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寻根系统 | 纪念馆
 
 
状元故里--胡长龄老宅采访侧记
[ 来源:胡氏宗亲网 | 编辑:南山 | 时间:2007-03-11 19:59:22 ]
状元故里.胡长龄老宅采访侧记

转自:http://post.baidu.com/f?kz=87419789

    清朝一共有120个状元。作为一个南通人,恐怕都听说过清末状元,近代实业家张謇的大名。然而,早在张謇之前,清朝乾隆年间,我们南通就已经出过一个胡状元了,考校起来,这位胡状元,还是我们南通市(通州)的第一位状元公呢。
胡长龄,(约1759~1863),字西庚,通州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廪生,乾隆五十四年大魁天下。胡长龄中状元后曾任翰林院修撰,不久升任国子监祭酒,并主试山东,后官至礼部尚书。为官清正廉明,反对趋炎附势,曾多次智斗当朝权倾一时的和珅,表现了长龄的机智与不畏权势。胡长龄嗜读,过目成诵。住京都时,每夜燃烛数寸,用以读书 。他才誉卓著,位“江东三俊”之一,与山阳汪氏合称“汪经胡史”。著作有《胡三余堂存稿》等。
然而,这样一位南通籍的名人,当年到底家住何处呢?事有凑巧。尽管依照常识判断,我们早已推测这位当初显赫的状元公的宅院必定在南通城的市中心位置(当年的老城,南通人所谓的六桥之内),但是当我们听说这座建筑仍然大体完整的保留着,并且就在我们南通中学校园附近得一条叫“胡家园”的弄堂里时,还是惊喜交加,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啊。

    出南通中学南侧校门,西行过天宁寺,在庙的西侧有一条南北方向的小路,路的西侧每隔上三五步,就是一条被带有明清特色的老宅院隔开的东西向的小巷。这儿就是南通明清式建筑保存最集中、最完整的寺街地区了。我们一路向北,约摸走了5分钟左右,这时,眼尖的小刘忽然指着前面喊道:“快看!”果然,不远处一条小巷的弄堂口的墙壁上钉着一块铁牌,上面蓝地白字的赫然写着“胡家庵”。不是“胡家园”,但会不会有关系呢?“庵”,即庵堂,明清两代,达官显宦人家,往往在家中设立家庙,供养女尼,诵经念佛以祈福,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中,贾府在城外有铁槛寺,在大观园里,还有妙玉住的“栊翠庵”。这儿会不会是当年状元公府上的家庙呢?我们敲开了一户人家的大门,然而令人失望,“没有联系。”我们还不死心,又问了一个路人,“胡长龄?这儿没住这么个人。”看来,我们只有继续前行了。带着一线希望,我们还是拍下了一幅照片。

    终于,我们问到了一位老者,胡家的宅院,在现在的城北旅馆,在实验小学附近。不会搞错吧,“就是胡长龄,胡状元。”老人以坚定的语气说道。
    但是,城北旅馆和实验小学并不在同一个方向,我们决定,先去实验小学。学校门前,果然有一排旧式建筑,现在开了窗户,支着棚架,成了一个小小的店铺。会是这里吗?我们向店主人提出了询问。“你们找他?你们是……”我们表明了身份。他笑了起来,“我们家就是胡长龄的后代。”这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肯定的说道,“这里就是胡家的老宅。”石破天惊。

    在胡家,我们见到了胡长龄的第六代嫡孙,73岁的胡治家女士。胡女士给我们介绍说,这座坐北朝南的三间房的砖木结构建筑就是胡状元的衣胞之地,即胡家的老宅。当年胡长龄中状元后,在宅子西侧盖了一个大花园,园中有一间大书房。花园之东是新宅。新宅面积广大,建筑宏伟。大门上悬“状元及第”匾额,四字竖排,不同于后来张状元家横排的匾额。整个宅院共有五进,深 1000 步,占地 4 亩。最具特色的是走进大门以后就可看见的敞厅。此厅飞檐高翘,一侧饰有龙头,一侧饰有凤头,即为壮观。厅内壁龛供奉皇帝圣旨诰封。“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很普通的老话,从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口中说出,却令人感到了一种别样的沧桑。胡长龄共有七子,七房并五房,五房并三房,三房并一房,传到第五代孙胡金才,其子早逝,只有两女,“就是我和我妹妹”。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宅第作为剥削阶级的财产被占。部分极有历史价值的文物,比如敞厅上的龙凤装饰也被红卫兵砸坏。宅子里的一些书画古玩则不知所终。如今,除去老宅之外,其余房间大多被占或挪作他用,比如新宅的大部分现在是城北旅馆,敞厅则被租用,作学生之家。“那么,胡家庵呢?”我忍不住插了一句。“那是我们家当年的家庙。”

    果然,话题转到胡状元,老人明显来了兴致。据说,通州县南门前原本立有三间牌坊,中间一座就是表彰胡状元的,两侧分别是王榜眼和马探花的。“南通没出过传胪(注:科举考试时代,进士分为三甲,一甲共三人,即状元、榜眼、探花,而二甲的第一名则被称为传胪。进士,第121名为同进士),”老人神秘的说,“所以城门是圆的,要不然,该是方形的。”果真如此吗?备考。“胡状元是苦出身。”当年,胡长龄曾在天宁寺寄居,读书。状元幼时胆子颇大,传说,天宁寺中有所谓“大头鬼”,一夕,状元夜读,鬼来。状元年少,颇不惧,以手叩鬼头,唱:“大头,大头,好大个头!”鬼答:“尚书,尚书,好大个胆!”遂相互嬉戏,然终不解“尚书”何意。后登科出仕,累官果至礼部尚书。乃悟。(注:礼部,主管教育、祭祀、朝贡、藩国等事务;尚书,相当于今天的部长。)传说毕竟传说而已,一边是姑妄言之,一边也不妨姑妄听之。却给我们这位状元的生平,给我们这状元的故里,平添了几分传奇的色彩。不过,这位状元倒却是与天宁寺有颇深的渊源,后来,张謇重修光孝塔时,塔中确实存有当年胡氏供奉的金宝之器,并以“胡三余堂”为记。

    胡状元的事迹,在新一代的南通人来说,已经少有知闻,就在我们快要离去时,老人告知,南京、上海乃至海外都曾有人前来踏访、研究,甚至有人企图冒充状元后人以图名牟利。这让我们在惊讶之余,不禁感到了一种责任,作为一个南通人,理应为自己的家乡多做一些什么;作为一个教师,更应该引导自己的学生去了解自己的家乡,从而更加热爱它。听说,某些方面,意图重建状元府,怎样做到保护与开发相结合,是我们每一个家乡人都应当关心的事。


】【打印】【 繁体】【投稿】【续投】【/】【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首 页 - 网站介绍 - 站点动态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6-2007 http://www.hszq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1080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028号 TIME 0.103217 second(s)