子俩送去。
后来,红军要走了,又把水缸挑得满满的,把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的,还把借去铺床的门板还回来一一安好。红军还把猪肉、萝卜及铜盆、水缸、瓷碗等都留给了母子俩。
解放后,熊承华、胡序微母子才知道,当时住在他们家的是红军“最大的官”周恩来、朱德等人,而他们在这些“大官”的面前却可以随便出入。每每给儿孙们讲起他们与红军朝夕相处的那段日子,他们都感慨不已:“天底下哪里还有那么好的军队啊!”在胡序微儿女的印象中,文革10年就是胡序微“哭红军”的10年,在那个年代,他反复告诉子孙们不要忘记红军对他们胡家孤儿寡母的恩情。
1957年,胡家人搬出了胡荣顺商号后,那里办过大食堂,后来又成了酱菜厂。1984年恢复成为黎平会议会址。几十年过去,对于现在胡氏家族的人来说,胡荣顺商号的房子和院落都已陌生,但在那里发生的关于红军的故事,在这个家族的几代人中间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